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装

 

一直以来对靳东的印象还是不错的:长得喜闻乐见(虽说是中年发福后原本不讨喜的瘦瓜子脸膨胀到刚刚好的结果),角色都是高大高能呼风唤雨人设,各种讨人喜欢。

 

 

不过读完一篇名为《第N次装逼失败,靳东被群嘲,网友扒黑历史》的文章,这点儿小倾慕立时破产。

 

 

首先得承认,人红是非多。就如猴子爬到高处一定会露出红屁股,太得志了也未免招人嫉妒恨,一切言行都被搁在放大镜下研究,挑剔,断章取义和扭曲。即算人家没恶意,因为太过瞩目,盯的人多了,也难免自曝其短。这就是红的代价。人气同时也意味着晦气。丑小鸭太丑,狗都不屑咬一口。变成天鹅,就成了猎枪的标的。

 

 

所以应努力当没缝儿的蛋,力求减少口实对吧?

 

 

比如说,假如你肤浅,就千万别装深沉。

 

 

靳东就犯了这个忌。他说,“当生活在别处时,那是梦,是艺术,是诗,而当别处一旦变为此处,崇高感随即便变为生活的另一面:残酷。身处荷兰语区的安特卫普,想起梵高那句,在这个薄情的世界上深情地活着。或许,最好的旅行就是,在陌生的地方,发现了一种久违的感动。”听着特深刻特诗意特高大上对吧?结果被扒出来,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全是米兰昆德拉的名言,出自《生活在别处》,而中间一句,用脚趾头想想都知不可能出自梵高的嘴。一段话,又拼凑,又张冠李戴,也真是没谁了。

 

 

拍《外科风云》,有杂志对他做专访,他这么形容自己敬业:“每晚睡前会看一套专业丛书,每次七八页”、“看诺贝尔数学奖得主的小文章”。访谈出来即有医学生表示,睡前看七八页专业丛书这点,学医的都很难完成。并且,人诺贝尔根本就没数学奖!

 

 

还有七七八八不少别的,读完嘴都笑歪。那点小膜拜如同处女膜,破了,就再也回不来。

 

 

我以我个人活到四张的领悟和靳东的例子作证:人生在世,千万别装。

 

 

人为什么装?是因想表现得比真实的自己好,从而有魅力,有竞争力。原本不够好的固然想有更好的展示,原本够好的也还想好上加好。人人是天生的广告人,有着天生的广告自觉,可以在人前无师自通地扬长避短,甚至在不同程度上隐藏其短,放大其长。公允地讲,趋利避害乃人之天性,经营最美状态是生存的需要,本也无可厚非。

 

 

但这就像化妆一样。除非你能保证任何时候都妆容精致,否则就有叫人倒吸冷气的隐忧。不是有过这样的事儿么?女的交了男友,晚上极晚睡,早上极早起,在男友前永远一张精美带妆脸。忽一日被男友看见真容,难以接受素颜的她,当场分手,不可谓不悲剧。

 

 

装也是一样。原本没那个素质那个内涵,非卖力经营那个特质,一不小心就得露馅儿,被人捉襟见肘,连原有的也得跟着遭殃,被疑为没有。正可谓偷鸡不着蚀把米。

 

 

王小波在《道德堕落与知识分子》里谈到:科学家维纳认为,人在做两种不同性质的事,一类如棋手,成败由他的最坏状态决定,也就是说,一局里只要犯了错误就全完了。还有一类如发明家,只要有一天状态好,做成了发明,就成功了,在此之前犯多少次糊涂都可以我以为,装的性质得算前者。装一次漏了馅儿,从此信用就打折,如同逃过税的人从此成为IRS的重点抽查对象。

 

 

所以人到中年,我已基本不装,力求御真实而行,在真实中自在。就如耶稣所言:你们的话, 是, 就说是; 不是, 就说不是; 若再多说, 就是出于那恶者。诚哉斯言。非真实不能坦荡,不能自由。有,不妨全力展示;没有,也不必装作有。这才是个人最好的广告,最牢固的形象之根基。

 

 

其实人的内在越丰盈越强大,与浩瀚无边的智慧的切面就越多,也就越能体会到自身的有限和渺小,越不敢装饰,不敢妄言。靳东的处境就反证了这一点。

 

 

如果人生在世,非装不可的话,我宁愿装傻,装笨,装一无所知,然后予人惊喜:哦,原来你比我想象的要聪明!——效果是不是更好些?

 

 

 

 

注册很麻烦 发表评论于
作为活到五张的我一路走来都不知什么是装,现在才领悟原来人是靠装的,这样至少在无知者眼里丑女可以装成美女,其它好处就更别提了。但我命中注定就是不知原来人人都在装,如此白痴也许就是命。
鲜榨时光_CA2017 发表评论于
确实如此。但我们跟从本心就好了。贵在自然。自然就是自由,就是自在。:)
觉晓 发表评论于
可惜现在有人爱看装。有什么样的观众有什么样的剧出现,不是我说的,小津安二郎说过的意思。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