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与孩子在海外的妈或爸

来海外与孩子一起生活的父母有几类, 早先是年长的父母,一种是国内生活条件一般或只有独生子女的爹妈不得不“老有所依”来国外投靠子女, 另一类是真正喜欢这国外文化和“花花世界”,六七十岁了还愿意带着老花镜学英语 -:) 近些年则出现了一大群年轻的或妈(绝大多)或爸的家长,他们的孩子一般都是初高中生或低年级大学生,这就是常说的留守家长,一方为了孩子的教育只身留在海外,另一方则仍在国内打拼。

在这家长群里,妈妈占了绝大多数, 她们在海外与子女生活的故事版本很多,共同点就是相对郁闷,照顾孩子是大头,但也不是生活的全部,很多时间还是要独处。能送孩子出来的,家境应该都不差,所以留守家长一般来到国外都不用为生活发愁, 工不工作无所谓。 有些呆着太无聊了, 就找份轻松的“勒脖”工打发日子。有厨艺的靠人气拉个微信群, 卖蛋糕,包子,凉皮......各路神仙应有尽有。也有整天“混”在华人社团里消磨时光,跳广场舞,游山玩水搓麻将。 与此相反,另一种强势的“虎妈”, 不仅照顾孩子有方, 而且找还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一不小心在海外寻到了自身的价值 -:), 时间一长全方位融入这里的生活, 不愿回国了,可这又带来了新的麻烦 --- 婚姻要面临挑战。 

俺到见识了一位陪儿子读书的父亲, 那也是咱打乒乓球的队友,哥们是理工男, 太太是北京某区的教育局负责人, 两人一PK, 长长短短一度量再比较一下各自的发展前途,老男人只好牺牲了,于是陪着儿子来海外伴读。由于其有理工的背景,来了不久还找到了份像样的工作,一切满稳定的。可哥们跟俺说太寂寞无聊,每天都是父子相见,阴阳不平衡,搞得他时不时地还惦着国内的美好生活状态,分分钟钟都想打道回府。 之后我们一起打乒乓球, 帮他消磨时光,若社区有什么活动, 也邀请他们父子加盟。后来他儿子上了大学, 哥们脚底抹油一溜烟就跑回国了, 你想有他太太教育局的肥缺, 什么吃香喝辣的哥们都少不了。不过他回去混的好像还不错, 近来看到 LinkedIn update, 小子在工作中还搞出点新玩意......

这种模式和趋势似乎越来越盛, 近来不断有国内的朋友发微信打探送孩子来留学的渠道, 且大部分都是考虑家长来陪读。为了孩子,这留守家长在海外是越来越多,由于另一半不在身边,他们在海外的生活不仅是孤单,还要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很多事要亲力亲为。而最重要的是情感的缺失,俩口子各自一方,且不说夫妻生活, 连内心倾述的对象都没有。这时间长了,夫妻感情淡漠,各自的出轨的故事时有发生, 留守家长频频遭婚变的不在少数。当然彼此守得住的夫妻,也大有人在 -:)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ZHUOYAO' 的评论 :

》肯定比老留容易多了

绝对比我们容易, 属于进退两可的 -:)
ZHUOYAO 发表评论于
这些人一般都有绿卡或入籍了,家庭有一定财力支持,肯定比老留容易多了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锦西' 的评论 : 您说的有道理, 这些孩子来了有些夹生,大部分还是以国语交流为主,年纪小些的也许转英语,但文化的根基不在, 将来发展的空间比我们这些老留好不到哪去,公司里接触过这些孩子, 感觉就是如此。
锦西 发表评论于
如果父母在这里也就算了。我是特别不赞同高中以下来美国。包括读大学预科。我专门跟这些个孩子聊过天,他们认同“骑虎难下”,但是你跟国内的人说,人家没人信你。花了大钱,买了“没有意义的光阴”,到最后都是四六不成材。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