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粽香家团圆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端午节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节日之一,却也是中国人最陌生的传统节日之一。说熟悉,因为在中国,几乎没人不知道五月初五端午节。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即将到来,那么端午节有哪些习俗?这些习俗又蕴藏着什么样的文化内涵?
  端午节历时久远、代代传承,它是怎么来的?翻开有关端午节的历史资料,我们不难搞清“端午”二字的含义,端午’指农历五月初五,这个‘端’和‘初’是同义,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在历史上端午节还有很多其他叫法,比如端阳节、夏节等。”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经有端午节的雏形了,关于它的由来主要有以下两种说法。
  第一个是起源于五月初五恶月恶日的说法。五月是一个凶月,五日是一个凶日,五月五日两凶相逢,就会造成五毒侵人的伤害,所以传统的端午节里有很多驱毒避邪的习俗,比如说喝雄黄酒,大家熟知的经典传奇故事,就是《白蛇传》里白娘子喝了雄黄酒现出原形吓死了许仙,另外还有插艾叶、用香料的叶子泡水沐浴等习俗,都是驱毒避瘟的意思。
  第二个说法最为流行,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的说法。 以纪念屈原作为端午节的重要内容在汉末以后已经定型了,而且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这就赋予了端午节一个重大的文化含义。屈原是战国时代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诗人,着有《离骚》《天问》《九歌》等传世佳作,这些作品以崇高的理想、高洁的人格、赤诚的想象表达了旧贵族式的不懈斗争,抒发了热爱祖国、同情人民、向往光明、憎恨黑暗的情感,题材宏伟,辞章瑰丽,并且屈原创造的楚辞这个文体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为后世输送了无穷营养。
  端午节有许多习俗,如插艾叶、吃粽子、饮雄黄酒、戴荷包、划龙舟、炸馓子等。在湖北、湖南、贵州、四川一带,端午节还分为大端午与小端午。端午节在中国还有一些独特的端午习俗。
  中国人过端午,吃是一大特色。如包粽子、炸麻叶、炸馓子等,此外还有插艾叶、插菖蒲、送荷包、捉蛤蟆、绣蟾蜍,“艾叶和菖蒲插在门上都是祛病驱魔的寓意。
  过去中国人在端午时要起早,到河边抓蛤蟆,刺取其沫,入药治病。《夏小正》载:“此日蓄药,以蠲除毒气。”《岁时广记》卷二十二“采杂药”引《荆楚岁时记》佚文:“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的传说。”
  在送荷包这一习俗中,古代文献记载一种“端午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这些随身携带的袋囊,内容物几经变化,从吸汗的蚌粉、驱邪的灵符、铜钱,到辟虫的雄黄粉,再发展成装有香料的香囊,制作也日趋精致,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艺品,“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戴的多是飞禽走兽类形状的,如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两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
  民俗文化是不断变化的,随着时代的前进,有点传统习俗会逐渐消失,而新的内容也会补充进来:“无论如何变化,习俗都是当地、当时社会的一种反映。”
 


  挂艾蒿
  端阳节一大早,城乡妇女就外出了,她们要趁着露水未干,把艾蒿采回家。那些散发强烈香气的艾蒿被采回家插、挂在门上,屋里屋外都清香刺鼻。
  在民间老话说,“五月五日午时,天神爷骑艾虎,艾虎上天堂,虫蛇入地府”。艾虎就是生在艾丛中的老虎,所以端午节家家插艾用来避毒。


  扎香囊
  扎香包子也叫扎香囊、香袋,它是端午节人们挂在身上祈福保平安的民俗。香包内装桂皮、玫瑰、雄黄、兰、菊、栀子、茉莉等香料和香药粉。香袋是用绸缎作袋装入香粉,外用五彩丝线缠绕,所以叫扎香包。因香包气味沉郁,清香四溢,里边装的有除毒的药粉,民间有“戴着香粉袋,不怕五虫害”的说法。香包子有菱角型、长方形、圆形,还有形态各异的动物,无不栩栩如生,灵巧而透着灵气。


