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诚实的坦白,我也犯了所有中国父母会犯的错,被感染了轻度名校情结。
哈佛啊,史坦弗啊,MIT啊,听起来就让人振奋。如果他们现在任何一个向我招手,让我去读书,我会立刻扔掉锅铲子,脱下围裙,义无反顾的投奔光明。老来镀层金,肿么也可以炫耀一些日子。
可惜人家并不感冒我这片胖韭菜叶子。
哪凉快呆哪吧。
儿子君子,八月份开学上高中Senior ,却丝毫没有老妈为上名校壮士断腕的决心。我屡屡被自己的上进心感动,任我试图口沫横飞的安利各大名校,但家里这三个男人,居然无动于衷甚至嗤之以鼻。
儿子告诉我,一定会去上大学。至于去哪?哪里都行。
有种天生我才必有用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淡定。
我发自内心的羡慕美国高中生的自由和命好。什么都可以自己拿主意,敢于对当权者,甚至对吹胡子瞪眼的老子说不。
有爬藤上名校的自由,也有按部就班甘于恬淡平静,慢慢长大成熟,顺其自然的从容。
上名校风光无限,不上名校一样前途无量。
在美国,只要父母不疯狂施压,将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剥夺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和自由发展的空间,他们大考之前,仍然可以心平气和紧张而有序的按自己的意愿申请大学。
庄主告诉儿子,尽力就好。实在不行,最坏将来还可以自己当老板。
快乐比上名校重要。
这是什么调调啊。
名校情结明明是有传染性的,我虽然在家里猛打喷嚏,然鹅,庄主和儿子,却不为所动具有很强的免疫力。
我看城里的华人有不少人被相继传染,有的还病的不轻,非名校不能过日子。仿佛孩子进不了名校,就是生无可恋,就是人生希望和美国之梦的幻灭。光宗耀祖在此一举。
上名校当然有着它不可忽视的优势。比如名校的资源优势,人脉优势,名校光环优势等。
但是,人生就像是场马拉松赛跑,没有几个人是以百米赛跑的速度跑完马拉松的。那些以百米赛跑起头的人,有太多人却慢慢的被时间所淘汰。
我初中高中时,因为学习不努力不刻苦,被认定没什么钱途。所以,每年学校运动都会被体育委员抓壮丁,跑学校运动会的中长跑,400米,800米,1500米样样替我报名。
每次听到这个噩耗,砍人的心都有。但经不住体育委员各种民族大义思想工作的忽悠。
在此,我必须吹一下“好汉当年勇”的丰功伟绩(童鞋们,借机自我吹嘘的手段,要学起来)。初中高中校运动会的中长跑,从未失过手,年年第一。有一年还破过学校长跑记录。
我其实没有什么优势,也没经过正轨训练。就是抓住了几个关键。
首先,80%的选手将精力放在起点,唯恐输在起跑线上。尤其跑1500米,起跑点在一定范围内随便站。其实,越是人多的地方,越要十分小心。因为,起跑的时候,人人都想挣到最有利的地形(起跑弯道最靠里的地方),一窝蜂婶儿的争先恐后,互不相让,不管不顾。每次都会有几个同学被绊倒。
被绊倒,也不是什么要命的事,爬起来再跑就是了。但是这一枝节影向情绪。这几个被绊倒的同学,往往气冲丹田悲愤交加赌气退场。
老娘不玩了。
我在跑1500 米时,自知抢不过气势过人的选手,都是选最后或最靠边无人问津的位置,避免被挤倒或被绊倒,最起码保持安全保持心情。
跑出去100米后,那些以跑百米速度冲刺的,无可避免的慢了下来。人的精力和体力总是有限的。
其次,选择目标。
一般一两圈(每圈200米)之后,就会出现明显的第一名和第二名。这时,我呼哧呼哧的跑来了,紧随第二名之后,并且距离第一名不要太远。
跑过长跑的人都知道,长跑需要的是耐力,毅力,速度,还有节奏和策略。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条件。第二名是我的领跑和陪练。没有第二名,我自己无法坚持到最后冲刺。
通过跑步,我总结出的经验是,最好不要早早的抢做第一名第二名,要保存体力。因为第一名,第二名高高在上,压力过大,想要保持第一的心太重,非常容易分心走神儿。在长跑的过程中,第一名,第二名无一例外的会不断的回头斜眼,紧张提防着我的动向,看看有木有不轨企图。
