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丫评孔明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兰丫评孔明

 

《三国演义》这部书,不知道怎么的就是看不下去,就像有人看不下去《红楼梦》,应该是一个道理。而我又好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对此书如醉如痴地迷恋,就比如我的大哥,从十多岁就开始读《三国》,而且百读不厌。我四岁的时候,二哥每天纠缠着大哥讲《三国》,而大哥也以此为乐,小哥俩每天有自己的小说连播。遗憾那个时候我还小,兴趣都在高尔基名著改编的小人书上,但是我相信大哥讲的《三国》一定绘声绘色非常有趣。

我上中学的时候,大哥正上大学,放寒暑假的时候我们一起读他从学校图书馆借来的世界文学名著,一边读,一边交流彼此的感受。同时,他读《三国》,我读《红楼》,各读各的,在此一节,没有共同语言。后来大哥也读了《红楼梦》,并且读出了很多我不曾读懂的深意,而我却一直不能读《三国》,那卷首的一句“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知道看了多少回,就是没有进展。

最近,为了补足这颗好奇心,在做厨娘的时候一边剥葱拍蒜,一边听袁阔成先生的评书《三国演义》,老先生讲的真好,从评书艺术上看,他把这个故事讲得让我能够听下去,可见其艺术魅力了得。

看得出来,《三国演义》的作者偏爱刘备他们这一伙人,先不说历史是什么样的,也不提故事里的各种计谋或者阴谋,单单从人物的角度来看,我就偏偏不喜欢那个被吹捧的天花烂坠的诸葛亮。我也不喜欢关羽,今天放他一马,只说诸葛亮。

作者把他写得那么无所不能,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能掐会算,勘测天机。可在我看来,他不过是故弄玄虚,有跳大神的嫌疑。在隆中时,本来就是一个村夫,偏要自比管仲、乐毅;既然有鸿鹄之志,刘关张三人去请他,又假装不贪图仕途避而不见,半推半就地扭捏作态。他不出家,却假模三道地打扮成道人的模样;腿也不瘸,非要学孙膑坐着四轮车,真欠有人打折他的腿。

说诸葛亮能排兵布阵,神机妙算,可是他怎么偏偏把个关羽放在华容道,而且事先早知道关羽会心软,会念及曹操当年的恩情而放了他,那么为什么不换个人在华容道呢?当时的曹操已经被前面几阵追杀打得落花流水,只要一个会点三脚猫功夫的将士就能轻而易举地把曹操除掉。而诸葛亮非得让关羽守华容道,还立了个毫无意义的军令状自欺欺人。

依我看,诸葛亮这样安排的原因只有一个:他不想曹操死。

他诸葛亮才出山不久,名气还不够大,如果此时曹操就死了,天下很快太平了,无论是无能的汉献帝在忠臣的拥戴下继续当皇帝,还是刘备取而代之,他诸葛亮都没有机会成名立腕,所以曹操不能死。这样他才有机会继续和曹操斗,和地方割据的势力斗,而每一斗都是他扬名的好机会。诸葛亮虚荣心过盛,由此可见一斑。

曹操佣兵八十万,号称百万南下,来势汹汹,吓得没有立锥之地,只会耍嘴把式的的刘备不知所以。东吴一方,尽管武将要战,文官愿降,但毕竟孙仲谋(我更喜欢他的字,而不是他的名 – 孙权)早有从父兄那里继承的基业,百姓生活富足,又有长江天险。刘备想要有活路,只能是联合东吴。既然要联合,诚恳的鲁肃请了诸葛亮去东吴,他还非得百般作态,不说出自己这一方想要和东吴联合,而非要东吴一方开口,好像他们是来解东吴的围,而不是借着东吴的力量来保自己的命。如此机关算尽,令人不耻。

赤壁之战,以周瑜为主帅的东吴军兵打败了曹操八十万大军。后来,刘备想得荆州,诸葛亮自知没有这个能力,就等周瑜带兵去打。结果周瑜打败了曹军守将曹仁,诸葛亮又趁着东吴军追击曹军的时候抢占了荆州。后来,鲁肃三次去见刘备和诸葛亮索要荆州,诸葛亮每次都用各种伎俩哄骗鲁肃,其做法简直就是无赖。

到后来,诸葛亮根本不念当初结盟的情义,三气周瑜致死。他为什么一定要至周瑜于死地?等周瑜死了,他又去猫哭耗子假慈悲。是不是他嫉妒周瑜有漂亮的小乔,而他只有一个黄毛阿丑?所以由妒生恨,害死周瑜。或者是他害怕,害怕哪一天周公瑾技高一筹,识破他的伎俩?诸葛孔明,何其阴险毒辣!