  摘五瑞草
  所谓五瑞草,就是菖蒲、艾蒿、石榴花、蒜头和山丹丹。传说在很古老的年代,人间出现了“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五月初五日占着重五,五毒最为活跃。天上的太白金星知道五毒为害,一刷子把天宫的五瑞草刷到了人间,人们就种植五瑞草治五毒,一直传到现在。后来织女又把属金、木、水、火、土的五行五彩丝线带到人间,用丝线缠住五毒。五瑞草、五彩丝相配,在端午节可治五毒。在十堰五瑞草已达十种以上,除上述外,还有夏枯草、灯芯草、槐枝、车前草、鱼腥草、光明草等。

  



       戴耍线
  五彩丝线也叫戴耍线。端午节前的晚上,几乎每一个妈妈或大姐,都要给小妹妹、小兄弟在手脖子、脚脖子、颈上套一个五彩丝线结儿。五彩线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的象征,佩戴寓意吉祥如意。楚国大夫屈原投江后,人们就用五彩线捆粽子投到江里喂鱼,不让鱼伤害屈原的身体。五彩线缠了两千多年,堆起来可结成无数的网,它是民族文化传承的网。这五彩丝线是织女甩下来的,人们从端午节戴上,一直戴到七月七日,取下扔到屋顶上,让喜鹊衔去为牛郎织女架起鹊桥。


  煮端午蛋
  民俗中有四句话,“吃了清明蛋,坛里不能闲。再泡鸡鸭蛋,端午当早饭。”咸蛋要盐水泡,也有用小灰加盐包的,端阳吃鸡鸭蛋是零食。在老县城,离城较近的农村。早在三月天,鸡鸭蛋满仓时,家家户户就煮几大锅咸蛋放冷,装进大罐子里,等到端午节家里吃一部分,再拿到集镇或划龙舟的码头去卖一部分。


  踏麦黄
  踏麦黄即踏青,但田野不再是青绿,而是金黄麦浪催人割。踏麦黄,可以闻见麦熟的香味、听着布谷鸟“八个、八个”的召唤,山斑鸠不知疲倦地“咕咕咕咕”告诉农民麦已黄枯,应收割归仓了。乡人端午节不动土,不下地,在家吃喝玩,有的是时间陪客人聊天。
  喝雄黄酒
  民间传说,雄黄酒具有驱邪的作用。到了端午节那天,家家喝雄黄酒,个个小孩子鼻梁上、眼角边、脖子上、耳朵上,都涂雄黄酒中的雄黄粉,一个个像戏台上的小丑,和小伙伴们在田间地头狂跑,这一年一回的“化妆”让小朋友感到很荣幸。
  包粽子
  吃粽子传说是屈原投江后,人们怕鱼吃了屈原尸体,投粽子于江中救屈原。以后屈原投江的五月初五日就以粽子投江纪念。粽子各地也不相同,立体四面四角形包腊肉丁子,两平面三角平体,很少包糖心类,用白糖、芝麻粉配料,用筷子糊着吃。包叶有青粽叶、竹笋叶等。粽子的主料是糯米,先将糯米洗净,放在水中泡半天左右,再把粽叶子洗净,竹笋叶要先用水煮。
  接姑娘
  端午节接姑娘、女婿回娘家过节,从古至今没有断过弦。端午节当日,农村是很忙的,农民心中想的是把一年的期盼抓到手,把来年的希望播种到地里,这才是快乐。可端午节在三大节(元宵、端午、中秋节)中是不可不过的节日,旧时古老的除“恶”又让人们不敢不过。于是忙不开,就把姑娘接回来帮衬一下,就形成了“端午接姑娘,喝酒吃饭香”的民俗。
  炸馓子
  炸馓子是汉族风味小吃,色黄酥脆,味香可口,历代有“寒具”“粔籹”“细环饼”“捻头”等名称。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谷四·寒具》载:“捻头,捻其头也。”林洪《清供》中亦有“寒具,捻头也。以糯粉和面,麻油煎成,以糖食之。可留月余,宜禁烟用”的相关记载。可见,炸馓子过去在寒食出现,如今还留存有端午节“炸馓子尚场”(此处“尚”有崇尚、希望之意)的遗俗。端午节在芒种节气前后,小麦已成熟收获,此时家家户户都会磨些新麦面炸些馓子,先到打麦场感谢场神喜获丰收,再孝敬老人,让幼童尝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