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崛起——过去七年全球各国经济实力变化趋势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国家的崛起——过去七年全球各国经济实力变化趋势

宁南山

在深圳搬砖的中产阶级10小时前

我们的世界正在走向马太效应,世界的力量正在向少数大国集中。

我从IMF数据库下载的当前美元汇率GDP总量

按照现价美元计算,全球有统计数据的190个国家和地区,2017年的GDP总量比2010年增加了21.176%(均为名义值比较,下同)。

GDP总量从65.900237万亿美元增加到79.855231万亿美元, 增加了13.955万亿美元。

我们再把2017年的全球GDP总量15强拿出来看,制作了下图。

为什么是全球GDP总量15强呢,因为这15个国家的经济总量为60.336万亿美元,占全球的75.56%,光是人口过亿的国家,里面就有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墨西哥,巴西六个。

500

从2010年到2017年,全球经济15强里面,经济实力相对增幅最大的五个国家,分别是

中国:98.07%

印度:52.87%

韩国:40.46%

美国:29.58%

澳大利亚:10.4%

我们可以看到,澳大利亚虽然排在第五,但是七年仅仅10.4%的增幅,显著的不如中国,印度,韩国和美国。中印韩美是全球主要国家里面增长最快的,这也是和我们对全球经济发展的感知高度吻合的。

我们可以看到,这四个国家在过去的7年98.07%,52.87%,40.46%,29.58%的增幅,均显著的超过全球平均21.176%的增幅,也就是经济体量占全球的比重都在上升。

这里面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美国,在全球体量最大的情况下,居然还能实现GDP总量增幅快于全球经济平均水平,美国经济总量的全球优势还在进一步上升。

所以说如果没有中国的存在,那么美国的感觉是“无敌是多么的寂寞”。

实际上,中美韩印2010年经济总量23.8337万亿美元,占全球为36.17%;

到2017年,中美韩印四国经济总量变为35.555万亿美元,占全球上升为44.52%。

当然,这里面韩国的体量最小,但是说体量小,其实韩国2017年GDP也已经排全球第11位了,而2010年是第14位,实际上韩国的前面就是加拿大,西班牙和巴西。

加拿大GDP和韩国非常接近,西班牙和巴西则是两个完全的失败国家,因此韩国十年后超过三个国家中的至少一两个概率很大,因此韩国经济排名还会继续上升。

那么全球经济15强里面,2010年-2017年哪些国家经济实力退步最大呢?

退步最大的就是日本,降幅高达14.53%,

然后是南欧的两个笨猪国家:意大利下降8.97%,西班牙下降8.37%

之后是两个金砖国家:巴西下降6.93%,俄罗斯下降6.78%

法国人干了七年,经济实力也是退步的,下降了2.56%

倒是英国和德国继续成为欧洲的发动机:英国增长了7.41%,德国增长了7.65%

我们再来看看绝对实力的变化,也就是2017年的经济总量比2010年增加了多少:

中国绝对经济实力增加最多为5.949万亿美元,占全球42.63%

第二是美国,增加4.427万亿美元,占全球31.72%

第三印度,增加0.903万亿美元,占全球6.47%

第四韩国,增加0.443万亿美元,占全球3.17%

第五德国,增加0.262万亿美元,占全球1.88%

第六英国,增加0.181万亿美元,占全球1.3%

而法国,意大利,西班牙三个南欧国家经济总量都是下降的。

日本就更不用说了,经济总量下降8280亿美元,是全球经济20强中退步最大的。

从2010年-2017年,全球经济总量增加的部分,

中美韩印四国的经济增量占了全球经济增量的83.99%,如果加上英德,就是87.17%

所以说全世界新增的财富哪里最多?中国,美国,印度,韩国四个国家。

也就是说,如果地球是公司,有190个员工(有统计数据的,有的国家无统计数据比如在打仗的叙利亚),那么过去的七年,公司给员工涨薪100元的话,其中有84元被中国,美国,印度和韩国四个员工瓜分。

