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经典论

宇宙无边,有生命。人是动物,也是狼。来自远方的狼,在想啥呢?
打印 被阅读次数

5行学说与空间结构

 

5行,金木水火土。

是5个符号,或字符。

5行,最早是代表或表达物质的存在。

已知,宇宙天地与自然。。。具有物质属性。

已知,现存元素周期表记载108种元素,也是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

已知,物质无限可分,最终是基本粒子。

5行即可表达物质属性,也表达物质存在,还对物质进行分类,更表达物与物之间的平面关系,也表达物质之间,或质点与质点之间的空间关系。。。而宇宙空间有N个质点,每个点都独特,因此,空间的质点之关系,也可以用5行来表达,每个质点与另外的空间质点都存在生克乘侮须5种关系,而且又依据点之间的距离不同而不同。。。

万有引力,距离,力,能,势能,位能。。。

DNA与RNA。

点与点的连接。

线性结构。

平行线性结构。

扭转平行线性结构。

折叠扭转平行线性结构。

平面结构。

空间结构。

对于病与生命现象之解答,金木水火土,生克乘侮须,即可平面解答,更要立体解答。空间解答生命,则必须将人投放于宇宙,必须知道,地球孤悬于浩瀚宇宙空间,而人类生命之是附着于地表的1粒微尘,1个质点。。。而此点与宇宙万象都有关系,都有万有引力,不过太微,难以察觉,但是,却是存在的。

此一思考,可以推动人对生命,物质,病的认知,并表达其相关性。

关于阴阳论

 

阴阳之论,中国人之论。

也是中国土著人之论。其思想,

1可远追万年,其文字可早见于甲骨及竹木金文,

2其论著,可早见于易的经文与爻形符号。

3后来见于儒家经典之作论语,道家经典之作道德经。

4对于西方的哲人而言,中国人的阴阳之论,是很新鲜的人类思考,因此独具中国特色。

关于为何东方的中国会产生猪入阴阳论的哲思,而西方并未产生出,为合西方的欧洲会产生诸如人本论的哲思,而东方的中国每能产生出?我的回答是,也许东西方,黄白人种大脑的内部结构有不同,而大脑是思考的机器,也是产生思想的机器,机器的结构不同,产生的精神产品也不同,结构限定了制造出的产品特性,这与物质产品的制造有些类同。

我论如何,阴阳论及五行论,是中国人的独特思考,为西方的知识界与哲人们所好奇与感趣,因其独特的特性。

近现代的西方人,很痴迷于老子的道豫道德经,概源于此。(引述文献,人物)。

当代的西方人,也有高度痴迷于中国传统医学原理者,盖源于中医医理与道家哲思,与阴阳论,与五行论等关系极密,密不可分。

追溯近现代中国哲人对阴阳五行论的阐释,其说浩繁,可资借鉴,但是,并不全面,愚想对阴阳论的哲学内涵,即实用意义作些补充与再认知。

1阴阳之思的起源与人类对天象观察有关,太阳是人眼中最大的天象,主源于人类肉眼对太阳的观察。(视觉与信息获取)。90%。观象,象只含义。大象之论。

2阴阳二字的原始涵义。为何以阴阳名此论?

方位,数字,宇宙特性,人与阳光,阳光所含物质,人类自然生理节律。

3教科书对此论之总结。1中医教科书,2文史哲教科书。中医每日实用之,其他学科只是了解之,因此,鲜少哲人深解之。

对立,互根,转化,消长。

无界,无限,可分,可证。

其意义都存内经文字。

其思考涉及覆盖数理化文史哲天地生。。。现代科学著学科。很多复杂之论或可以此学说简而完美解答之。此论之魅力所在。

所有的公式,定理,概念,论断,都是为解答现象,哲学的意义也在此。当以哲学之论能解答现象,则此论最终有用,并不奇怪,也不高深,我对人们将哲学之思看的过于高深,或故弄高深之状,并不理解。这学很土气,很简单,大道至简,就是对哲学思想的另外解答。