第一第二名,也非常容易被虚幻的胜利冲昏头脑,造成骄傲轻敌,误以为老子天下第一稳操胜券。但没想到,冠军头衔却会像煮熟的鸭子,顷刻间轻轻飞走了。
我跑步心无旁骛从不往后瞧,只向前看。当还剩最后两圈的时候,再开始慢慢加速,轻松越过前两名,此时拿出百米冲刺的速度,在同学们的欢呼兴奋和哀嚎绝望声中冲向终点。
上名校只是人生马拉松赛跑中的一站而已。
人生通往成功,通往幸福之路有千百条,条条大路通罗马。
对于有些还不成熟的孩子,既使勉强被推上了名校,如果专业不对路,环境不舒心,课程压力过大,心理调适不及时,反而会成了挫伤其自信心和上进心的双刃剑,而成了成功路上的绊脚石。
上不上名校与孩子将来的成功与否没有直接关系,与孩子将来的幸福快乐与否也没有直接的关联。
有一个常来我们商店买东西的阳光帅哥,高中毕业后没有马上去上大学。而是找了一份收入不错的修马路的工作。两年后,终于明确知道了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学习汽车修理,今年再回学校去学习。他每次来店里,都大谈自己的理想计划,为自己的选择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我除了佩服他也更佩服他的父母。能够与儿子和平相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圣旨,坦然处理孩子在不成熟时所做的不成熟的决定。我想,这种事,要是发生在崇尚名校至上的中国父母的家里,是不是会发生火并而头破血流?
看看在各行各业取得各种骄人成绩的牛人,他们身上所展现的素质和修养,往往未必是来自拥有名校的闪光头衔。
决定成功的因素,有幸运的成分,有健康的体魄,有自我觉醒和自强自立的内心,有敢于冒险的精神,还要有持续不断坚韧不拔的学习能力。跻身名校,就意味着从此登上人生巅峰,未来就可以一劳永逸,是自欺欺人的致幻剂。
看到网上有个调查,名校毕业的学生,只会在工作的前三年享受其影响力,再往后,是蒸蒸日上,是停滞不前,还是每况愈下,则取决于学历和毕业学校之外的条件。
绝大多数的人,大学毕业就等于与学习告别,预示着学习的结束,就意味着停止成长。剩下的时间,便是拿着稳定的工资三饱一个倒的混日子。
图中的这本书,是我果断省下一杯咖啡,为我自己专门购买的。决定投资这本大部头作品,主要是因为便宜,其次是,我需要在儿子高中,和报考大学的过程中,避免过度干涉,与儿子保持适当距离。这本592页的砖头块,比一杯星巴克磨铁还便宜,不好好阅读都对不起作者。
书中首章就直接教育高中生的父母,在孩子申请大学时,所扮演的角色。如果孩子主动向父母寻求建议,那是父母求之不得,赶快倾吃奶的力气给予协助(原文是说By all means)。但如果孩子对自己的专业,和所选学校自有主张,不喜欢父母说三道四,横加指责。那么,父母最好知趣明智,不要做费力不讨好,甚至讨人厌的自以为是的导师。
自己的那两把刷子和格局,很可能早就秃顶掉毛而跟不上形势。
做孩子的朋友和咨询师,是书中给父母的诚恳建议。
昨天在网上看到几年前的一场中国达人秀,12岁的马子跃上台的时候是由其父亲(干爹)紧紧拉着手,并且由干爹伴唱而唱完了整首歌曲。
矮大紧高晓松非常粗鲁的给他干爹按了几次叉。说他干爹唱歌水平纯属来给儿子捣乱,并毫不客气的请他干爹站到孩子的后面。让孩子自己独立再唱一首歌。
高晓松不近人情不顾马子跃干爹的感受,十分无礼,令人讨厌。但看到马子跃面对成千上万的观众,终于第一次脱离干爹的手,独自一人哆哆嗦嗦的唱完改变他命运的一首歌,被万千观众所认识,一颗新星被发掘的时候,高晓松的猛药,也算为他做了一件当机立断剪断脐带绝处逢生的大好事。
该放手时,须放手。
在孩子的成长舞台上,时候到了,父母必须退居二线,隐身幕后,将主动权还给孩子。此时,仍然紧紧抓着孩子不放,事必躬亲,凡事横加干预,对孩子的成长毫无益处,有时甚至成了孩子成长的最大阻碍。
