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与私,人的两种本能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私是人的本能,没有私,作为个体的人就无法生存。

同样,公也是人的本能,没有公,作为种群的人就无法生存。

这两种情况在动物界找到代表。

私的代表,比如老虎,豹子。他们不要和其他动物分享领地与猎物,只要独占。

公的代表,比如蚂蚁,蜜蜂,沙丁鱼,他们一定要依族群而活,为族群而活。

在人,对公的认同并不是外加的,而是良知的自发要求,是一种归根意识:个体的生命来于父母,祖宗。因此对祖宗父母宗族群体感恩戴德。这种感戴之心再放大,就是对国家与社会的认同,对同族同群同类的认同。这种放大也不是随意的,而是对客观现实的意识。

同样,对私的认同更不是外加的,而是生存本能的自发要求。但这是一种离根意识:特别强调突出“我的“,一切外在因素,为我,是应该的。不为我,则是可恶的或者至少是要改变的。如果限制了私的发展,则一定是邪恶的。

当然,上面的概括,只是突出两种思维的不同之处。

一个思想健全的社会,一定兼顾个体私利。

一个道德健全的个人,一定看重集体公义。

否则,就是不健全的。

中国传统的世界观,简单地说,就是源流一体。比如天人一体,个人与家族一体,个人与集体一体,个体的一切,都从整体或本源的眼光来看。而个体的最高价值,就是返本还元。从哲学到伦理,莫不如此。儒家的天地君亲师与佛教的上报下济,都是基于这种认知。

这在表面上,是思想体系,是人为的东西。但其根本原理则与人孝敬父母相同,都是出于良知的扩展。无论人愿意不愿意承认,这个生命来自父母,这个肉身来自天地,这个头脑中的语言与思想则来自于社会。

你可以说这个社会有多糟,这个国家有多差,不值得感恩。但是中国的传统重视自省,而不是责备外在因素。

 

 

 

 

梦想天空 发表评论于
说的很好, 赞一个!

公和私的极端都是灭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