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提到教育的两大效果,提高创造财富的效率和提高分配财富的比率。对于社会群体,前者更重要。对于个体,后者才更重要。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严格来说是个忽悠,鸡汤。单从物质生活水平来讲,现代一个破落户吃救济的,未被比古代的贵族生活水平差,知道的也更多。但是谁会以为破落户的命运改变了呢?所以知识不能改变命运,制度的改变或者适应制度者才能改变命运。命运的改变在于财富分配的比率的改变,在于相对财富,而不在于绝对财富的多少。
古代的工匠,当今的理工州大生,不是没有知识,也不是没有创造财富,但是改变不了他们的生活本质,不会提供他们翻身改变阶层的命运。改变命运的根本在于改变自己的财富分配份额。而份额不在乎总量,而在于比例控制。换句话说,有人上升就必然有人下降。这是一个你死我活的斗争,所以爬藤要明白背后的真正意义。一方面,爬就要爬能改变财富分配份额的方向;另一方面,不在于自己的成绩绝对够不够,而在于相对于别人,有没有把他们比下去,淘汰出局。
而改变财富分配份额的最主要方式就是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和经营权。
上古先秦时代,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合二为一地传承的。于是就有了君子小人之争。而这种斗争其实贯穿整个文明历史。或者是对生产资料在财富分配中的比例界限的斗争,即阶级斗争。或者是争夺生产资料的斗争,即不改变分配比例但改变谁获得这个比例的斗争,即权力斗争。
既得利益的当前生产资料的拥有者经营者,必然试图维护和提高自己的利益。而其他绝大部分人必然试图牟取这些利益。维护者如果一毛不拔,必然最终以少数对抗多数,要对抗众多有能力的新兴分子,最终必然被暴力推翻。所以既得利益者必然拿出部分利益,甚至牺牲局部,给予新鲜力量进入既得利益集团的机会,来收买分化反抗势力,从而最大限度地延长既得利益,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权经营权以及对财富分配份额的长期保持。
在分封时代,王侯公卿,即是股东也是经理,多大的股份就任多大的经理。但是显然股东不简单是好经理,而好经理不给配股份也不行。于是秦统一后开始实行郡县制,实际上就是职业经理人制的开始。也就是拥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开始。
那么如何选拔职业经理人呢?
一开始是汉朝的举荐,举孝廉。类似于当今爬藤的推荐信。然而单独实施,很容易任人唯亲。结果比分封制不过多一道手续。
而后魏晋南朝的九品中正,就是由地方举荐更进一步为中央考察。这样标准更统一更公平一些。类似于今天爬藤的面试官面试。但是依然不能避免既得利益集团的绝对优势。因为考查官的背景人脉理念毕竟相差不远。
到了隋唐,面试变成了更正规统一的科举考试。但是依然没有能马上打破既得利益集团的占有权和经营权的垄断。大贵族虽然不能直接像继承王侯那样继承刺史郡守,但是实际把持也相差不远。股东不能直接出任经理,但是能够合纵决定谁坐经理。
哪怕到了科举之初,隋唐科举的科目还是比较实用和完备的。其中明经科是最高大上的哲学历史科,就和今天的藤校一样,高屋建瓴的不做实事的科目才是领导人才的必修。猜猜谁考得最好?自然是大贵族出身,本身有家学渊源的才有可能学到。一般寒门认俩字就不错了,家里哪来的图书馆来支持学习。就和今天拿大奖也得有人指导提供设施材料等一个意思。
所以隋唐周打击大家族,录取寒门考什么?当然不是知识学习的扎实功夫。而是更具所谓有创意的显示个性能力的EC项目。比如,诗。诗作为短小精悍的文学,比哲史自然更讲灵性,少要积累。适合寒门的才子表现发挥。以此为主的进士科,也远不如后来那么高尚。进士,进入士族。不过是一群积心储虑的爆发小人罢了。当然比更实用的算科法课之类还是虚,还是牛的。
然而进士之前,所选拔的精英都是出将入相,而进士以后越来越多百无一用。与士大夫共天下,东华门外唱名者真英雄,为什么后果很烂呢?考试选拔的那么公平,为什么效果很负面呢?今日爬藤是否重蹈覆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