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19我的一帖内幕—终于暴光了。

2017-12-19我的一帖内幕—终于暴光了。

( 视觉中国…南方“雄安”大亚湾,潜力太可怕!)

南方雄安“深莞惠经济圈”

广东新招聚力共赢:打造深莞惠经济圈协同发展试验区

近日,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在一次联席会议上提出,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规划建设一个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促进三地协同发展。

当地区域经济观察人士分析,深圳将参与分成该试验区的生产总值和税收的增量部分,这意味着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的模式将不等同于由深圳全面主导的深汕合作模式。此外,深莞惠合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过去的经济合作区到深莞惠都市圈的区域全面合作。

深圳将按比例分成增量部分

4月21日,深莞惠经济圈(3+2)党政主要领导第十一次联席会议在河源市召开,深圳、东莞、惠州、汕尾、河源五市党政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共聚一堂,共同谋划区域一体化新发展。

为进一步促进深莞惠三地协同发展,助推珠三角打造世界级城市群,上述会议提出在深莞惠经济圈(3+2)合作机制上,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推动在东莞、惠州邻近深圳地区划出一定区域,规划建设跨行政边界的功能协调、产业互补、成果共享的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存量归当地所有,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协商基础上按比例分成,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接下来,深圳、东莞、惠州将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机制、合作模式,明确试验区选址、发展定位、空间布局、主导产业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上述会议提出要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城市经济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宋丁对第一记者分析,参照深汕特别合作区有关做法并不等同于采用深汕特别合作区模式。“打造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是三地政府在联席会议上的意向性说法,并没有进入到政策的规范程序,仅相当于提了个建议。而深汕特别合作区是广东省政府已经做出的决定。”

他补充道:“深汕模式的核心是深圳主管合作区,汕尾市配合,合作区4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交给深圳主管,该区域的发展列入深圳市国民经济规划。”

而此次,三地联席会议上提出,试验区地区生产总值、税收存量归当地所有,增量部分由三地政府在协商基础上按比例分成,提升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宋丁认为,这意味着深圳只是分享该区域增值的部分。“比如说,如果试验区今年的生产总值是100万元(人民币,下同),明年的生产总值是110万元,那么其中100万元就是存量,10万元就是增量。深圳能参与按比例分成的只是10万元这部分”。

由经济合作区到都市圈的区域全面合作

无论如何,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的提出,意味着三地合作将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新经济研究所执行所长曹钟雄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深莞惠的合作最早始于珠三角规划纲要,从概念到行动,基本已经走过十年的时间。

具体来说,深莞惠的合作是从初期的环境治理,到基础设施对接等逐步过渡,到今天提出要发展成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试验区的提出,标志着深莞惠合作由过去的经济合作区逐步演变成深莞惠都市圈的区域全面合作。

深莞惠区域协同发展试验区的由来和合作动力是什么? 曹钟雄说,首先是粤港澳大湾区的在次区域方面的深度合作和时间。中央层面将粤港澳大湾区纳入国家战略,为深莞惠的合作打开了政策通道。其次,深莞惠三地都逐步由过去各自的开放区、高新区、城市中心区的开发转向城市边缘区域的开发。三地的经济势能均到了一定高度,特别是深圳和东莞,具备了辐射带动全域开发的实力。

深圳要成为全球城市这一战略定位也促成了试验区的推出。曹钟雄说:“深圳要位居全球城市前列,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拓展都市经济的腹地,也需要城市群作支撑。没有世界级的城市群,就没有世界级的城市。

未来,深莞惠需要如何合作,以推动试验区的发展?对于三地的发展又将带来哪些影响?曹钟雄认为,首先要在产业上建立产业梯度,避免过去的单打独斗。三地需要形成各自的产业特色,具体来说就是,深圳更应聚焦科技创新,东莞需要在科技转化和创新合作方面进行发力,惠州则需要在协同创新、加强科技转换和应用、发力智能制造等方面为深莞惠城市群向更大经济圈层和城市圈层集聚势能。

曹钟雄补充道:“三地需要在更高层面、更广纬度去加强合作,形成合力,集聚世界级的科技、产业和城市基础设施。未来,在深莞惠可能会形成若干个合作型城市。但也需要注意的是,三地需要真正的同心协力,在试验区聚三地之力引进和布局超大的、更大的产业平台和重大项目。”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