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一道坎算跨过去了。机考成绩有效期五年(以前是三年,好像最近才上调成五年的),在这期间可以路考五次。五次不成功或者成绩有效期过了,那就得重新机考。
我觉得五年好长啊。上路了不就是分分钟学成的事么?
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盲目乐观,盲目自信,完全低估了自己学驾驶的难度以及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过完圣诞新年假期之后,2015年1月初,我正式开始驾驶学习。在法国学车,从一开始就直接上马路,所有技术都在马路上现场学习并且完善,没什么空旷无人的练车场所。参加法国驾照路考至少需要在驾驶学校注册学习二十个小时。我选的套餐包括三十个学时,一开始还觉得太多了。我有这么笨吗?别人二十个学时就能学会的,我需要三十个学时么?老鼐肯定地说:你最好多学些时候。
第一个小时是我的驾驶能力评估,看我手脚协调能力,问我对汽车的认识,结果都一塌糊涂。教练问我:“你以前有过车辆驾驶经验吗?”我回答:“自行车。”她都忍不住笑了。问我的问题,不管是有关车子的还是有关驾驶技术的,我基本是一概不知。看到她在评估表最后写“预计学习四十个小时左右”,我心里还很不以为然,心想这肯定是驾校常玩的把戏,故意把学生往差里评估,好让学生多学些时候,多花点钱。
真是盲目自信啊。残酷的事实很快摆在我面前:最初的三四个学时,我都不管腿、只是学习转方向盘而已……记得好像到了五六节课以后,教练才把脚踏板让给我,我这才开始手脚协调学启动车子。然后就忽而好忽而差,总的趋势虽然是一点点进步,但进度很慢。当初学交规的时候觉得交规难,开始上路之后,才知道相比起实际操作,交规考试简直太容易了。
今天回想,我觉得我是一个思考型的学员,特别啰嗦,踊跃提问,而且问的问题并不算蠢。比如我从一开始就知道问:“为什么离合器踏板松一半,不需要踩油门、车子也能前进呢?”教练回答我:“diesel的车可以,essence的车就不行。”我哪知道什么叫diesel啊,我以为所有的车都是essence呢(我们去加油,不都是说去加essence吗?)但是我也没敢再问,生怕问的问题太小儿科了招人耻笑……
学了好多新词。松离合、踩离合之类的技术新词就不说了,就连好多认识的词也冒出些我不认识的新用法。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回进高速,教练在我旁边叫:“Pousse!Pousse ta troisième !”那个pousser是“推”的意思,我困惑地回答:“我早就把变速杆推到三档了呀?为什么你还老叫我推三档?”后来才知道她这句话的意思是“在三档内尽量加速”,也就是“把三档推到极致”的意思。
我们是开手动排档车的。在大部分驾校里,学车学手动,考试时也要考手动,路上绝大部分的车也是手动。开始上路之后我终于明白车上最左边那个踏板是干什么用的……真是活到老学到老。想起有一年回中国,我同学请吃饭,开车来接我们。问我:“法国人都开自动车了吧?”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叫自动车,心里还暗想:“自动车难道是不需要司机也能自己开动的车?”幸好没问出口。
现在终于知道了。所谓“自动”,指的是“自动排档”。听说在美国等先进国家,人民大众都开自动车了。我很是愤怒,说就你们法国人落后。但是老鼐坚持认为手动车更好,他说了一大堆带专业术语的理由我都没听懂,就一句听懂了:“自动车是手动车的傻瓜版。会开手动车的人一定会开自动车,会开自动车的人未必会开手动车。”我当然觉得他是嘴硬、在为自己的手动车挣面子。但暑假在中国,我表弟开着一辆自动车送我们去机场,他是具有近二十年丰富驾驶经验的专业卡车司机,我随口问了一句:“你觉得开手动车好还是自动车好?”他说:“当然是手动车好!开手动车灵活、适应性广阔,而且,开手动车才有驾驶的乐趣嘛!
于是我隐约明白了:手动车难开、有趣、能更好地适应特殊路况。
但前提条件当然是学会开才行。我的天哪。那三个踏板如何协调,我每次都得想想才敢踩下去。可是路上瞬息万变、电光石火,哪能容你思考呢。我顾得了左脚就顾不得右脚,顾得了右脚就顾不得左脚,两只脚都照顾到了就顾不得手,手脚都照顾到了就顾不得眼睛……
当初学交规时有些场景,供选答案里有“停止加速”和“刹车”两项。我当时还纳闷:这俩不就是一回事么?现在上路了才知道这俩不是一回事。停止加速=不踩油门,刹车=踩刹车。我最开始连这个都不懂,大家可以想见我的基础是如何差。
“变速时是否应该先停止加速再踩离合?还是可以一边加速一边踩离合?”我的困惑以及向教练提出的问题可以细到这种程度。这证明了我确实是个思考型的学员,说得好听点是事无巨细、勤于思考;说难听了就是钻牛角尖、头脑迂腐。
思考型的学员,坏处在于缺乏本能反应。每个动作都是思考的结果,所以慢。另外,高龄、方向感和协调性的缺失让本能反应更加迟钝,被教练骂那是家常便饭。不过这家驾校还算是好的,教练并没有那么凶神恶煞,骂我的时候都是针对错误合理批评。两个教练一男一女,都比我年轻。男的是驾校老板大卫,态度特别好。我大部分时间跟女教练莱雅上课。记得第一次课,她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咱们用‘你’相称好不好?这样简单些。”这个问题首先证明了她是个斯文有礼的人,其次证明了我果然是个高龄学生,高龄得她用“你”来称呼我都必须提前得到允许才行。
这位好教练常常被我的迂腐搞得啼笑皆非。有一次我们正走着呢,前方赫然出现一辆工程车,挥动起重臂,停在右侧车道挖坑。我问:“怎么办?”她说:“看看前后没车,赶快绕过去啊!”我说:“可它旁边是白线啊!白线不是既不能压也不能超的吗?”她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死守规则、要敢于视情况灵活变通!否则万一它停在这里挖两个月的坑,难道你要停下来等两个月吗?”
一边反复告诫我必须遵守交通规则,一边又指导我要敢于冲破规则束缚、灵活变通……我觉得心好累……
(还没完,接着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