这学即有高深一面,也有简单显见一面,也就是一种阴阳之理。这学高深,玄妙,在于人的文字语言有限,而思考无极,脑内的推理与思考风暴高度挑占人类神经生理极限而已。哲学有其简单的一面。最终也是公式或定理,以此,当成工具使用,于是诉诸于实物,解答现象,标定现象,度量现象,指出解答问题的方向,可以推演至大至广之实务,也可以推演诉诸于至微至小的具体实务,端看具体的物又如何。

阴阳论,原与象,原与对象的观察,因此,或可称为象思之论。与数思相对,数思是将宇宙万象诉诸于实证,再以数字表达之,但是,宇宙有实,也有虚。有量,还有变量与极变量,无法观测与掌控。还有不能诉诸于实证,或称量度量的物,比如人类的感觉,疼痛等,比如磁力线,磁力,磁场。。。

宇宙也是混沌的,科学也是纠结的,虚与实,有时也是难分的。分清黑白,只是人类生活的某种需要,黑白却并不是宇宙的真正真相,宇宙模糊,并非黑白,如一黑白论宇宙,宇宙其实是灰色的。这是阴阳无界,还要细说。

 

追18

 

八味肾气丸

 

原文:虚劳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肾气丸主之。

原始经方:

讨论:

1关于血痹与虚劳病。

2男子虚劳于女子虚劳。

3腰痛与性生活,性机能之关系。

4少腹与少腹拘急正解。

5小便不利的两种不同性质。

6八味肾气丸中的干地黄与酒

7我对六味地黄丸的批判

8补肾的历史

8氏3味地黄丸

 

 

桂枝茯苓丸

 

原文:

原始经方:

讨论:

1妇人3篇总议

2妊娠与癥

3宿有癥与癥痼害

4妇科癥瘕与现代妇科病名

5癥可能涉及两大妇科占位性病变

1子宫肌瘤

2卵巢肿瘤(或卵巢巧克力囊肿)

 

6方药的量化与配比

7主要药物是桂枝与茯苓

8妊娠用药的精细与慎重

9安胎之法的伟大

10丸剂与兔屎大1丸

11茯苓与桂枝茯苓丸

有孕与无孕

桂枝与茯苓的应用量化

12桂枝茯苓丸与大黄蜇虫丸

 

炙甘草汤

 

原文

原始经方

讨论

 

1伤寒

2心动悸,脉结代

3生地黄

4清酒,白酒,水

 

 

 

关于地黄,无疑是经典的草药,其药用价值极大,因此打造了千古经方。

内经未见载有地黄,至伤寒杂病论,多方用到地黄,搜索地黄。。。

其最为重要的两个方子,就是炙甘草汤,与八味肾气丸,肾气丸,看来是补肾气的。

追索地黄的药用形态与分类,有4种:

A生地黄(炙甘草汤)。

B干地黄(八味)。

C熟地黄()。

D鲜生地,或鲜生地黄汁(温病条辨,叶天士医案)。

这4种药名,以生地黄,干生地黄最为原始,首见于伤寒杂病论。

生地黄与干地黄到底有何区别?

这要追索修治,炮炙地黄的古法,本草纲目。

大脑的两种控制系统

 

1手动系统。

2自动系统。

不受手动操控,难以手动操控。

 

大江川 发表评论于
(1)

科学也需要逻辑来证伪。科学-逻辑-实证3位1体,不可分割。将数学与物理,化学相割裂,其观念,其作法本身有违科学精神。

科学可分,可分为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也含有自然科学之成分,也含有数理化,也同样是
诉诸于逻辑与实证。
科学其要素:逻辑与实证。
不能实证的学说与学科主题,不属科学主题。

宗教的主题,不是科学的主题。其余的主题,都与科学相关

(2)

这个,高血压,是西医病名,是特定的系统


语言符号。。。而阿胶是药物,是中药,也是中医的特定语言与符号。
系统,系统语言与符号都是特定的,特定的系统语言,不兼容,混用不同的系统语言,可能摧毁系统,同时,系统也不工作。
如果,使不同的系统互相兼容,就要解码,然后换算。
但是,人类普遍缺少包容与信任。
大江川 发表评论于



