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要“文化自信”
习近平在“7·26”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要求全党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胜利前进”。
在“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文化自信,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许多深刻阐述。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7-10/13/c_1121796384.htm
严格意义上的“文化自信”,需要在“文化冲突”导致了“文化焦虑”的前提下才能生成。换言之,只有当一个人在自己业已认同的文化之外又遭遇了其他异质性的文化(不见得一定是外国舶来的其他文化,也包括本国传统的其他文化,乃至本国同胞的其他个体依据自己的“价值偏‘好’”展开的另类“活法”),并且因此在“文化冲突”的激发下产生了“文化焦虑”的情况下,“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的本真话头才会提到人们的议事日程上来。
当你自己在讲着自信的时候往往显示出一种不自信,一般有自信的人,他就基本不讲,它是显现出来的,它是彰显出来的,不是你讲出来的,当你在大力讲着“文化自信”的时候往往对这个事情的底气不足。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故宫接待美国总统特朗普展现了高度的文化外交。学者认为,文化可以成为发展外交的有效工具,但前提是国家必须具备自身的文化身份,并对自身文化有一定的自信。
在中国文化自信大起大落的历史中,北京故宫曾一度被视为封建主义的糟粕,险些被烧毁或拆除。故宫成了中华传统文化最高级的象征,用以接待尊贵外宾美国总统特朗普,以此凸显他首次访华获得的“国事”高规格接待。
历代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们都将自己喻为是“上天之子”,即“天子”,也就是玉皇大帝的儿子。既然“天父”在天上住的是“紫宫”,那么,儿子在人间的住所也应该可以称为“紫宫”。此外,皇帝居住的皇宫四周警戒森严,有严格的宫禁,不是寻常百姓可以随便出入的,否则就是“犯禁”。因此,“紫宫”也就成了一座“禁城”,合起来称呼,就是“紫禁城”。
《论语·为政》载:“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长久以来,古代天文学和古代神学的文化交融,将北极星推到了天空中最尊贵的位置。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整座皇城也是按照“紫微正中”的格局而修建的,城内城,城套城,而紫禁城就建在北京城的中心。太微垣南有三颗星被人视为三座门,即端门、左掖门、右掖门,与此相应,紫禁城前面设立端门、午门,东西两侧设立左、右掖门;午门和太和门之间,有金水河蜿蜒穿过,象征着天宫中的银河;宫中的太和殿居高临下,象征天的威严;乾清宫和坤宁宫两座帝后寝宫象征天地乾坤;乾清宫东西两面的日精门和月华门象征日月争辉;东西十二宫院,象征十二星辰;十二宫院后面的数组宫阁象征群星环绕。设计者们绞尽脑汁地设计出这些象征天、地、日、月、星辰的建筑模式,从而突现皇帝“君临天下”的威严和权力。
公元1924年,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将清代末帝驱逐出了紫禁城。次年,在原来紫禁城的基础上建立了故宫博物馆。故宫,也就是“旧时的皇宫”的意思。由此,紫禁城作为“天子”住所的作用结束了。
1949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北平后,不久成立故宫博物院。1950至1960年代,陆续有人提出故宫改建计划,后因种种原因搁置。1961年,经国务院批准,北京故宫被定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6年6月,军宣队进驻故宫博物院,率全院职工批判“黑线”、贯彻“红线”。1966年8月16日,除在奉先殿举办的“收租院”展览外,故宫其他各处停止开放,实行闭馆。故宫博物院外的红卫兵将位于神武门的故宫博物院石匾被纸盖住,纸上用墨笔书写“血泪宫”三字;神武门外的砖墙上贴满写有“火烧紫禁城!”、“砸烂故宫!”的大字报。故宫博物院的“整改方案”随即出台,顺贞门、天一门、文华殿、乾隆花园内的门额被摘除,中和殿的宝座被拆走。但“整改方案”的其他项目尚未及实施,逃过文化大革命的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