印度的印度制造计划

人口带来的巨大市场,只要加以利用,并且方法得当就能够形成巨大的规模优势,迫使制造业向印度转移。2014年9月,印度莫迪政府提出“印度制造”(Make in India)计划。确定了汽车、汽车零部件、航空、化工、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25个重点产业。印度将使用各种手段将制造业向印度本土转移。

应该说莫迪政府在印度的出现,开启了印度激活规模优势的道路。

以手机为例,印度一年之内三次提高手机整机进口关税

我感觉印度可能是参考了东亚的电子产业链崛起之路。使用关税武器,逼迫各大手机厂家以及手机零部件企业在印度设厂。

2017年2月,印度宣布对进口手机征收10%的进口关税

2017年12月16日,印度政府将手机进口关税由10%提升到15%,

而在短短的一个多月之后,2018年2月2日,印度政府再次宣布,将手机进口关税提升到20%

在仅仅一年的时间内,进口手机的成本上升了20%,这给各大手机巨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得不开始考虑在印度建厂的计划。

小米和三星手机的印度制造

印度对手机为核心的电子产品施加关税,小米和三星对在印度建厂无疑肯定是最积极的,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这两家是印度最大的两个手机品牌,市场竞争非常激烈。

目前来看,小米在和三星的对决中在不断占据优势,根据Canalys的数据,小米科技在 2017 年第四季度首次超越三星,在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占比第一,印度的《经济时报》甚至还在头版使用了“第一”两个汉字来报道小米在印度的崛起。

500

500

而到2018年第二季度,小米在印度智能机市场份额已大幅提升到29.7%,单季度出货量超过1000万台,同比增长107.6%,依旧排名第一。

而前四名是小米(29.7%),三星(23.9%),VIVO(12.6%),OPPO(7.6%)。

小米+三星占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份额的超过50%,无怪乎他们对在印度设厂非常积极。

我们也可以看到印度市场的超级潜力,

2017年第二季度印度全国卖了2800万部智能手机,

到今年第二季度就变成了3350万台,增长高达19.64%,这充分说明了印度人民消费能力的进步。

而印度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随着印度经济的不断发展,印度人必然会对更贵更高级的手机产生购买需求,这真的是一块巨大的金矿。

500

小米可以说是最早响应2014年的印度制造计划的外国电子品牌公司,在2015年小米就在印度建立了手机工厂,当然是和富士康合作生产,说白了就是利用富士康在印度的工厂。

同时2017年随着印度开始征收10%的手机关税,

又在印度建立了第二家手机工厂,以及一家移动电源工厂。

而随着印度在2017年底和2018年2月两次提高手机进口关税到了20%,

小米迅速的做出了反应,在2018年4月9日宣布在印度新建立三家手机工厂,同时在2017年建立的移动电源工厂也开始进行手机制造。

这样小米就将在印度有六家手机制造工厂,这些工厂都是和富士康合作设立。

到目前为止,在印度市场销售的小米手机,已经95%以上是印度制造。

同时小米也在深化印度制造的技术水平,在2018年4月宣布建立三家新手机工厂的同一天,小米同时宣布和富士康合作在印度建立PCBA组装工厂,计划到2018年第三季度末尾,小米手机的PCBA(也就是表面贴装了电子元件的电路板)100%印度组装生产。

这样计算的话,如果今年小米在印度销售4000万台手机,那么意味着小米在印度也生产了4000万台智能手机,这是非常大的产能了,当然大部分还是红米。

不过相对于小米,三星在印度的产能显然更大。

2018年7月9日,据路透社报道,韩国科技企业三星电子宣布印度新工厂建成,并称其为世界最大的手机制造工厂,该工厂位于印度新德里郊区的诺伊达(Noida),占地面积32英亩。

三星早在1996年就建立了这个工厂,用于制造手机、冰箱和电视机。

随着印度对手机需求量的不断上升,2017年三星宣布对工厂进行扩建,投资492亿卢比(约合7.17亿美元),工厂现在建成后,手机产量提高了一倍,

从每年6800万部至每年1.2亿部。不管是印度人还是韩国人都非常重视这个中国以外全球最大的手机工厂,7月9日当天,印度总理莫迪和韩国总统文在寅出席了工厂竣工仪式。

