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亞爪哇岛
婆羅浮屠是一座位於印度尼西亞爪哇岛的大乘佛教佛塔,距離日惹市Magelang西北40公里。婆羅浮屠修建于8-9世纪,整个建筑用玄武岩石块砌成,佛塔的基座呈四方形,边长118米。
佛塔的三个部分代表着通往佛教大千世界的三个修炼境界:台基代表欲界,4层方形台及浮雕回廊代表色界,3层圆形台和大窣堵波代表无色界。
方形台(色界)浮雕回廊
塔基的浮雕叙述了佛经的天、人、畜生、地狱等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律。
4层方形台第1回廊主壁题材为本生、佛传、譬喻和说法,描绘了释加牟尼从下凡到成道的过程。第二,三回廊主壁题材为《华严经·入法界品》中的善财童子参修成正果的故事。第4回廊尚未明了。
方形台佛像供奉于壁龛中
3层圆形台和大窣堵波(无色界)的舍利塔
色界的细致装饰的方形在无色界演化为毫无装饰的圆形,象征着人们从拘泥于色和相的色界过渡到无色界。
双腿交叉的佛像端坐于莲花座上
婆羅浮屠
1006年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淹没了婆羅浮屠。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度尼西亚后,佛教衰微,婆罗浮屠被废弃。1814年,托马斯、拉弗尔斯爵士重新发现了佛塔。
普兰巴南位于中爪哇,离日惹市约18公里,是印度尼西亚最大的印度教建筑。
普兰巴南大约建造于公元850年。普兰巴南建成后很快就被遗弃并开始破败。其重建始于1918年。
普兰巴南由8座主庙(坎蒂)和250余座孤立的神庙(佩瓦拉)组成。三座主要神庙分别供奉印度教的三位主神:湿婆(毁灭之神)、毗湿奴(秩序之神)和梵天(创造之神)。
湿婆神庙位于正中,高达47米,有东、南、西、北四个石室。其中主室供奉一座3米高的湿婆像,其它三个石室分别供奉湿婆的妻子难近母、他的化身投山仙人和儿子象头神。
毗湿奴神庙位于北方,梵天神庙位于南方。每座主神庙之前均有小坎蒂,分别供奉主神的坐骑:湿婆的神牛、毗湿奴的大鹏金翅鸟和梵天的孔雀。
神庙回廊的浮雕描述了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罗摩的妻子悉多被魔王罗波那劫持,神猴哈奴曼帮助罗摩救回悉多。
印度传统认为罗摩是毗湿奴的化身,他杀死魔王罗波那,确立了人间的宗教和道德标准。罗摩在印度文化中的地位甚至相当于耶稣在基督教世界文化中的地位。
中国《西游记》的“猴行者”孙悟空的形象也受到哈努曼形象的影响。
神庙的周围建有250多座大小不同的独立神庙(佩瓦拉)。人们认为佩瓦拉象征着国王的臣民。佩瓦拉排列成四圈,最里面的一圈只允许婆罗门进入,其它的三圈分别供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使用。
普兰巴南 典型的印度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