胞宫 女子胞。。。。

临床医学 理论医学

形,解剖学架构,硬件
神,程序控制,软件

大系
小系
特别系
系统语言
符号

两张图
大体解剖
现当代解剖

自动程序
手动程序

程序特别性

中医学思想,发端,口耳相传,诉诸文字固定,传承
西医学,延深,瓶颈

美初高大女生月经病发率半数
全球人口数
妇科源起
中国人对妇科儿可珍视
母系
玄牝
老子

文艺复兴
两次工革
当代4次

医学前途

辩证论治
望闻问切
探测器,MRI CT 超声,听诊器。。。电显
人体本身是探测器


史前母系
史记 秦越人,仓公,秦御医救秦王

医学经历
108
5
39双胎
7流
3包药,3年不孕
7年
6年
两次省随贫地现场
急诊
妇科急诊
产科急诊
高热
感染
休克
呼衰
心衰
肾衰
支持与救治


1内经
2伤寒论血室
3金匮要略3篇
4千金要方
5景岳全书,左归右归
6丹溪心法
7傅青主女科
8慈禧
9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


资源,可分为3种:1)人力资源,人之力,即是精神与智力,还是生产力,创造力,想像力。2)生物资源,动植物品类,原始种的自然态与分部。3)非生物资源,煤,天然气,石油,金属矿藏之类,地理态势。。。海洋空域。。。态势。



在卫汗之可也”一句,出自《温热论》第8条。《温热论》由叶天士口述,其门人顾景文整理,原文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长期以来,该条文对温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对“在卫汗之可也”,温病学派争议却颇多,笔者通过对该条文的解读后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内容,反映了叶氏对研究温病之透彻、立法之精当、用心之良苦。

  “卫”非等同表证

  《温热论》云:“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其中所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的“在表”,也是后世普遍认为就是“温病表证”(卫分证),其实是有误的。从其上下文来看,此处所说的“在表”,是指温邪热变在表,只有出现“挟风”或“挟湿”兼证时,才是“表证”,故而“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或“加芦根、滑石之流”予辛凉散风解表。

  叶氏“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的论述,反映出来的病位是在“肺”,而不是在“表”。“在卫汗之可也”之“在卫”的意义,当是指温热病中,卫气营血4个阶段中的1个阶段而已。为此,叶氏只有“在卫”和“在表”之说,而从未有“表证”之言,所谓“温病表证”的提法,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后世温病学派把感受温热之邪而出现的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一系列肺卫郁热病变称为“卫分证”,即所谓“温热表证”,与叶氏所说的“在表”、“在卫”仍是有区别的。叶氏所谓的“在卫”,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的发热、恶寒、头痛沉重、无汗等“湿热表证”及外感暑湿之邪,复为寒凉郁闭的身热头晕、恶寒、无汗、恶心欲吐、胸脘满闷、舌白腻、脉濡滑之“暑湿表证”。

  汗之非等同发汗

  叶氏认为,“卫气营血”是反映温热病中,浅深轻重的4个不同阶段。温热邪气“在卫”,正气尚强,正邪交争于“卫”,病势轻,病位浅,“汗之可也”;此处的“汗之”,并非等同于表证发汗。众所周知,明清以前,表证发汗都遵从《黄帝内经》“发表不远热”的宗旨,代表人物张仲景,其做法为辛温药加温覆,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至刘河间善用辛凉,其著《素问玄机原病式》,所提出“辛凉”主要还是针对当时医者滥用辛甘热药治疗热性病而设,并非用于表证阶段,更非用于温热病之“在卫”阶段。叶氏根据温邪的致病特点,故在《温热论》中提出:“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邪犯人,由口鼻而人,始于手太阴,病位在肺。由于“肺主气属卫”,肺、卫气、皮毛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其互为影响的基础。在生理情况下,肺主宣发,卫气布散于体表,以发挥温分肉、肥腠理、充皮肤、司开合、卫体表、御外邪之功能;《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充皮肤,司开阖者也”。其中司开阖,强调的是卫气对皮肤、汗孔、毫毛的调控作用,即卫气具有调节体温,控制汗液排泄的作用。