不过三星的这1.2亿部手机产量,大部分还是功能手机,因为三星的智能手机在印度的销量,今年预计也就是3000多万台,因此印度人目前大部分还是购买的三星手机还是功能手机,下图是三星的印度工厂。

500

500

印度的野心不只是手机整机制造

2018年2月1日,印度财政部公布的“2018年中央财政预算案”中,为了进一步推动“印度制造”计划,对进口关税税率进行大幅调整,并于2018 年2月2日正式生效。

500

印度重点对以下方面进行关税保护和推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印度对制造业发展的态度:

1:以手机为核心的电子制造业

除了把手机整机进口关税提高到20%以外,

把锂电池的关税从10%提高到20%,把手机零配件比如充电器和适配器,耳机和麦克风,GSM天线的关税从10%提高到15%等。

除了手机和手机零部件,印度人没有忘记电视机,把液晶电视,OLED电视,LED电视的进口关税也从7.5%-10%上调到15%

手机和电视机,成为了印度人突破电子制造工业的突破口。

2:劳动密集型产业大力征收关税。

将太阳镜,风筝,钟表,部分家具(床垫等),鞋子,靴子,护腿的进口关税从10%提高到20%,蜡烛的关税从10%提高到25%,首饰的进口关税也提高到20%,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印度制造比例。

3:汽车产业

将包括发动机在内的汽车零部件的进口关税从7.5%-10%上调至15%,将全散件进口的汽车关税提高到15%,将汽车整车的进口关税提高到25%。

除了汽车,印度人又盯上了摩托车,同样的将摩托车零部件和散件进口的摩托车关税从10%提高到了15%

除了电子制造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汽车产业之外,印度还将部分塑料和橡胶制品的进口关税上调至15%,包括公共汽车和卡车轮胎等。还有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的太阳能面板制造业,在这份预算案之前,印度已经从2018年1月开始对进口太阳能面板和部件征收高达70%的进口关税,主要就是针对中国,因为中国垄断了全球绝大部分光伏组件的生产制造。

印度现在也是全球除中国以外最大的光伏组件制造国之一,用70%的关税将中国制造排除在外,显然是想先让印度制造的光伏板占领本土市场。

实际上,印度在2017年是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仅次于中国和美国,因此印度庞大的本土市场能够为本土制造商提供大量的市场空间。

除了针对各项产品的单独关税提高以外,印度政府这项关税进口法案里面,

还有关键的一条:对所有进口产品征收10%的社会福利进口附加税

以手机为例,进口基本关税为20%,加上10%的社会福利进口附加税,那么就是30%,实际上这还不只,印度在国内的增值税对进口和本土制造税率也不一样,这进一步刺激了制造企业选择在印度生产。

印度在2018年2月作出的关税调整,谁受影响最大?当然是中国

因为中国从2016年起就取代美国成为印度第一大贸易伙伴,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17年双边贸易同比增长了18.63%,金额为844.4亿美金,首次突破800亿美元,印度对中国逆差为517.5亿美元,中国是印度的第一大进口逆差来源。

印度在2018年的关税调整,可以某种意义上就是为制衡中国制造而打造。

印度的手机整机和零部件关税政策给小米带来很大的压力,尤其是除了手机整机,连零部件关税也大幅上调。

尽管小米的手机基本都在印度组装,但是主要零部件还是从中国进口的,2018年4月小米在印度举办了供应商投资峰会,表示希望自己的手机零部件供应商在印度设厂。

2018年8月6日,小米主要的零部件供应商之一江西合力泰(Holitech)宣布将在印度建厂,预计2019年第一季度开始在印度生产零部件。

该公司计划在印度安达拉邦蒂鲁伯蒂市建设工厂开展制造业务。

合力泰宣布的投资金额为2亿美元,该工厂占地75英亩,将在未来三年雇佣6000名员工,这也是合力泰在中国以外的第一家工厂,同时也将成为印度第一家生产摄像头模组,薄膜晶体管,电容式触摸屏模块、FPC和指纹传感器的制造商。

