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西游 (8):科尔多巴的黄昏

 

离开瓦伦西亚(Valencia),一路穿州过府,很快到了阿拉贡(Aragon)大区,再开两小时,就看到了安达露西亚(Andalusia)的标志,这是我们本次旅行的重点。这里人烟相对稠密,公路上处处可见农场,牛羊遍地。高速隔离带上种满了夹竹桃,粉的白的,色彩鲜艳。不多会儿,科尔多巴(Córdoba)遥遥在望。

朝代更替,雪爪鸿泥,地名或多或少保留了些历史。比如耶律阿保机的大辽,李元昊的大夏,加上"宁"字,就变成了辽宁、宁夏。在西班牙,卡斯提尔(Castile)、阿拉贡和艾安达露斯曾经三足鼎立,现在也作为地名保留下来了。从8世纪到15世纪,阿拉伯人在半岛统治了七百多年,曾建立艾安达露斯国(Al-andalus)。鼎盛时,国土覆盖今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部。有很长一段时间,科尔多巴是艾安达露斯的首都。

我们到达科尔多巴已经七点多了。安顿下来,沿着鹅卵石铺就的小路走到古城,天已然暗了下来。罗马老桥上还有十几位游人。桥上有位吉他手,弹得很好,不过也没见人为之驻足。他也不在乎,继续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中。桥头,一对情侣在忘情地拥吻,太阳已经下山,余光打亮了他们的轮廓,很美。人家没同意让我拍,也不好去打扰,只好重找角度,还挺费劲的,因为取景的最好位置被他们占了。我爬高上低,只为一张好照片。可惜太阳已经落山,没多少光线可以做文章。身后恰有两位美女在八卦自己的男朋友,她们都从澳大利亚来,在科尔多巴相识。

官达奎维尔河(Guadalquivir)水声喧嚣,河水浑浊夹带着泥沙。城里教堂的钟楼传来洪亮的钟鸣,九点了。古朴典雅的罗马古桥,气魄非凡的大教堂,此情此景让我感觉在哪里见过(Déjà vu)。的确,在布拉格,也是桥、教堂和钟楼,只是这里人少多了。但洗练、明亮,虽是黄昏,并不伤感。

 

女儿端着相机到处寻找拍摄对象。我凝视着老桥。月上枝头,新月如钩。"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 人? "现在的桥已非罗马时的旧物,两千多年来不知修缮多少次,最主要的那次还是在摩尔人统治的八世纪。那时,来自地中海周边各地的商贾、学人,经这座老桥来来往往。科尔多巴有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图书馆,汇集西方世界最优秀的思想家、哲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医生和工程师,堪与同期的长安比肩而立。

长安一片月,照亮了武则天的感业寺,也照亮了太白山中的楼观台。中唐,儒释道三教都有一定发展。除了短暂的会昌灭佛,各大宗教相安无事。而地球这边,穆斯林教、犹太教和天主教信众也在科尔多巴熔合,虽小有龃龉,但大体太平。科尔多巴政治稳定,经济发达。到了公元十世纪,人口已达百万,跟同期赵宋的开封府有一比。

夜幕初起,风吹树林沙沙作响。老桥边久坐有些风凉,这里比巴塞罗那可舒服多了。听到肚子有些咕咕叫,我们打算去找些吃食。

桥南已出古城,少有饭店。遥闻钟声又起,十点。离桥百米左右有一处教堂,灯火明处,尚有人声。见七八人于露天散坐,一杯啤酒,一碟下酒菜,每人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倒也快活。女儿说:"就这里吧!"

这家店叫抠死马(Cocemar),小门脸。一位温文尔雅的侍者跑来跑去端酒。女儿帮我要了一杯当地的扎啤(CRUZCAMPO),想点菜,却找不到人。看看别人,才知道要去店里点。根据货柜里摆放的海鲜,有什么吃什么。我们要一份烤刀蚬、一份炸鱿鱼、一份炸沙丁鱼,加上酒水一共不到二十欧元。味道真叫香!饭店没提供餐具,只好派五爪金龙下凡,用手往嘴里塞。手指实在太油了,就到餐桌边的饮水池去洗洗,一顿饭吃了个心满意足。除了略咸,这家店菜好、量大、不贵。强烈推荐!

再回老桥,华灯齐放,古城一片通明。只可惜没带三角架,单反无法拍摄。只好用手机随便拍几张充数,信噪比太高了。科尔多巴的夜景与布拉格确很神似。

古城杳无人迹,也许太晚了。走在石子路上,只听得自己的脚步声。千年前修的塔楼,夜幕中有如怪兽,黑暗中静静等待黎明。塔楼下,也许就是当年名噪一时的大图书馆,公元十世纪,四十万册图书,拉丁文、阿拉伯文等各个文本同陈一室,想想多么令人激动!而同期的北宋崇文院,昭文馆、集贤院等等六库全算上,书籍正副本也仅八万卷。赵匡义的崇文院显然无法跟科尔多巴的哈里发阿哈肯二世(Al-Hakam II)的图书馆相提并论。那个时候,整个欧洲正处于矇昧(Dark age)时代,成千上万的学者从世界各地来到科尔多巴学习文化,大家秉烛夜读,仿佛盛唐一样……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强国初时,意气勃发,人人奋进,一旦成功之后,逐渐互相倾轧,内部矛盾不断。艾安达露西初创,七千精兵征服伊比利亚半岛。可后来基督徒小国完成整合,摩尔王国却分崩离析,被费迪南和伊萨贝尔一世夫妻两人各个击破。千万图书流离失所,金银财宝不知所终。

"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官河上的微风吹了几千年,唱的是是非成败皆成空。不过,文化史上的科尔多巴毕竟传承了希腊罗马的典籍,融合了阿拉伯和印度人的数学,是今日科技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科尔多巴,虽令人想起摩尔帝国的黄昏,可它保留了先贤的思想和技术,后来的文艺复兴由此而发端!

唐西 发表评论于
欧亚的美女在伊斯坦布尔,欧非的混血美女在哥罗多巴。一个是清真寺压倒教堂,另一个是教堂压倒了清真寺。不过哥罗多巴的美女完胜伊斯坦布尔的欧亚美女。
zuschauer 发表评论于
在这里看见清真寺里修起了教堂,而在伊斯坦布尔却看见教堂被改成了清真寺。感慨无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