  汗为津液所化生,《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可见汗是卫阳蒸发津液的结果,出汗是津液排泄的途径之―,也是机体散热的一种方式;在病理情况下,温热之邪犯肺,由肺及卫,肺卫气郁,不能向上、向表宣发,从而出现肺失宣发,卫气开阖不得,体表调节功能失常,体温、汗出失调等病理反应。

  因此,叶氏提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的“汗之”方法,以解温热“在卫”之证。“辛凉轻剂”,并非是直接发汗剂,其实质是通过辛能宣郁,凉可清热,以清解肺卫热邪。另从古汉语语法上分析,“汗之”之“汗”,为名词使动用法,即“使之自然微微汗出”的意思。叶氏又用“可也”2字,进一步强调了,只要通过“辛凉轻剂”对“在卫”阶段的温热之邪的治疗,“使之自然微微汗出”就可以了。叶氏为了避免后者对其论点的误解,用古汉语语法进行修饰,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汗之”具体运用

  对于“在卫”的治疗,叶氏认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又说:“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可以看出,“汗之”即辛凉开肺、宣透郁热,以达到肺卫开达,气机畅通,郁热透散,温热之邪随汗而解的“清热透表”法。

  具体运用如下:温热“在卫”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方用银翘散加减,取其辛散、宣肺退热,“透风于热外”。湿热“在卫”表证,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恶寒身重肢倦,头痛沉重,少汗,口不渴,耳聋,鼻塞,舌苔白腻或苔薄黄而滑,脉濡。方用三仁汤,藿香正气散加减,宣化上焦,苦泄中焦,通利下焦,“渗湿于热下”。暑湿“在卫”表证,身热头晕,恶寒,无汗,恶心欲吐,胸脘满闷,舌白腻,脉濡滑。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减;辛香宣透,“不与热相搏”。若遇初秋,天气偏热或久晴无雨,天气偏燥而感受温热之邪时,尚需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润燥疏化。

  “在卫汗之可也”给临床的启示

  叶氏勤奋好学,虚心求师,10年之内先后从师17位老师学医,一生从事临床实践。从其流传下来的名句可以看出,叶氏对温病研究相当深刻,才有精练的口授语言,仅仅只用了“可也”、“才可”、“尤可”、“直须”4个词汇,就把卫气营血不同的4个阶段的治疗法度,刻画的淋漓尽致。

  叶氏留传下来的5598个病案,其用仲景方化裁者达70%左右。近代名医程门雪评价说:“天士用药,遍采诸家之长,不偏不倚,而于仲景之法,用之尤熟”。显然,仲景是运用辛温解表之典范,但观《伤寒杂病论》在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解表方药时,仲景也表现出了极为谨慎的思想。用辛温解表方药治疗表证时,只提到“当解表”、“当发汗”,从不提“当散寒”、“当辛温”;还严立禁忌证和适应症,法度森严;如治阴虚血伤、酒客阳虚诸证,在忌用发汗之外,还嘱以少量多次服用;服药后要温覆取汗,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而不肯多用热药,并示意“取微似汗出”,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恐伤阳耗阴变生它证等等。叶氏学习仲景谨慎的治学态度,但不拘泥于仲景对“表证”的治疗方法。

  可以看出,叶氏用“可也”、“才可”、“尤可”、“直须”4个词汇对温病不同的4个阶段的运用,有其独特的临床经验,非对温病研究之深刻,非遍采诸家之长,非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是不可能提得出来的。

  通过对“在卫汗之可也”的解读,我们能否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①当温邪“在卫”时,应该采取辛凉开肺、宣透郁热的治疗方法,以达到肺卫开达,气机畅通,郁热透散,但未必一定要见“大汗”。若见“微汗”或未见“汗出”而郁热已解,也是符合叶氏“可也”之宗旨的。②温病在卫,应正确使用“汗之”的方法,当机立断,避免出现误治,延误病情。d4

  链接

  叶天士,名桂(1666-1746年),字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出生于江苏吴县。悬壶济世50载,名扬大江南北。叶天士的著作,均由其门人顾景文手录成章。现所传本大多出于华岫云、唐大烈等人之手,有《温热论》、《临证指南》、《温证论治》等。

拜读了!感谢分享学习!