当然,印度安达拉邦政府也给合力泰提供了税收,土地和电力等各种补贴,这和中国对制造业企业的做法简直如出一辙。

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印度除了2018年2月的关税调整之外,而且还明确的在预算案例说明,在2018年开始对PCBA,摄像头模组,连接器提高关税,同时在2019年将进一步提升显示屏、触摸屏、保护玻璃、马达等零部件的进口关税,显然,这也必然会推动相关手机零部件供应商进入印度投资建厂。

除了在印度规模最大的小米之外,中国主要的手机公司目前都已经在印度建立工厂,2016年年底,OPPO投资15亿元人民币(约合2.16亿美元)在印度北方邦的诺伊达(GreaterNoida)建设一座工业园,其中就包括一个制造工厂。

2017年12月,OPPO进一步在该地区投资22亿人民币新建工厂。

500

OPPO预计将建立110英亩的手机制造厂,包括工厂、办公楼、员工宿舍、餐厅和娱乐场地。估计该项目的成本为220亿卢比(约22.6亿人民币)。

作为OPPO的好基友,VIVO的手机工厂也设置在这里。

目前vivo在当地的工厂能月产100万台,年产量大约1200万台。

而OPPO的计划是达到月产量160万台,年产量2000万台,并且在接下来的3年内把产能扩大到每年5000万台。

不仅如此,根据2018年8月21日印度《经济时报》的消息,OPPO已经完成与国内主要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的谈判,将在2019年在印度建立手机零部件工厂,同样建在大诺伊达工业区。

500

不过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工厂并非一帆风顺,2017年3月,OPPO在诺伊达的工厂就发生了“传言中国经理撕掉印度国旗扔进垃圾桶”的事件,数百印度工人群起围堵工厂。

500

除了电子制造业外,印度的汽车制造业也在快速发展,目前印度已经是全球第五大汽车制造国,前五名是谁呢?中国,美国,日本,德国。

2004年,印度的汽车产量略低于118万辆,而韩国生产了312万辆。

2016年印度汽车生产同比增长8.8%,当年印度汽车生产量449万辆,超过韩国成为全球第五大汽车生产国。由于印度通过推高汽车进口关税推进印度制造,预计印度汽车产量还会继续上升。原因为印度市场很大,

据日本《日经新闻》中文网站2018年1月12日报道,2017年印度新车销量达到401万辆,超过德国跃居全球第四位。销量增长是主要国家中增速最快的。

印度在2020年将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

2017年,中国、美国、日本、印度、德国是全球前四大新车销售市场,新车销售量分别为2287万辆、1723万辆、523万辆、401万辆、38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2%、5%、10%、3%,印度10%的增速显著超过其他主要国家。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汽车制造并非全部外资,印度两大本土汽车品牌塔塔和马恒达均有相当规模的份额,并且由于市场不断扩大,两家本土公司的汽车产量也在不断增长。

以2017年1-10月为例,印度市场新车销量前五名如下:

铃木销量123.03万辆,增长17.45%

现代销量40.11万辆,增长5.49%;

本土品牌塔塔销量37.02万辆,增长3.84%

本土品牌马恒达销量32.99万辆,增长3.73%

丰田销量13.85万辆,增长14.4%。

可见印度两大本土汽车品牌也是印度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力量之一。

印度的基础设施可以说是制约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但是实际上印度的基础设施进步也很快,以最简单的发电量为例,2010年印度发电量是全球第五位,2012年印度还发生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停电事故,可见其当时电力的短缺程度,随着近年来印度政府大规模的兴建新的发电站,印度电力短缺情况在不断缓解,印度发电量到2017年已经超过俄罗斯,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中美。