再说说诸葛亮的用计,他最喜欢用险计,其实也不过都是些雕虫小技。空城计再好,也只是给戏剧提供了一个题材,为后人留下一段京剧经典而已。如果真有本事,怎么会失街亭?既然知道马谡骄傲自大,不会听王平的劝阻,为什么一定要派马谡去?结果弄得自己首尾难顾,唱一出空城计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还听说,他有什么六出祁山,七擒孟获的故事,我还没有听到那里,猜想也不过是些乱七八糟的花架子。

从华容道和街亭(这个是看戏看来的)就足以让人看出诸葛亮的破绽。假如他真的如水晶先生所说,有得天下的才能,而他的所为就是故意而为之了。因为,一旦天下太平,马放南山,没有战事和纠纷,他的那些诡计也就没有什么地方施展了,所以他不肯让天下太平。原来,曹操、刘备、孙仲谋,都只不过陪着诸葛孔明玩了一场游戏。

《三国演义》还没有听到结尾,已经无法忍受诸葛亮的虚伪和狡诈,在这里数落他一顿,以解小女子心头之怨气。

董兰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百家言一' 的评论 : 谢谢!
董兰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五梅' 的评论 : 说不定我听到那也会流泪。
百家言一 发表评论于
有新观点就好。马稷失街亭后就跑回汉中领罪而不是去见诸葛亮。有论文揭示孔明的阴险。具体内容忘了。小说引领文化的价值观,也是中华文明的奇葩之处
五梅 发表评论于
同感。我也是听的评书,本想帮助入睡,却听上了瘾。“演义”意即“野史”,“三国志”也许更为真实。比如,说孔明六出祁山,记载只有前后出师表。不过听到孔明去世前那段,还是掉了点泪。
董兰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洋葱炒鸡蛋' 的评论 : 嘻嘻,我写的也痛快。
董兰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润涛阎' 的评论 : 谢谢点评,我喜欢您的博客!
董兰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Rosaline' 的评论 : 谢谢!
董兰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遍野无尘' 的评论 : 谢谢点评。嗯,事必亲躬,也是他的一个问题,好像他不怎么相信别人。
董兰丫 发表评论于
回复 'TCM008' 的评论 : 很高兴,您这个懂三国的人和我这个外行有相通的感受。谢谢!
TCM008 发表评论于
同意楼主观点。
俺从小就看了三国演义,后来看过两个版本的电视剧,对于其中大部分典故耳熟能详。
年轻时对小说反映的诸葛亮非常钦佩,以为他之所以鞠躬尽瘁,还壮志未酬,主要是运气不好;后来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感觉诸葛亮是个心机很重的人,这个从他排斥四川当地官员可以看出;至于后人津津乐道的军事才能就更可议了,除了楼主所说的用人不当失街亭外,更关键的是,他没有听从魏延提出的出兵子午谷的奇招,而是不顾师老兵疲,采用稳扎稳打的战术,所以尽管九出祁山,但是功败垂成,最后连性命也丢在途中,虽然成全了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名,但是他其实耗尽了天府之国的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可谓是蜀汉王朝的掘墓人。
遍野无尘 发表评论于
孔明值得人们称赞的不是那些聪明智慧,而是他的忠心不二。读了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确实令人敬佩。那一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传颂千年。而诸葛亮确实忠于刘备的知遇之恩(虽然愚忠),做到了那两句话。刘备死时,告诉诸葛亮,如果他儿子不成器,尽可取而代之。可是诸葛亮没有这样作,也没有这样想,只是衷心辅佐刘禅。诸葛亮一生兢兢业业克勤克俭,经常亲自查岗,国家大小事情都要过问外,甚至自己去账房算账核对账目。死于五十几岁,算是累死了。

三国除了谋略诡计外,主要是忠和奸的矛盾,就象红楼梦除了勾心斗角外,主要有个情和欲的主题。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也就是说,“不做天下英雄”。前几天读到一篇小文,说周润发他们夫妇捐了53个亿!当年的发哥自己连手机都是翻盖的,生日时,夫妇两个人找个路边小店,买个蛋糕庆祝一下。真的感叹:人生大智慧!我相信周润发不去琢磨“三国”:)
Rosaline 发表评论于
我也不喜三国水浒”,女子还是谈“红楼西游”。那“芙蓉诔”写得好,悟空的妖精打得痛快。无论多么奇形异状的怪物,悟空总有几个斤斗翻来翻去,请来各路观音、玉帝相助,岂不快哉。记得小时候读到悟空将松、梅等几个树神的根刨得血淋淋,不仅生恻隐之心。树,修成神仙,也不容易呵。

人生的智慧就是将生活过得随意自在。不玩“城府”,无求无欲。
润涛阎 发表评论于
管仲自幼家境贫寒,而且总想占他的恩人的小便宜。在年轻时,孔明比管仲富裕点,而且也不占人小便宜。乐毅出生如何没有记载,不得而知。在孔明时代可能大家知道乐毅的出生应该是贫农成分。《左传》里有个农民村夫叫曹刿,直接指挥军队帮鲁庄公打胜仗。孔子也是村夫,自学成才,成为万世师表。战神白起也是穷人出身,战神韩信也是农民出身。其实曹操的身世更低微,他不姓曹,姓夏侯,他父亲是给曹家打长工的穷人农民。曹家主人死了,阿瞒才改姓了曹。共产党里能把老蒋打得吐血的林彪粟裕徐向前都是农民出身。没有村夫孔明,刘备不可能发展到三国之一的规模,虽然小说里的故事是瞎编的多,但历史事实不可更改。刘备也是出身贫寒的村夫,靠卖草鞋为生。曹操煮酒论英雄时,看不起出身高贵四世三公的袁绍,却把卖草鞋的村夫刘备与自己相提并论:论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洋葱炒鸡蛋 发表评论于
三国我也没看完。你这文真是痛快,好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