鬼首天龙|明朝的御史言官与所谓的言论自由

讲明朝的故事,一般都会着重渲染那些所谓的直臣烈士挑战强权的事迹,让读者听众热血沸腾,兴奋不已。严阁老和张居正以及魏忠贤,在他们权势熏天炙手可热的时候,都有人站出来向他们叫阵挑战,大明朝的言官是中国历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好像没有他们不敢说的话,没有他们不敢动的人,为民请命和舍身求法是他们形象的标签,鲁迅先生所说的“中国脊梁”貌似有几块这个人群里的骨头。并且大明朝这道风景让后人对明朝的政治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这是民主宪政的雏形。
 
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的时候也设立过宰相,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手下的宰相没有一个有好下场,每一任宰相似乎都让朱元璋感到失望,既然你辜负了浩荡皇恩,那你就去死吧!在杀了一系列宰相之后,朱元璋干脆取缔了这个悲催的位置,设六部协助自己处理政务。为了纠正行政失误,仿照元朝制度,成立都察院。都察院的长官是左右都御史,这衙门里的工作人员统称御史,行政级别从二品到八品不等,这些御史就是专业言官。言官们没有具体官职和具体业务,参劾失职官员是他们的工作职责,朝廷对言官的政绩考核,就是以他们上的参劾奏折子多少来评定。
 
在大明朝做言官,三年下来,不上个百八十道的参劾折子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同事打招呼,长官认为你没有兢兢业业地工作,自己也感觉是在碌碌无为对不起人民对不起皇上,于是绞尽脑汁想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给同僚们打闷棍垫黑砖的事业当中去。大明朝的言官有点小小的牛逼哄哄,白天瞧谁的脑袋不顺眼,晚上就闷头写折子,第二天上奏出去,最好是在朝堂之上高声朗读振聋发聩,这才认为自己做了一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整个明朝267年,有人统计过,每个大臣至少被言官参劾过二十次。尼玛,这是一帮整天瞎JB忙,逮谁日谁的东西!
 
大明朝设立都察院,言官们以参劾为己任,朝廷让他们畅所欲言,错了也不加罪,且严厉禁止被参劾的大员对言官打击报复。但是,金有足赤,人无完人,更没有十足的傻子,言官们所上奏折,绝大部分都是不疼不痒有惊无险之作。可不是么,平常日子里无冤无仇的,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熟面孔,打头碰面怎么也得问一声:你吃了吗?谁也不想把人往死处里得罪。很多言官上奏的参劾内容,有很多是:瞧你一心扑在工作上,太不爱惜自己的身体了!我们大都知道这个节奏,这才是纯粹的扯蛋!
 
我觉得明朝的言官们每天书写参劾他人的奏折,就像今天的人们玩微博微信一样,每天发几条出去,早晨道个欧哈呦,晚上说声鼓捣奶,告诉大家自己还活着,最起码自己心里先踏实了。如果发言的内容有点营养,把一碗鸡汤熬得有滋有味,立马有人表示关注。为了引人注目,有些黑马语惊四座,直接挑战成名的人物,不管挑战的是什么人,说的是什么事儿,总能招来喝彩一片,虽然这活儿干的冒险,但人家玩的就是肝颤!什么叫富贵险中求,这就是!
 
既然言官们写折子参劾他人是工作本分,大臣们也就习以为常不以为怪了,一来二去的,这事儿还成了言官与大臣之间的一个游戏,双方配合的很默契。有些大臣很希望经常性的被言官们参一本,在皇上面前念叨一下自己的名字,反正也是不疼不痒无关紧要。如果在很长的时间里,言官们连自己的名字都想不起来,这事儿就严重了,是不是自己的人品出问题了?怎么这么没人缘呢?没人缘倒也无所谓,谁特么稀罕那劳什子的人缘啊!问题是,连皇上都把自己的名字给忘了,就没前途了!谁不想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更好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啊?
 
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斗,政治斗争的尔虞我诈你死我活向来是中国宫廷文化的优良传统,大明朝的谦谦君子们也不能免俗,人人怀里都揣着两块砖头上朝,一块红的,那是赤胆忠心给皇上看的,另一块是黑的,与我相左直接拍过去,一点也不含糊。每当宫廷里的政治斗争风云诡谲变化莫测之时,言官们的作用充分展现出来,个个别具特色都是德艺双馨的老司机。有的言官更是皇上手里的砖头,想砸谁就砸谁,一砸一个准。有的言官则是朋党派系之间争斗的马前卒。
 
嘉靖皇帝的时候,严嵩执掌内阁首辅二十多年,有人以为严嵩是大奸之人,这是想当然了。嘉靖不是庸主,他信任严嵩,完全是因为严嵩的忠诚与谨慎。言官们对严嵩发起的一次次冲击不能得逞,正是因为严嵩的无懈可击。严嵩的最后倒台,是嘉靖和严嵩都老了,他们输在了年龄上,在政治上属于穷途末路,已经无力回天。言官们之所以保持倒严的攻势,是一场政治赌博,他们要拼出一个大好前程来,他们把筹码压在了未来的新君身上。别以为他们真的天真无邪!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装逼犯!
 