共有0人喜欢 共0条评论
登录社区

















在卫汗之可也”一句,出自《温热论》第8条。《温热论》由叶天士口述,其门人顾景文整理,原文为“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人营尤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长期以来,该条文对温病不同阶段的治疗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然而,对“在卫汗之可也”,温病学派争议却颇多,笔者通过对该条文的解读后发现,其中蕴涵着深刻的内容,反映了叶氏对研究温病之透彻、立法之精当、用心之良苦。

  “卫”非等同表证

  《温热论》云:“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其中所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的“在表”,也是后世普遍认为就是“温病表证”(卫分证),其实是有误的。从其上下文来看,此处所说的“在表”,是指温邪热变在表,只有出现“挟风”或“挟湿”兼证时,才是“表证”,故而“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或“加芦根、滑石之流”予辛凉散风解表。

  叶氏“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的论述,反映出来的病位是在“肺”,而不是在“表”。“在卫汗之可也”之“在卫”的意义,当是指温热病中,卫气营血4个阶段中的1个阶段而已。为此,叶氏只有“在卫”和“在表”之说,而从未有“表证”之言,所谓“温病表证”的提法,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后世温病学派把感受温热之邪而出现的以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等一系列肺卫郁热病变称为“卫分证”,即所谓“温热表证”,与叶氏所说的“在表”、“在卫”仍是有区别的。叶氏所谓的“在卫”,除此之外还应包括“湿与温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窍为之壅塞”的发热、恶寒、头痛沉重、无汗等“湿热表证”及外感暑湿之邪,复为寒凉郁闭的身热头晕、恶寒、无汗、恶心欲吐、胸脘满闷、舌白腻、脉濡滑之“暑湿表证”。

  汗之非等同发汗

  叶氏认为,“卫气营血”是反映温热病中,浅深轻重的4个不同阶段。温热邪气“在卫”,正气尚强,正邪交争于“卫”,病势轻,病位浅,“汗之可也”;此处的“汗之”,并非等同于表证发汗。众所周知,明清以前,表证发汗都遵从《黄帝内经》“发表不远热”的宗旨,代表人物张仲景,其做法为辛温药加温覆,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至刘河间善用辛凉,其著《素问玄机原病式》,所提出“辛凉”主要还是针对当时医者滥用辛甘热药治疗热性病而设,并非用于表证阶段,更非用于温热病之“在卫”阶段。叶氏根据温邪的致病特点,故在《温热论》中提出:“辨卫气营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温邪犯人,由口鼻而人,始于手太阴,病位在肺。由于“肺主气属卫”,肺、卫气、皮毛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奠定了其互为影响的基础。在生理情况下,肺主宣发,卫气布散于体表,以发挥温分肉、肥腠理、充皮肤、司开合、卫体表、御外邪之功能;《灵枢?本藏》云:“卫气者,所以温分肉,肥腠理,充皮肤,司开阖者也”。其中司开阖,强调的是卫气对皮肤、汗孔、毫毛的调控作用,即卫气具有调节体温,控制汗液排泄的作用。

  汗为津液所化生,《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可见汗是卫阳蒸发津液的结果,出汗是津液排泄的途径之―,也是机体散热的一种方式;在病理情况下,温热之邪犯肺,由肺及卫,肺卫气郁,不能向上、向表宣发,从而出现肺失宣发,卫气开阖不得,体表调节功能失常,体温、汗出失调等病理反应。

  因此,叶氏提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的“汗之”方法,以解温热“在卫”之证。“辛凉轻剂”,并非是直接发汗剂,其实质是通过辛能宣郁,凉可清热,以清解肺卫热邪。另从古汉语语法上分析,“汗之”之“汗”,为名词使动用法,即“使之自然微微汗出”的意思。叶氏又用“可也”2字,进一步强调了,只要通过“辛凉轻剂”对“在卫”阶段的温热之邪的治疗,“使之自然微微汗出”就可以了。叶氏为了避免后者对其论点的误解,用古汉语语法进行修饰,真可谓是用心良苦。

  “汗之”具体运用

  对于“在卫”的治疗,叶氏认为:“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又说:“黄苔不甚厚而滑者,热未伤津,犹可清热透表”。可以看出,“汗之”即辛凉开肺、宣透郁热,以达到肺卫开达,气机畅通,郁热透散,温热之邪随汗而解的“清热透表”法。

