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玩游戏,可能另很多父母的头痛,尤其是小时候没有玩过游戏的父母,我就是一个这样的老妈。上周学区组织父母和孩子一起看小电影 -《Screenagers》,觉得收益匪浅,总结一下电影里的信息,分享一些我自己的体会、实践。
男孩子的问题大多是玩游戏成瘾,一旦玩起来就不愿意停。如果被强迫停下来,便情绪低落,很长时间什么都不想做。影片中一个已经上了大学的男生,玩游戏上瘾,不能自控。从开始时玩到凌晨一点、到凌晨两点、到凌晨三四点、到连续三个星期都没有上课。他发现所有的科目都不可能过了,不敢面对老师,也不敢面对父母,于是将宿舍里的东西扔到车上,跑到了朋友家里。不知道怎么这么巧,他妈妈在路上行驶时看见了儿子的车子停在朋友家,里面扔着乱糟糟的私人用品,便去敲他朋友家的门。孩子从屋里出来,妈妈拥抱了他,说他就像个骷髅,可以摸到身上的骨头。看来为了玩游戏,不仅没好好睡觉,也没正常吃饭。
女孩子更多是社交网络问题。影片中讲述一个女孩,用爸爸的专业照相器材,灯光啊、相机啊、背景啊,天天躲在楼上不下来,照了几千张照片,都是自己的肖像。各式各样的服装、化妆、姿势,也算是精心尽力吧!还有一个女孩,因为特别喜欢一个男孩,在这个男孩儿的要求下,发给他一张穿内衣的半身照,结果这个男孩子立刻翻脸,还将照片转发到社交群里。第二天女孩上学,感觉每个人都用异样的眼神看她,造成她很长一段时间的抑郁,抬不起头来。
为什么孩子们会玩游戏上瘾,或这么热衷于社交网络?影片里面讲,当人看到新的信息,或者是学到什么新的东西,大脑会分泌一种激素(可能就是大家常说的多巴胺),这个激素会让你感觉到愉悦,和毒品的作用是一样的。追求愉悦感受的欲望会驱使着人沉浸在游戏和社交网络中,不易自拔。游戏里背景、场景、人物等画面一直都变化,玩的过程中,还可以过关斩将、收集宝物,这些都是不间断的新的刺激。社交网络也类似,照照片,贴照片,得赞美,人会不自觉地沉浸在追求这种愉悦感受的过程中。同时这些相对来说又比较容易实现:游戏的虚拟世界,网络上的赞美词,都不需要花费太多的体力,使自律还不是很强的青少年非常容易上瘾。其实不光是孩子上瘾,大人也一样,就像我刷微信,总想要去看一眼,有的时候的确是需要刻意去控制自己,关掉提醒,或者就干脆不带手机。
影片里说,暴力游戏可能会导致青少年有更多的暴力倾向,我倒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孩子玩暴力游戏,不一定就会有暴力行为。像我家儿子,他也喜欢枪战的游戏,但不玩那种画面血腥的,我没觉得他变得更勇猛。不过呢,我的确见到过一个数据,说孩子小学五年级毕业的时候,已经从电视、电影和游戏中看到七千多次的凶杀场面,算是久经沙场。如果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一旦有心理偏差,产生了暴力动机,这种游戏的确可能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帮助他更容易承受暴力行为的后果,毕竟是见怪不怪了。在美国的军队里,战争游戏就是新兵训练的一部分。
影片里还说,那些喜欢玩社区服务游戏的孩子,大多在生活中愿意帮助别人。同上述观点类似,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小孩子比较喜欢帮助别人,所以才会选择玩这样的游戏。当我跟儿子说起这种游戏时,他说他肯定不会去玩这样的游戏。不过我儿子已经将近14岁了,如果很小的时候就让他开始玩这样的游戏,是不是会培养他助人为乐的倾向性,我就说不好了。人有学好向善的倾向,但前提是他们得看得见向善的行为。如果天天低头玩手机,即使是玩社区服务游戏,很可能也只是为了挣分数。
针对游戏和社交网络对青少年学业上所产生的影响,影片也有详细的探讨。
有一个实验,将孩子们分成两组,一组穿T恤衫,另外一组穿游泳衣,然后去考试。结果发现穿体恤衫组的成绩比穿游泳衣组的成绩普遍要好。这个实验表明,当人分心专注自己的外在形象的时候,会影响到大脑的思考。所以上课的时候,如果把手机放在桌面上,孩子可能会分心,随时警觉是否有新的信息过来,学习效率自然就会降低。
还有,孩子们做作业时,同时打开音乐、视频,一心二用、一心三用。类似情况的实验结果表明,一心多用时,其实每一项的效果都在降低。但有意思的是,孩子本身会觉得自己做得很好,很能干。这个自我感觉良好,我已经从两个孩子身上得到了证实,他们的确都觉得自己能够 multitasking,很牛,即娱乐了,也没有影响到学习。和他们讲了这个以后,女儿承认有一次她做作业太专心,已经彻底忘掉了视频在放着什么。儿子也说自己看过的一个视频,好像没有记住什么具体内容。(他们在家时,基本上都一直是一心多用。)
还有一个针对年轻的小白鼠的例子。试验人员用屏幕刺激小白老鼠一段时间,具体多长我不是很记得,结果发现小白鼠的学习能力明显比别的差,它穿过同样迷宫的所用时间是其余的小白鼠的三倍。更加让人警醒的是,当撤掉屏幕的刺激以后,小白鼠的学习能力没有改变,屏幕刺激对的小白鼠大脑造成的影响是永久的。这个还没有针对人的实验结果,不过大家也都有些亲身体会:孩子学习能力强,一旦过了最佳学习年龄,学习新东西就比较难了。不过人比小白鼠的智力好很多,我们的抗干扰能力可能会更强些。谁知道呢?
