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记-三牧佳声远扬(二)好山好水好女人

老师们的八卦故事,最值得一提的是筠和楠的。
 
她们是我们学校的祖母级教师,一直工作到八十岁才退休。
 
筠是建阳人,抗战期间来福州念师范专科时,正值青葱岁月。筠穿着民国时代的女生校服,白色的短大衣,黑色的裙子,每日走在学校附近的大街上,路人的回头率高达百分百。她俏丽的身影卓然不群的气质是那时福州城里不可不看的一道风景。学校附近的某些居民特地在上学放学的时间把门打开,探头探脑,专等筠从家门口经过,只为欣赏一眼她的绰约的风姿。
 
筠的师生恋在当时也很轰动。据传,她的老师是清末某著名思想家的幼子,极其赏识筠,筠对这位来自福州名门世家的子弟也非常倾慕。师生之间惺惺相惜,外面流言四起,说他们在搞“师生恋”。传言越来越离奇,还说什么使君有妇,这段苦涩的师生恋终未修成正果,筠后来嫁与他人。我们这些后辈学生们无从判断真假,只能从这些古老的坊间闲谈中猜测筠年轻时应该是貌美倾城的。
 
楠比筠小三岁,她的感情之路比筠顺遂得多。她的先生才华横溢,文革前是福建师范专科的校长,深受学生爱戴。夫妻俩都是教语文的,琴瑟和谐,有一个可爱的女儿。
 
两位美女老师在文革期间受到极大冲击。我们只知道筠文革后孑然一身,和妹妹一家住在一起。楠的遭遇也很惨,老公被揪出来批斗,折磨致死,这给了亲生女儿极大的刺激。文革后楠一家平反,本以为母女俩可以相依为命过完下半生,女儿却抗拒不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家里上吊自杀,留下孤独的母亲和两个未成年的孩子。
 
岁月的沧桑和磨难似乎没有摧垮两位资深美女教师的意志。她们上课时总是带着激情,孜孜不倦。鲁迅说:从水管里流出的是水,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筠和楠将生活强灌给她们的苦涩加以提炼升华,用更纯净的生命之泉和更新鲜的生命血液在灌溉着我们。
 
筠没有教过我,楠是作为校园文社的指导出现在我的中学生涯里。我们学校的三牧文社专门吸纳有写作天分的学生,我也被幸运入选了。楠给我们这帮文学发烧友讲解中国古典文学和世界名著。她介绍托尔斯泰的《复活》时,声情并茂,并现场表演玛丝若娃被提堂公审前照镜子的情形,和我们一起揣摩她的神情和心理活动。两鬓银发的她面色红润,眉目传情,是一个充满魅力的老妇人。
 
楠还和我们这群文社成员一起逛于山,乌山,领略福州风土人情。她的身体极好,行路爬山从不喊累。有一次,楠打趣道:“父母给孩子取名字时一定要考虑清楚。我们班有一个叫黄旭的,福州方言中地瓜的发音和黄旭很相近,那同学无辜多了个外号‘地瓜’。”后来黄旭和我同班,交情很好,每当同学叫他的外号“地瓜”,我就想起楠的这番话,忍俊不禁。楠就是以这样开朗诙谐的鲜活形象一直活在我心中。
 
几年前我的中学母校举办语文教学研讨会,八十六岁的筠和八十三岁的楠也去了。她们俩一直教学到八十岁才光荣退休。当天的研讨会很长,两位老教师坐足全场,神采奕奕,令在场所有人士无不肃然起敬。
 
外地人提到福州,想到的是它千年的文化古韵和好山好水。福州城里的名女人,最为人知的是谢冰心和林徽因。其实,城里还有很多象筠和楠一样的有故事的好女人。
 
我是一个平凡的小女人,从福州城走出,漂洋过海,定居温哥华后,几乎尝遍第一代移民的辛酸。三十岁改行从事金融工作的我,边工作边考牌,在专业职称考试中获得全国第一,拿了协会的奖状和奖金。我三十四岁开始冲刺CFA(特许金融分析师)考试,每年通过一级。备考第三级时,我这个大龄孕妇坚持上班到最后一刻,产下儿子后连月子也没好好坐,每天倚床读书十几个小时。出了月子后进考场,妹妹捧着吸奶器在场外等我。中场休息时匆忙挤奶给儿子吃,我又咬着牙折回考场,上下午考了六个小时的试,终于拿到了金融行业的最高职称。
 
一开始,我将自己超强的毅力和学习能力归功于四年扎实的本科教育。全家人都笑了。他们全知道,我的四年大学是“混”过来的。我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常常翘课在宿舍里读小说,偷偷写些风花雪月的文章。期末大考前,我才急急忙忙借了同学的笔记潦草抄一遍,再背背书,有时糊里糊涂得了高分,有时在及格边缘徘徊。一开始还有奖学金可拿, 到后面连奖学金也混不到了。父母说,如果不是得益于中学时代打下的坚实的人文和数学功底,我出国后早“废”了。
 
我从心里由衷地感谢我的中学母校。
 
阔别二十年后,我终于回到了修葺一新的三牧坊。福州城依旧是榕树遍地,丝丝缕缕榕须垂地,绿萌掩映白墙黛瓦。三牧坊紧邻热闹的东街口,古意盎然。三牧坊因明正德年间住在此地的何氏三兄弟均任一方牧守而得名,如今被别具匠心地打造成模范好人长廊,用居民身边的好人好事引领风尚、传播文明,培育崇德向善、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气。
 
我的中学母校只余初中部在原来的校区,高中部迁到了郊区。初中部的校区似乎比从前小了一些,天桥也被封了,无法从这一头走到另一头的教工宿舍区。校园里的教学楼,体育馆和图书馆都是我毕业后重建的,除了操场边的百年榕树还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原本就记忆短路的我,再也无法拼凑一副完整的中学时代印象了。
 
但三牧坊散出的浓浓书香早已深深嵌进我的每一寸肌肤,无论走到哪里,三牧学子永远意气风发,爱拼敢赢。
 
闽山苍翠水萦回,美哉伟哉我福中。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