  具体运用如下:温热“在卫”表证,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无汗或少汗,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方用银翘散加减,取其辛散、宣肺退热,“透风于热外”。湿热“在卫”表证,症见:身热不扬,午后热甚,恶寒身重肢倦,头痛沉重,少汗,口不渴,耳聋,鼻塞,舌苔白腻或苔薄黄而滑,脉濡。方用三仁汤,藿香正气散加减,宣化上焦,苦泄中焦,通利下焦,“渗湿于热下”。暑湿“在卫”表证,身热头晕,恶寒,无汗,恶心欲吐,胸脘满闷,舌白腻,脉濡滑。方用新加香薷饮加减;辛香宣透,“不与热相搏”。若遇初秋,天气偏热或久晴无雨,天气偏燥而感受温热之邪时,尚需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润燥疏化。

  “在卫汗之可也”给临床的启示

  叶氏勤奋好学,虚心求师,10年之内先后从师17位老师学医,一生从事临床实践。从其流传下来的名句可以看出,叶氏对温病研究相当深刻,才有精练的口授语言,仅仅只用了“可也”、“才可”、“尤可”、“直须”4个词汇,就把卫气营血不同的4个阶段的治疗法度,刻画的淋漓尽致。

  叶氏留传下来的5598个病案,其用仲景方化裁者达70%左右。近代名医程门雪评价说:“天士用药,遍采诸家之长,不偏不倚,而于仲景之法,用之尤熟”。显然,仲景是运用辛温解表之典范,但观《伤寒杂病论》在使用麻黄汤、桂枝汤等辛温解表方药时,仲景也表现出了极为谨慎的思想。用辛温解表方药治疗表证时,只提到“当解表”、“当发汗”,从不提“当散寒”、“当辛温”;还严立禁忌证和适应症,法度森严;如治阴虚血伤、酒客阳虚诸证,在忌用发汗之外,还嘱以少量多次服用;服药后要温覆取汗,啜热稀粥以助药力,而不肯多用热药,并示意“取微似汗出”,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恐伤阳耗阴变生它证等等。叶氏学习仲景谨慎的治学态度,但不拘泥于仲景对“表证”的治疗方法。

  可以看出,叶氏用“可也”、“才可”、“尤可”、“直须”4个词汇对温病不同的4个阶段的运用,有其独特的临床经验,非对温病研究之深刻,非遍采诸家之长,非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是不可能提得出来的。

  通过对“在卫汗之可也”的解读,我们能否再换个角度思考一下。①当温邪“在卫”时,应该采取辛凉开肺、宣透郁热的治疗方法,以达到肺卫开达,气机畅通,郁热透散,但未必一定要见“大汗”。若见“微汗”或未见“汗出”而郁热已解,也是符合叶氏“可也”之宗旨的。②温病在卫,应正确使用“汗之”的方法,当机立断,避免出现误治,延误病情。d4

  链接

  叶天士,名桂(1666-1746年),字香岩,晚号上津老人,出生于江苏吴县。悬壶济世50载,名扬大江南北。叶天士的著作,均由其门人顾景文手录成章。现所传本大多出于华岫云、唐大烈等人之手,有《温热论》、《临证指南》、《温证论治》等。