大明朝八股取士,有人说做八股文章做得好才是真的好,那才是高手中的高手,人才中的人才。其实,在大明朝的二百多年里,八股出来的高手和人才屈指可数,说一个众所周知的人物张居正,这是一个人才应该没有争议吧?张居正不仅八股文章做的好,人家脸也长得帅,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因为脸长得好看而不思进取,他始终不忘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和抱负一心一意要实现自己的大明梦。但在他执政期间,遭到了言官们最无耻的围攻,理由相当荒诞。张父去世,皇帝夺情,很多人欲去之而后快,言官们成了打击张居正的急先锋。
 
关于张居正,前几年有部电视连续剧塑造过这个人物形象,扮演张居正的演员是唐国强,不好意思的说冲张居正的面子我瞧了这部电视剧几眼,被唐国强给恶心着了。这货曾经扮演的诸葛亮他自己认为是得意之作,其实就恶心我一回了,这次扮演张居正,又被他恶心一回。这个事儿是我不好,不埋怨他!关于张居正,黄仁宇在他的《万历十五年》一书里有精彩论述,在张居正身死的那一刻,大明朝的钟摆停止了摆动,并踏上了走向覆亡的路程。二十年之后,当初拼命冒死参劾张居正的御史言官邹文标,为自己当年的德行和举动追悔莫及,痛不欲生。但是,世间已无张居正。
 
大明朝的御史言官们最精彩也最荒谬的表演在天启和崇祯两朝,在各种政治派系的带动之下,言官们纷纷出笼,施展浑身解数,彼此攻击,互相倾轧,血肉横飞,惨不忍睹。以至于使大明朝的国家机器丧失了应有的功能,停止了运转。东林党人的烈士们让后人对他们顶礼膜拜,其实,以他们得势后的表现来看,也是一群混蛋!
 
东林党人的凛然浩气也曾经激动过我幼小的心灵,长大之后反复打量他们的德行,关于他们的是非功过每当我颇有微辞之时,总有人和我急赤白脸,我一般都搁置争议,不装自古以来的逼,我只想说的是,有些人历史不是没给他们机会,他们也不是没有努力,只是丫们的肚子里实在无料!东林党人们就是这样的一群人。其实,这是中国政治哲学思想内容的严重匮乏造就了这群命中注定悲催的人物。
 
有人以为明朝的御史制度以及言官们的表现,是大明朝政治体制先进的一个佐证,甚至可以和现代西方的民主宪政相媲美,他们把言官们的参劾他人的奏章当做“言论自由”,把言官们对于执政大臣的挑战认为是“对权力的制约”,我以为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小时候被傻逼亲过,或长大之后脑袋被驴踢过。如果说我判断失误,为什么丫的每天扛着二百斤麦子走山路还不换肩膀?猪八戒背媳妇也不是这么姿势吧?有人说给你一个二百斤的美女你也能抗的起来,我说算了吧,二百斤的美女你自己留着吧,我就不费力气了!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所谓的言论自由都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思想自由。中国历史之上只有春秋战国和北洋的民国两个时期,具有在思想自由基础上的言论自由。春秋时期有一个因言获罪的人是少正卯吧?被孔老二给杀的,这位孔圣人手上沾过血。如果有人以为文革中的大字报和大辩论是言论自由,今天在严格的电影审查制度下的JB奖(金鸡和百花)是思想自由的话,这人是不是吃狗屎长大的?
 
去看一下大明朝的御史言官们对于国事议论的内容,就知道了他们是在坚持几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之下的大胆口淫而已,坚持英明圣上的核心领导是必须的,这是底线,谁敢触动这条底线一定不得好死,因为这也是整个帝国的政治底线,御史言官们在坚守底线的阵脚上大胆口淫,别以为那不是性交。他们的本来目的仍然是争宠,以一种自以为更加妩媚动人的身段。但是,是否能够得到皇帝老儿的临幸,全在于这独夫民贼的兴致与胃口了。
 
大明朝设六部协助皇帝打理朝政,六部里都有一个监察科,主事的官员叫给事中,算是半个言官,因为他只能上奏本部门的事情,不得跨部门胡说八道。给事中有个特权,就是他认为以皇帝的名义发的敕令有不妥之处,可以将敕令退回去,圣旨也不例外。有人为此叫好,以为皇权受到了制约,大明朝太牛逼了!其实,大明朝不是牛逼,是逼牛!去看一下明朝的大臣们跟皇帝叫板的那些事情,你就会知道这是一群多么操蛋的人。嘉靖朝的“大礼议”和万历朝的“争国本”几乎构成了这两朝国事的主旋律,耗尽了包括皇帝在内的所有人的才华和精力,以至于让大明帝国几乎处于无政府状态。说白了,那些装逼的大臣们关注的就是皇帝家的那点屌逼事儿,无聊至极!
 
明朝体制是古今中外专制独裁的典范样板,也是中国史上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之一。朱元璋为他的子孙后代打造的是铁桶一般牢固的朱色江山,有明一朝,皇权始终没有旁落他人之手,即使那些看起来最牛逼的大臣和太监,他们手中的权力貌似炙手可热不可一世,但是只要皇帝翻云覆雨,一巴掌拍过去,他们连条狗都做不成!有人以为大明朝的御史言官那些唧唧歪歪的奏章是言论自由之先声,谬也!有人以为那些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脊梁骨们要开民主之先河,谬也!即使是那些东林党人,无论蒙在他们身上的那层道统与正义的道德光辉再如何灿烂,也不过是大明朝庙堂之上的一群放屁狗,或狗放屁,或放狗屁!

原载微信公众号:鬼眼天下

碧空净 发表评论于
言论自由都应该有一个前提,就是思想自由. 文眼也。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