我今年去了次印度新德里,发现即使在古尔冈这样的科技新城,一下雨,酒店依然会短暂的停电,而且感觉电力不足,空调一开着经常会跳闸,印度的炎热天气,没有空调简直是要命。但是我和在当地居住多年的中国人聊,都说停电情况比过去还是好多了,

国内公众目前对印度的大发展处于不太知情的态度,说起印度脑海里总是浮现出火车外挂,恒河水之类,2010年我们这样想,2013年我们这样想,2018年了我们还是这么想,而印度其实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七年里面,印度经济总量已经从2010年的世界第9位,上升到2017年的世界第6位。而且和英国几乎不相上下,今年可以说肯定超过英国,跃居世界第5位。

我们和印度人打交道,总有一种印度人不靠谱,印度人奇葩的感觉,但是这里面有很大成分是因为印度落后和贫穷带来的。

我五六年以前和一个印度的高管在新加坡见面,他说他想去商场看看,我说你是要买什么东西吗?他居然说想买个电视带回印度…..而且说的非常自然….

我完全震惊了,从新加坡买电视,然后坐国际航班带回印度?这还是个印度高管啊,简直颠覆了我的想象力,但是又一想,这是贫穷带来的印记。

印度人作为个体,只要受到良好教育,是非常优秀的。在美国的印度裔家庭收入是全美最高的,超过华裔,日裔,韩国裔。

2018年在罗马尼亚举行的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获得冠军的美国队,有四个人是华裔,两个人是印度裔。

500

500

实际上在2018年奥数上面,个人得分最高的前三名,第一名和第三名都是印度裔学生,其中第一名是代表英国参赛,获得了仅有的两个满分之一。

第三名是代表美国参赛。

500

有很多人说印度人只有在美国才混得好,比如硅谷的印度高管,因为去美国的都是印度的精英,事实上在东南亚,中东,非洲很多大型公司,一样很多高管是印度人,在非洲和中东,都有为数不少的印度移民,而且在公司担任高层岗位。

在中国,只要是做过对外贸易时间比较长的人,100%都和印度人打过交道,而且印度人商务谈判能力,是让很多国人感到头痛的。

如果让我们列印度奇葩的方面,不好的方面,我们可以列出洋洋洒洒一大堆,但是我认为我们必须要承认:

1. 印度在快速进步,过去的7年,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中国,那么印度毫无疑问是经济发展最快最成功的国家,恐怕只有越南能与之一比。除了前面提到快速增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电子制造产业,汽车产业,印度的制药业也发展的不错,在发展中国家里面属于一流水平了。2018年第二季度,印度制造业同比实际增长竟然达到了惊人的13.5%,这对印度的体量来说是惊人的数字,制造业占印度经济的比例在不断上升。

2. 印度人的很多问题,还是其贫穷落后造成的,youtube上有不少对印度街头年轻人关于种姓的采访,可以看看印度年轻人对种姓制度的态度,印度在法律层面已经废除种姓多年,我认为随着经济和教育的发展,虽然缓慢但是必将逐渐淡化。

今年上半年我去印度,直观感觉上仍然整体脏乱差,很多地方让我想起15年前,甚至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在首都新德里附近郊区,农村,能发现很多自发形成的垃圾场,大片的垃圾就丢在那里。

但是也能看到很多有意思的事情,在报纸上能够看到印度电商snapdeal(印度淘宝)的整版广告,还能看到payTM(印度支付宝)的广告。

500

实际上我在街边的印度最常见的黄绿色三轮车上面,都看到了payTM的标识,意思是车夫可以接受移动支付。我突然感觉我国一直引以为自豪的移动支付,例如路边小贩都可以微信转账,其实好像自豪程度可以稍微低一点,毕竟印度路边黝黑穿的脏兮兮的的三轮车司机现在也可以移动支付了。

我国还是要尽快搞出集成电路,搞出先进制药,搞出高端自主品牌汽车之类才好。

长期研究印度的学者毛克疾,今年去印度的时候晚上看电视,发现晚上的时候有不少电视频道在转播数学课和物理课之类,供全国的学生学习,可见其内心有向上的渴望,下图来自毛克疾。