儿子君子给我讲过一个真实的故事。离我们家不远的一个高中,曾经有个学生,对电脑游戏和写游戏软件十分着迷。为了能有更多时间玩游戏写软件,他和学校达成协议,取得了每天上午11点放学回家的时间安排。放学之后的绝大部分时间,他都用来玩游戏,并帮助一个电脑公司写软件。他的做法,遭到许多老师和同学的耻笑,学校学生顾问曾扬言,他将一事无成,这辈子算是废了。但是,在考大学的时候,他将自己的经历如实的写进了Essay里,最后居然被Stanford 破格录取。听起来,名校招生的任性和几重标准着实让人捉急。
中国父母是舍得将钱和精力花在孩子教育上的。与犹太人不分彼此。今年刚结束的暑假,将清华园北大校园,硬硬变成庙会的也只有中国人可以出全世界任何人民其右。据环卫工人说,来参观名校校园的父母孩子,所到之处遍地垃圾,三天三夜也清扫不完。
美国的几大名校,今年暑假也是人满为患游人如织。被千里迢迢带着儿女赶来朝圣的中国父母,围了个水泄不通。据目击者说,到处以胜利者姿态摆拍的游学团如过江之鲫,笑颜如花“茄子”之声人声鼎沸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而且游学团成员的年龄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只有五岁。
有些父母们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进名校一趟一游拍照留念,孩子就可以智力倍增,奋发图强,学习能力爆棚,就可以有朝一日出人头地。
将美国名校变身迪斯尼和马戏团,也只有中国人有这个实力和能力。
可怜天下父母心。
中国人是精明务实的民族,走到哪里都一心一意的搞投资买房产抓孩子教育,崇尚安居乐业歌舞升平,期望建立百年基业代代传承。到了美国也是初心不改,兢兢业业。
蛋丝,很多中国人也喜欢以各种名义搞小团体主义,编织只关注自我利益的小圈子。孩子挤进名校,就实现了光宗耀祖的心愿,只等一毕业,就可以一劳永逸的过上高大上人人称羡的上流生活。至于孩子是不是胸怀大志和具有回馈社会的责任感就没有人再关心了。
中国父母舍得花大价钱和精力促使孩子考高分考满分进名校,但是却舍不得孩子面对真实的人生真实的社会。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真实的人生首先是需要学会面对各种挫折。
孩子在附近超市坚持周末打工两年,所得到的磨练,远胜过去非洲扶贫两个星期。
去非洲扶贫不是坏事,但常常却需要父母的财力做后盾。
美国的高中,一般都对学生有义工的要求。其实,这是很好的对孩子韧性和责任感的锻炼。但是,孩子所参与的项目,有多少人,是为上名校凑数所做的表面文章?又有多少人是真正基于锻炼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支持孩子真正关注的项目?
以上名校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上名校的捷径。中国人聪明过人,许多人武功高强向来都是捷径高手,八仙过海悟性极高。两权相较,取其轻。何况额们又有老祖宗传下来的36种锦囊妙计。
但是,真实的人生和真实的社会,最终却没有捷径可走。
孩子上名校,是大好事。
但是,为上名校,不惜摧毁孩子自身宝贵的天性和优势,急功近利,即使将孩子培养成全才,而失了个性和本真,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又能走多远呢?
孩子本身自我觉醒自强自立的上进心被激发,自己的意愿与父母的相合,上名校叫做众望所归,实现梦想。
孩子的意愿与父母的相左,而被逼迫被剥夺被压制硬要跻身名校,就是重病。
名校情结严重的病,得治。
P.S. 孩子准备好了,勇于接受挑战,恭喜你,上名校是锦上添花。如果还不成熟,就需要更多的时间成长。关键是能上适合孩子的大学,而不是最好的大学。与家有高中生的童鞋共勉。
每星期五上午更文,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