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谈根雕与欣赏一个象形木疙瘩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淘到一个木疙瘩,有完整的山形,上面有峰和沟壑。细细观赏、木疙瘩有两处布滿了绉纹(见照片),就象老年人脖子上的绉纹那样,在告诉人们它的年代久远。








更妙的是,这个木疙瘩象一头大象,主要是有大象的头部轮廓。但仅仅有一点点象、缺大象的眼睛和鼻子、形似而已。


 


这就象人们在石灰岩溶洞中参观,在彩色灯光的照射下,导游吆喝道:这个象狮子、那处象乌龟!于是大家都点称“是有些象!”过一会儿,有人会说,越看越象!其实,这是心理学的暗示原理在起作用。当然,人们乐于接受这样的心理暗示,可以获得一种游玩中的惊喜。大概欣赏树根木疙瘩也是如此。


 


在欣赏木疙瘩的同时,还引发了我对根雕的思考。对于当前国内根雕离不开人工改动的做法,我不赞成。根雕的基础是树根,绝大多数树根不可取,要选用有形状的木疙瘩。说到欣赏树根木疙瘩,是欣赏象形美,在于似于不似之间。如果在木疙瘩上动刻刀,一定要强化木疙瘩上的某一处,恰是画蛇添足。例如,曾见过一只象吉祥鸟的树根,能有身体、尾巴和头,已属不易。只是头部不太象、多出了一个杈还是少了一只眼等。根雕爱好者就将头部雕刻成凤凰的头,但其它部位呢?无法自圆其说:一路雕刻下去,与用整块木头雕刻成的风凰无异、不能称作根雕;就这样住手,鸟头的轮廓很精确、但鸟的下面只能大体相似,上下风格不协调。我看,国内大多数工艺品店中所售的“根雕”艺术品,都有此毛病。作品经不起推敲,还浪费了宝贵的树根资源。


 


欣赏树根,可以参照观赏石的标准。在观赏石爱好者中,有一个明确的规则:石头上不能动刀,只能欣赏它的原始形态,并以此为贵。道理很简单,如果因为观赏石的某一部位不如人意、就去人工改动,最后就没有了天然观赏石的欣赏边界:既然此处可以人工改动、其它地方也可以,也就不需要那千万年才形成的风化层。如果承认人工改动,那就不如直接去观赏石雕艺术品吧!而观赏石雕艺术品是欣赏的工艺水准和所用材料的珍贵与否,与欣赏天然观赏石是两码事情!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