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小说《芳华》,也看了电影《芳华》,电影要把文字所包涵的所有内容,所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奥妙都表现出来,是困难的,何况,还是在电审相对严苛的前提下,小说老兵乞丐团怎么可能搬上银幕。好在电影编剧也是原作者,应该还是忠实表达了作者的意图。
至于看官们,本来社会阅历不同,价值观有别,观赏角度各异,众说纷纭都是情理之中。咱们也只能谈自己的一点点孔见。
小说前半部文笔流畅幽默,时时让人忍俊不止;电影那么一大群演技没有修饰、生活未经世事的女孩子也真让人养眼。虽说排练厅里先是那么短的练功裤,接着是最新潮的哈伦裤确实出乎意料之外,可商业电影有点噱头也在容忍之列,就像如今影视剧里男男女女一张硅胶脸,就像《杨贵妃》里范冰冰们勒得令人目瞪口呆的大胸,笑过而已。但女孩子们浴后前胸后背反复出现的那白布的一抹(绝对不能冠以时髦的“文胸”,只能叫“胸罩”),可能让我们这个年纪的女同胞都会感到亲切,甚至温馨。。。。
然而,整部电影却没有这种暖意,从始至终地十分压抑,就像那个曾经令人无比压抑的年代。
台上跳着或刚劲有力或婀娜多姿的革命舞蹈,唱着或激情四射或委婉深情的革命歌曲,台下却在侮辱嘲笑,甚至撕扯搜查何小萍的个人物品、乃至身体,不都是那个年代司空见惯的情景吗?保卫部审查刘峰的几个干部,那嘴脸,那气氛,一定能让你想起什么。。。。。
终于到了那场神圣的战争了。你记住多少英勇杀敌的场景了?你想起哪个慷慨赴死的战士了?难忘的一定是那个16岁的小兵。
和平的年代来了,文工团享受改革成果的是上了大学的,是嫁了高干子弟的,是远赴国外的。失掉右臂的刘峰又出现了,低三下四地被那几个凶神恶煞般的城管老爷所折磨,你的压抑到了顶点,这时,郝淑文冲了过来,那一句不加任何修饰的、不用现今流行的替代字眼的、不顾任何纯洁文字的禁令、不管自己温文尔雅形象的粗口,真是振聋发聩啊!
就为了这句骂,得谢谢编剧!谢谢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