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停宿

我多么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在草上。我们站着,扶着自己的门窗,门很低,但太阳是明亮的。草在结它的种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到达上海,灰扑扑的下午。

晚上华灯闪烁下,才是旧时大上海的模样。

相似又不是,上海也是与时俱进了。

南京路步行街上的老字号仍在,只是重新装扮,美则美矣,骨子里的风华还在吗?

那些名字:上海第一百货、第一食品商店、老凤祥、永安百货,还有那个街角的星火日夜商店……曾是物质贫乏年代里的伊甸园,货品丰富,应有尽有。

1988年第一次来上海,那是最初也是最深的印象。在上柴实习的日子里,食堂里的葱油大排、糖醋小排、虎皮尖椒、虎皮蛋;花三个多小时斜穿过上海,去见高中的班长,他请客的小炒和啤酒;和晓丹逛南京路、淮海路,滔滔不绝的私房话……

后来常常路过上海,慢慢淡了惊艳。

按记忆里的味道,吃了大排双菇面、蟹黄小笼包、荠菜大馄饨、还有梅菜烧饼、西北凉皮。

在泰康食品店买到了记忆中的万年青饼干,不是当年诱人地散置在大袋里,改成独立小包装,尝了还是浓郁的葱油味儿,不减当年。

小巷里意外看见那个小吃店,当年和晓丹逛街累了,去吃过。三十年了,依然简朴如初,国营老店的自信,付了钱,凭票取食。

沿着外滩,万国建筑群依然金碧辉煌,江对岸的东方明珠美轮美奂。

岸边挤满拍照的游客,有上海滩装扮的拍照生意,夸张地放着粤语的“浪奔浪流……”,吸引着怀揣淘金梦的人们,蜂拥而至,恰似这滚滚黄浦江水,从未停歇……

抬头一轮明月,挂在灯火之上,是脱世的安宁感。一家人这样一起游外滩,已是十年前的事儿了,John说这是婆婆的心意。

心中还是盘旋林俊杰的那首翅膀:带着你给我的翅膀飞,我懂得这不是伤悲,飞得再高也不会累……

hanif 发表评论于
很喜欢你的文字
llarry 发表评论于
真正的上海人都走了,死的死,出国的出国,能讲一口老法上海话的还剩几人?
夕阳影里一归舟 发表评论于
“慢慢淡了惊艳” 写得惊艳!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