拜读了!感谢分享学习!
大江川 发表评论于
T细胞追杀寄生虫所使用的运动策略,与一些扑食大鳄,例如鲨鱼,蓝鳍金枪鱼,猴类追捕它们的猎物所采用的策略相似。对于免疫细胞运动模式的新的了解,使得科学家们能创造出有关免疫系统功能的更精确的模型,进一步的工作,有可能产生新的方法来对付从癌症到艾滋病以至关节炎等与免疫相关的疾病。
这项研究是在感染寄生虫弓形虫小鼠中进行的。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寄生于细胞内,随血液流动,可到达全身各部位,破坏大脑、心脏、眼底,致使人的免疫力下降,弓形虫这种病原体是人类和动物感染的常见原因,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可能有过大脑中存在的弓形虫,处于休眠状态的感染形式。然而,这种感染在免疫力低下的个体中,例如艾滋病患者或接受器官移植者,可以产生严重的后果,包括发生脑炎,甚至死亡。而免疫系统中,T细胞是防止由弓形虫引起的疾病的主要的免疫细胞类型。
免疫学界普遍认为,免疫细胞的运动一部分是由叫做趋化因子的信号蛋白控制的。研究发现,弓形虫感染小鼠的大脑中大量产生一个特定的趋化因子CXCL10和它的受体。 CXCL10被阻断时,老鼠的的T细胞很少,寄生虫再生过程激活,寄生虫负荷量增加。
采用多光子成像技术(multi-photon imaging),可观察活组织中的实时三维影像。研究人员使用这种方法试图找出在弓形虫感染小鼠组织中的T细胞的确切运动模式。研究发现,CXCL10似乎在T细胞能够寻找和控制感染的速度方面发挥了作用。
免疫学家大多认为T细胞去发现感染细胞的运动模式,是一个“直接扑向猎物”,高度直接定向的移动方式。但是,观察数据分析显示与他们预想的那样不同,T细胞没有表现出定向运动的模式。
这些数据所反映的最贴切的T细胞运动模式与莱维行走 (Lévy walk) 模式有某种程度的相似。莱维行走模式是对一种捕食者在以前根本不了解猎物分布情况条件下,最佳行动捕食策略所做出的数学模式的预测,觅食的捕食者采取一种随机行走的方式,其特点是通常迈出很多小的步子,偶尔迈出大步,从而使之在近乎自然的猎物分布条件下与猎物相遇的机会达到最大。
T细胞运动方式和典型莱维行走模式并不完全一致,观察发现,T细胞在“小步”和“大步”运动过程之间会有运动的暂停。就像细胞运动一样,这种暂停通常时间短暂,但偶尔也会很长 。 通过对广义上的莱维行走模式和其他行走模式的对比分析证明,莱维行走模式是一种更加有效发现罕见目标的策略。 这对T细胞的运动来说具有意义,因为它们也必须在大多数正常组织的“海洋”里中找出稀疏分布的寄生虫。就好像一个人在房间里要,找到放错地方的钥匙,你要在一个地方找一段时间,然后移动到另一个地方,在那里再去找一段时间。
有趣的是, 不仅仅是T细胞利用莱维行走的策略来寻找它们的目标。一些动物捕食者也是按照类似莱维行走的方式来找到它们的猎物的。这在海洋动物捕食者中尤为常见,例如:金枪鱼、鲨鱼、浮游动物、海龟和企鹅等,而诸如蜘蛛猿和蜜蜂之类的陆地动物可能也是利用同样的方法来找到稀有的捕猎资源的。
在进化历程中,猎物学会了躲避捕猎者的搜寻,类比寄生虫,也有同样的现象。许多病原体知道如何隐藏,使T细胞无法直接移动至这些目标。实际上T细胞需要先进入一个区域,然后看看那里有什么应该攻击的目标。了解T细胞的这种运动模式,对于癌症和其他免疫介导的疾病也有关系,因为T细胞除了搜寻寄生虫外,也能搜寻癌细胞。通过了解有关掌控T细胞如何运动的因素,你就有可能设计使T细胞更有效发现这些靶细胞的策略和方法。
单就物理学而言, 莱维行走模型并不是新的理论, 然而,T细胞在“小步”和“快跑”运动过程之间的暂停现象,是人们以前从没有认识到的运动行为。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 T细胞这种行进与暂停的方式是一种新的运动模型,这些生物学现象也能够诠释一些我们从其他方面没有想到过的运动模式。(Nature March 2012)

大江川 发表评论于
寒与温是医学的重要主题

寒温二字密集见于素问各篇章,而素问是医学经典。
于是,探讨追溯寒与温,或伤寒与温病的本意可从素问始。
集中记载论述外感热病,寒与温,伤寒与温病的篇章是:
生气通天论第三篇
热论第三十一篇
刺热论第三十二篇
评热病论第三十二篇
其它,还广见于七篇大论诸篇。

大江川 发表评论于
小肠的分泌与抗癌蛋白质。


读生理学。。。2015-09-23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