500

500

印度这个国家,在我看来上限是比不过中国的,我始终认为印度人还是比中国人差了些东西,但是其体量在那里,如果其坚定的自我改革,即使人均只能达到中国三分之一,二分之一,也将是非常惊人的数字。

我们假设以后中国劳动生产率人均达到3万美元,印度达到1.5万美元,考虑到以后印度劳动人口超过中国,其综合经济实力在中国60%左右。

如果印度劳动生产率的上限只有中国人均的三分之一,也即是1万美元,由于劳动力数量将会大大超过我国,经济总量在我国40%-50%。

由于印度体量和规模,我国以后很难在经济实力上对其取得5:1,10:1这样的绝对优势,毕竟以后世界的竞争主要是经济。

实际上在2017年,我国经济总量:印度经济总量为4.6:1

而根据最新的数字,受到制造业带动,印度经济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速高达8%,这个就超过我国6.8%的增速了,甚至比越南上半年7.08%的增速都要快,是全球主要国家中增速第一位。

未来对印度,经济总量方面我国能够保持2:1,甚至3:1的优势,就算是不错了。

如何在未来面对经济体量庞大的印度,这也是我国将要面临的问题。

不管我们如何看不起印度,都要承认它在快速发展的事实,GDP数字可以造假,但是汽车的销量,摩托车销量,智能手机的销量,钢铁产量,进出口金额,移动支付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的繁荣,出国旅游人数上升这些数字是互相印证的。

韩国挤压了欧洲和日本的份额,但是前景上面临中国的竞争。

韩国是过去的7年全球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这背后的原因是因为韩国大量挤占了欧洲和日本公司的份额。

我们以最为典型的三星电子来看,

2010年度的三星电子总营业额为154.63万亿韩元

2017年三星电子的销售额达到239.58万亿韩元,7年增长了54.95%

当然更为惊人的是三星运营利润的增长,2010年三星电子的运营利润是17.52万亿韩元,2017年创下新高的53.65万亿韩元,是七年前的3.06倍。

根据Gartner的数据,2010年全球手机制造商份额如下:

诺基亚28.9%,三星17.6%,LG 7.1%,Research in Motion 3% 苹果2.9%,索尼爱立信2.6%。显然诺基亚,RIM, 索尼爱立信等欧美日公司合计让出了超过30%的全球份额。

同样的还有半导体,

以DRAM为例,根据DRAM eXchange的数据,2011年第一季度韩国三星(39.8%)+海力士(22.9%)全球份额为62.7%,尔必达(13.5%)、美光科技公司(11.4%)、南亚(4.2%)位居三星电子和海力士之后,依次排第3至第5位。

而到了2017年第一季度,

三星占全球DRAM市场份额的47.5%,市场份额第二的SK海力士为26.7%,两大韩厂合计达到74.2%,第三的美光份额为19.4%

可以看出日本尔必达破产退出,让出了13.5%的份额,而韩厂则上升了11.5个百分点。

不只是份额上升,存储器这个市场本身也在迅速上升,成为集成电路中份额最高的产品,去年中国从韩国进口了463.48亿美元的存储器,同比增长51.3%。

同样的还有显示面板和手机零部件等等,三星和LG在各个领域实现了对日本产品的替代,最为典型的是三星为苹果大规模供货OLED手机屏幕,这让JDI公司很受伤,同样的还有高端的手机摄像头模组等等,LG innotek摄像头成为高端手机产品主要供货商,主要是冲击了日本的份额。

在汽车领域,韩国人在过去7年也有较大进步,现代起亚加起来在2010年的销量为570万辆,而2015年合计实现776万辆,受中韩关系造成的中国市场下来下滑影响,2017年下降为725万辆。

应该说尽管现代集团这几年发展不利,但是比起7年前的水平,无疑还是上了一个台阶,2017年比2010年销量增加的155万台,已经几乎是一个吉利+一个比亚迪了。

另外就是化学领域,

2009年和2016年的全球化工50强:

