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林校长的三问三答

打印 被阅读次数

三问三答
一. 应该不应该读错?
非常遗憾,林校长一瞬间的错误被现代技术设备捕捉了下来,酿成世界瞩目的轩然大波。

中国汉字的读音复杂了点,我们每个人一生的成长过程中都难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读错字。好事者几天来编排了不同版本的"校长需知”,罗列了不少容易读错的字,有成语,有地名,有姓氏。细细读一读,能拿满分者,应该是鲜有其人。

鹄这个字不是个常用字。它有三种意思,三个不同的读音,读胡音,读古音,读鹤音,偏偏不读浩音。当这个字出现在"鸿鹄之志"这个成语中,它只能读胡音。字有点偏,但这个成语一点也不偏, 尤其对教育工作者。

应该不该读错?对于任何一个在中国接受教育的高级知识分子来说,这个是基础知识,是不应该错的。对于一个在高校工作的高级知识分子来说,就更不应该错了。对于这位在重庆、浙江和北京三所大学担任校主要领导的林先生来说,错的实在是离谱了。这句话,学生们说,老师们说,广播电视里说,习大大也说,难道林校长听不到吗?我们也可以推测,林校长任校领导多年,绝不是第一次说这句话,不是第一次说错。以前在小规模的范围内一定说过,他的秘书们干嘛去了,不能告诉他一声?

 

看来林先生可能是位作风相当硬朗的领导干部。


也许有人会说他是化学家,文字上弱一点情有可原。是的,我们不应该苛求理科出身的大学校长们一定要知道“将进酒”中的“将”字读“羌”音,六安市读“lu”(音陆)安,不读liu (音溜)安。但“鸿鹄之志”和“莘莘学子”是在他这位大学校长业务范围内的常用语, 更何况是北大校长!

 
二. 他的道歉能不能被接受?
好吧,虽然不该读错,错了,道个歉吧。应该说林先生是有勇气的,其个性也非常鲜明。

 

坦白地说,当我读到网上传来他的道歉信时,我的第一个反应是不相信是真的。有学校同事告诉我从北大内部证实了其真实性。这真不该是一位学者,一位教育家写的道歉信。Again, 他的秘书们,副手们哪儿去了?

 

文革已过去四十多年了,林先生把自己的错误归罪于文革,其行为不像是个学者,而是个犯了错误的小学生。“国家不幸诗家幸”。作为林先生同时代的人,我们都知道文革从另一个角度,促进了那个时代有志青年对文学和中国文字的热爱。林先生同乡高密人莫言,不也是那个时代铸就的吗?

 

他说“你们的校长并不是个完美的人……”,使我想起89年那场运动后不久,一个叫吾尔开希的毛头小子,说的几乎是一样的话。悲夫,有谁把你看成是个完美的人?别糟蹋了北大学子们的智慧层次!


更不能接受的是:“焦虑和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 林先生自我标榜当年读的滚瓜烂熟的”矛盾论“”实践论“的知识那儿去了?古往今来的中外知识分子最大的乐趣不就是质疑和焦虑,从而”问天“吗?

我三天前写了首七绝小诗,末尾两句是:“价值”出尔纯”功利“,学正惊呼祭酒瞠。林先生的话震惊了今天北大的教授群,也震惊了坟墓中他的前任,国子监的祭酒们。


三. 何去何从?

这要看林先生怎么定位自己了。

 

如果他定位自己是个知识分子,那么,自己应该辞去校长职务,回去继续当教授,搞他的“实用主义“的科研。 即便是古往今来的官僚知识分子,引咎辞职并不失为智举。

 

如果他是个纯粹的官僚,根本就不是个知识分子,那么,为了北大的教授们和学子们,请““乾隆大帝”下一道“圣旨”,把他贬到江南作判通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