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娃系列里,我已经谈过了,
当时写完了,觉得自己特牛,想得特透!最近跟朋友聊天,让我又重新思考到底应该怎么养育孩子?
朋友有个姐姐非常漂亮,小的时候走在街上,不仅回头率高,甚至不少人主动与她合影留念。现在是年近半百,家人、朋友都觉得她非常自私,说她不为别人着想,只是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保持自己的外在形象。
朋友还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妹妹,人们会不自觉地照顾她。团体活动,出去爬山,有人会主动把她扛在肩上。现在也是人到中年,仍旧在寻求真爱,希望能找到一个全权照顾自己的人。交往过几个非常有责任心、经济条件相当不错的人,但最终都不了了之。(这姐妹俩年轻时都结过婚,有孩子,现在都是单身。)
“推,100%失败;不推,50%成功。”
朋友兄弟姐妹十来个,爸爸忙工作,妈妈忙这十多个人衣食,没精力去管他们,孩子们屋里院外天生天养,嬉笑打闹、自娱自乐。 按照他们家的数据,基本上是1/3成功,1/3失败,1/3是普通人。这50%成功,还是有一定准确性的。(这里的“成功”是指自食其力,并有能力照顾父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给亲人提供适当经济资助。“失败”是指经济上比较拮据,没有能力完全独立照顾自己和家人。)
我也不清楚怎么“推”、怎么“管”,基本上就指望这50%。(重复一下“管”的定义:任何让人不开心、不高兴、不满意的语言或行动,都是“管”。)不过我看到过文章,讲述那种孩子多、但每个孩子也都很出色的家庭 ,比如交通部长赵小兰姐妹六个,还有某个韩裔家庭的四个孩子(记不清具体细节了)...... 我也想要把这个50%的成功率往上拉拉。这两个姐妹的故事给了我一点启迪,让我重新思考“无为之治”和“中庸之道”。(这两个词的意思我不去考究,网上无数。我只分享一下我简化后的理解和应用。)
无为之治
对我来说,“无为之治”就是不管,相信孩子的能力,尊重孩子的决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试、去学习、去探索、去发现......这是我以前文章里一惯主张的观点。
比如这个朋友,没有姐姐漂亮,没有妹妹可爱,几个兄弟调皮生事不断,所以她一直是属于被家庭和外界忽略的“普通人”,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老子的“无为之治”。恰好她又是一个非常有责任心的人(也可能是没人管,只能自己负责),成长过程中的磕磕碰碰基本上都是自己找办法解决。不仅如此,还要照应其余的兄弟姐妹,练就很强的生活本领。
父母可以“无为”,但是我们生活在群体社会中,环境可以“有为”。一个陌生人的偶然行为不能影响多少,但当越来越多的陌生人对同一个人做同一件事时,影响力很可能就大了。一旦发现“无为之治”被破坏,父母要赶紧跳起来维持“中庸之道”。
中庸之道
我理解的“中庸之道”就是说说左右、聊聊好坏,具体分析利弊,但对事件本身保持中立的态度。
比如对姐姐,可以用类似的提醒:“你的确是很漂亮,很引人注目,我也喜欢,其实人人都喜欢美好漂亮!不过靠单纯的靠外表来得到赢得别人的好感,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毕竟人人都会衰老,内在修养和自立能力,也是必须的。”
对妹妹也是:“别人对你好,那是别人的善良,但是我们自己不能养成依赖别人的习惯。求人不如求己,靠人不如靠己。独立,才能有自由!”
这些提醒的话题,不需要太早说。但到了8、9岁,特别是青春期的时候,我觉得应该要开始了。说的时候如果能有一些具体的例子,可能效果会更好,更有说服力。
但是这里一定、一定、一定要注意的是,我们只是提醒,不责备,不抱怨,千万不要让孩子听了而不开心。别人夸奖,孩子得到的是快乐。父母的反面观点,如果搞得孩子不高兴,那么数学里的“负负得正”就开始起作用了--本来想要走“中庸之道”的平衡行为,反而和别人的夸奖、关注起了同一个作用,都成为鼓励这个观点和行为的动力了。
我觉得“无为之治”其实也是中庸的一种,没有褒贬,父母省心省力。“无为之治”被打乱破坏掉了,只好用“中庸之道”来弥补,父母就需要花些心思了。
为什么需要“无为之治” 或 “中庸之道” 呢?
我们在《养娃(6) -人的衍生软件》里说过,人有“向善倾向”。得知这姐妹俩的故事后,我不得不修正一下以前的观点,应该是:人有“向上趋势”,追求极致。结合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人活着,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可能会比较好理解些。
当在一个人的某个特质得到别人的赞扬和奖励时,我们会开心、会快乐。正是因为这个特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和愉悦的心情,我们会特别注意去维护它,去发扬光大、走向极致,换回更大的利益和更多的快乐。
这个在漂亮姐姐身上表现得极为明显,经常被别人夸漂亮,自己很容易变得在乎外表,毕竟我们都喜欢听好话。在妹妹的身上,似乎没有这么好理解,我需要借助些猜测,不一定准确。小妹妹很可爱,会被别人照顾,但可爱的形象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渐渐削弱。不过弱者比较容易得到大家的同情和帮助,我觉得妹妹有可能偏斜到这条路上,自己定位楚楚可怜,来博得大家的关爱。久而久之,事儿做得少,真的就弱了,养成依赖人的习惯。小时候常听姥姥说:“人,越待越懒,越吃越馋。” 好像也是类似的情形。
表扬、奖励,培养孩子积极向上追求是好事儿。但凡事过犹不及,如果过度强调,无止境地追求,不照顾自己的身体、不考虑家人的意愿、不在乎朋友的利益,可能就物极必反了。做事也要做人。
我在子女教育的书里也看到过类似“无为之治” 或 “中庸之道” 的观点。《The gift of failure》里的作者就说过,抱怨责备不好,其实奖励也不会有很好的长期效果。Alfie Kohn 在 《Unconditional parenting》里面也讲,惩罚和奖励都是“有条件养育”,都是不可取的,要把惩罚和奖励都拿掉,让孩子们慢慢体会学习生活中的乐趣。
我家俩娃都是普通娃,更不喜欢引人注目,本可以“无为之治”。可现代高科技,网络这么发达,想得到点儿关注,不过就在手指之间;游戏五花八门,很容易引起贪欲而成瘾。环境的“有为”,无所不在。多和孩子交流看法,多询问他们的感受,努力平衡外界影响,小心些,别离“中庸之道”太远!《养儿育女:游戏和社交网络对孩子的影响 - Screenagers》
纯属点点滴滴生活中的个人体会。
任何观点都只有一半是对的,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
任何观点都只有一半是对的,我写写、你看看、挑着信、试着用。
有兴趣请关注我的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