手机和计算机在家庭里的普及,学生的成绩并没有因为可以接触大量的信息而提高,实际上反而在下降。而且数据表明,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比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成绩下降的幅度更大,贫穷家庭的孩子和富裕家庭的孩子学习成绩之间的差距也在增大,貌似中产阶级是在慢慢消失啊!
就像戒毒所一样,现在也有了戒网所-Restart Center。戒网所里没有电视、计算机、手机等任何影屏设备,孩子一般需要在里面呆45~90天。上述玩游戏上瘾并荒废了学业的大学生后来就被送到了戒网所,慢慢发现自己原来也可以做别的东西,把弹了12年的钢琴重新又捡了起来。据戒网所的信息表明, 8% -15% 的孩子都有网瘾。
了解到游戏、社交网络上瘾的危害性,作为父母亲,不免想要在家里定些规矩。影片里一再强调,这些规矩应该适用于全家每一个人,不能只针对孩子。真正能够影响别人的还是要以身作则,孩子看你怎么做,并不是看你怎么说。针对女孩子迷恋社交网络,我自己还有一点看法。记得在文学城上看到说,女孩子如果在家里没有感受到足够的爱,很容易早恋。我觉得“富养女”应该是精神上的富养,多给女儿关爱,可能会使她少迷恋外界的浮华。
看电影之前,学区给每家发了一页纸,上面有一些在家可行的建议:
- 卧室里面不可以有任何屏幕电器。我们家所有的娱乐电器都不允许带到楼上,必须在楼下玩儿,作业也在楼下写,这是两年前朋友建议的。他们曾经也在楼上卧室里写作业,我发现他们有时候看录像,很晚才写作业。搬到楼下以来,尽管年级升高,学业加重,他们睡的反而没有那么晚了。
- 不要一心多用。这个是我看完了这个电影以后,跟他们讲了这些实例、道理,孩子好像听进去了一些。
- 吃饭的时候不可以玩任何屏幕电器,面对面聊天,增进亲情。
- 开车的时候都要把手机放下。据说,有一半的孩子看到父母亲一边开车,一边打字发短信。
帮助孩子建立自我控制力:
- 多鼓励孩子做正确的事。当孩子专注做作业的时候,父母亲可以走过去给他们一些关注,让他们知道,父母亲看到他们认真学习,心里很安慰。书上说表扬和惩罚的长期效果都不好,都是有条件的行为。最好的是让孩子知道我们一直在关注着他们,关心着他们。时常询问他们自己的感受,让他们自己对自己满意,建立自豪感。
- 实在控制不住,就把这些屏幕电器放到看不见的地方,看不到的时候就少被诱惑。
- 和孩子多多交流,探讨这些高科技产品对生活的影响,他们为什么喜欢这些产品?这些产品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可以和孩子们一起探讨下面的问题:
- 你知道在美国孩子们平均每天花多长时间看屏幕?据说是每天六个半小时,还不包括学校学习和做作业。
- 你觉得自己每星期花了多少时间在屏幕上?
- 影片中说,小老鼠如果受到屏幕的刺激太久,他们的大脑会分配少量的脑细胞用来学习和记忆。你觉得这个对人会不会也是一样的效果?
- 暴力游戏会不会让人变得更暴力?
- 你有没有觉得有人在用屏幕来试图回避面对面的交流?社交网络里面的言论,你会当面说出来吗?
需要更多、更详细的信息,请参考:https://www.screenagersmovie.com/
我当时没有能说服孩子们和我一起去看,回来便罗哩叭嗦和他们讲了一通。跟孩子们讲的时候,要尽量多讲述细节,过程、结论、原因都要讲,然后一起探讨可行性建议,尊重他们的想法,不能只是父母说了算。态度要平和,一旦有人产生了情绪,赶紧停下来,过后再续谈。
时代变了,高科技产品给父母带来全新的挑战。儿子从小玩游戏,最初是我说了算,后来规定周末两小时,然后平时也可以玩半个小时,到每天不要超过一个半小时,最后到五年级下学期,我是彻底放手,让他自己掌控玩的时间。一直到六年级,儿子基本上业余时间都在玩游戏,六年级末州考,英语五十几分(数学99),我这心里可是惴惴不安,咬着牙坚持,一直在边上守望。读书上网看到什么道理、实例,就和他叨念几句,但不掌控、努力不期望,而且还得时常表示“关爱”,剥个橘子,削个苹果,提醒他该站起来休息休息了。三年啦,虽然游戏仍然在打,视频仍然在看,但学校成绩开始回升,今年我终于开始试着在心里放下,不像以前那么担忧了。
玩游戏、上社交网络,不是不可以,但要明白利弊,掌控自己的行为,而不是被掌控。
大家共勉!
具体操作总结:
如果你家孩子对游戏和社交网络没有那么着迷,没有成瘾的话,恭喜!你现在可以什么都不做,只是脑子里面有这么个概念--玩游戏可能上瘾--就好了,只要孩子还在主动、自觉地做自己该做的事,玩点儿游戏轻松一下也无妨。
对于两三岁的小孩子,由于玩游戏已经非常普遍,他们已经能够看到朋友玩儿,自然也会跟父母亲要。父母亲可以给一定的控制,比如说规定只可以玩半个小时,或一次最多不要超过一个小时。
朋友在群里发了美国小儿科医生协会的建议:
- 18个月以下的小孩不要观看任何屏幕。屏幕的光和声音会过度刺激18月一下的小孩,影响睡眠和大脑发育。和小老鼠的例子相似哟!
- 2~5岁最多每天1小时。2~5岁的小孩分不清屏幕里情节是真是假,所以要给就给他们年龄适合的游戏或节目,打打杀杀的就免了。
- 6岁以上家长协助使用和控制。好的app可以用来学习,创造,不好的可能会能带来各种危险,家长要小心,帮助孩子分辨和管理。
小孩子还没有时间概念,我建议用闹铃设定玩的时间。闹铃叮当一响,父母走过去,陪他们打完最后的游戏,然后放下,慢慢形成条件反射,养成习惯。这个完全可以从2岁就开始。
刚刚从游戏上下来,孩子情绪可能低落,给他们一个拥抱,最好再陪他做点儿他喜欢的事来分散注意力,比如去公园、、吃水果,哪怕是吃冰激凌也行。注意不要用同样的方法,也不需要每次都这样。要养成的条件反射是 “闹铃响,游戏停”,而不是“游戏停,妈妈爱”。我们要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不是依靠父母。
孩子尽管还小,也能听得懂你的话,道理要一直讲。比如我们可以给他们讲文章中小白鼠的试验,然后问问孩子,“你想要变笨吗?”不要强调“比别人笨”,不要做太多比较,除非跟自己比。
这个试验是不是很准确?针对控制孩子游戏来说,我不是特别在乎。因为小孩子还小,我们得控制一些,对我来说,善意地骗骗也无妨。何况很多大人都认为这个试验有一定道理,否则就不会放到影片里了。
还有那个男孩子打游戏,从大学里面逃出来,最后去戒瘾所,这个故事也可以讲,顺便把酒、烟、毒品都讲了。这种本来就是不好的东西,我觉得越早让孩子知道越好。对了,我家没有人抽烟酗酒。
对七、八、九岁、十多岁的孩子,时间控制上可以松一些,我在文中有我对儿子玩游戏掌控的描述。到了这个年龄就可以讲述上瘾的原因了,讲讲多巴胺的对大脑的刺激与和人的感受,还有由于上计算机、玩游戏社交网络而导致学习成绩的差异,一心多用的试验和结果,这些他们都可以有一定的理解。
针对玩暴力游戏会不会导致孩子有暴力倾向,也可以跟他们探讨一下,问问他们的想法,问问他们自己玩了游戏以后觉得哪些东西可以用在生活学习当中?
总而言之,不是不让他们玩儿,而是让他们理解玩游戏会产生的问题,让他们思考玩游戏的目的和感受,让他们自己去审视自己玩游戏的这个行为到底是有什么样的后果。
针对文章中的家庭建议,父母可以直接跟孩子说,“我看了一篇文章,觉得里面讲的挺有道理的,所以我想改变一下现在的做法,采用一些新的按规定,先试一段时间,看看效果。” 话要尽量低调,语气不要太严肃。
种种这些都需要花时间,但又不需要花太多时间。我都是在吃饭、刷牙、开车接送孩子的时候“无意闲聊”,短短几分钟、十几分钟,聊一聊就足够了。
想当年,我想要控制儿子玩游戏,但又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法,便一直悬着。偶然听一个妈妈说:“我家孩子只能周末玩两小时。” 我觉得不错,马上在家里执行。
孩子大点儿了,不再砍瓜、切菜、杀僵尸。游戏复杂,需要更长的时间玩,似乎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于是这个规矩就逐渐放开了。但也不能由着性让他们玩得没有节制呀!看到儿子偷偷在卧室玩游戏到很晚才睡,为了维护的亲子关系,我不想直接撕破脸,又不知道该怎么做,便又悬着。有时候我会故作关心的样子去查房,进去之前还得可以弄出很大的声响,慢慢转门把手,给他时间收起手机。
两年前,又听一个妈妈说,她家规定,任何小电器不可以上楼,大人小孩都一样。于是我又赶紧采纳,效果甚佳,而且以身作则、名正言顺。
希望寻求具体操作的父母能从中找到一二。
新开始的微信公共号,有兴趣的可以长按二维码关注。现在还没有回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