2009年韩国仅有LG化学入围,排在全球第19位

而到2016年,不仅LG化学进步到全球第12位,还新入围了三家企业:

乐天化学(24位),韩华化学(39位),SK创新(46位)

韩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产业结构和中国高度重合,面临着中国的强烈竞争,

我们经常说,中国制造现在到了关键时刻,前面是发达国家的中高端产业竞争,后面是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带来的发展中国家的中低端产业转移。其实我觉得韩国也在面临这种,而且可能比我们更严峻,因为他们的后面紧追的是中国

以三星为典型,最开始三星电子其实是以家电为主,今天三星的家电业务,仅有电视机还保持世界第一的位置,三星电视销售全球。

但是总体而言,三星电子里面来自家电的利润目前仅有百分之几了。

同样的还有三星的消费电子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等,也受到中国品牌的强烈冲击,下图是从2013年到2018年第二季度的三星,苹果和华为的全球市场份额对比,最高点那条曲线就是三星,可以看从2013年的顶点一路下滑。

红色的线则是华为的全球市场份额。

500

现在三星主要依靠半导体,和设备解决方案包括原材料来提供利润,如果后面中国公司继续追上来呢?

当然韩国人不是毫无胜算,家电业中国搞了这么多年,在电视上还是无法和三星竞争,功能和智能手机我们也搞了15年以上,虽然蚕食了三星的份额,但是目前总体还是不如三星。

造船业和海工装备,尽管中国在订单的量上面超过韩国有些年了,但是总体造船业技术水平还是没有赶上韩国,尤其是高端船舶领域。

同样的还有汽车,从2001年开始算,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搞了快20年,同样也没有赶上韩国的水平。因此未来的竞争还是会很激烈,对韩国的替代不会那么快。

最后就是中国和美国了,这里就不长篇大论了,

就说几个数字:

2010-2017年这7年,全球经济增加的总量中,

?中国占全球42.63%,美国占全球31.72%

全球第三的印度只有6.47%,远远不能和中美比。

因此首先中美都在提高自己占全球经济的比重,同时继续拉大和全球其他国家的差距。其次中国在不断缩小和美国的差距。

当然由于中国在七年里面出现了刘易斯拐点,16至59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2012年到顶之后开始下降,2017年为90199万人,比上年减少了548万。

所以经济增长只能依靠劳动生产率进步了,加大对教育和科技的投入,发展中高端产业。

美国人在过去的7年,制造业增加值占GDP的比例继续下滑,但是总体幅度不大,2010年为12.2%,之后保持稳定了四五年,但从2015-2017年,从12.1%下滑到了11.6%,特朗普想搞制造业回流,其背后的原因还是美国本土的制造业占GDP比例在过去的20年呈现一直下滑的趋势。

500

上图来自华泰证券研究所。

其实我们看美国的制造业究竟强在哪里,我们就知道我们的差距还在哪里,以后我们发展哪些产业美国人感觉最痛。

2017年美国制造业增加值里面的前八大产品:

电脑和电子产品(16%)、化学产品(15%)、食品饮料烟酒(12%)、机动车及零配件(8%)、机器机械(7%)、合金产品(7%)、石化产品(5%)、其他交通设备(6%)

三个超过10%的大项:

电脑和电子产品占16%,其实说白了里面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美国的集成电路工业为主的各种半导体和例如服务器等电子产品,这也是美国的基石,英特尔,AMD,德州仪器,高通等等。集成电路对美国到底有多重要可见一斑。

另外还有诸如惠普,戴尔服务器等等IT设备制造业。

化学产品,主要是制药业为核心,美帝执全球制药业技术之牛耳,辉瑞制药全球最大,还有默沙东,强生,艾伯维,安进等等。

食品饮料烟酒占12%,这个就不提了,我国主要是品牌方面没有出现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旗下乐事),奥利奥,万宝路这样的世界级品牌

接下来是5%-10%的五项:

石化产品5%:全球化工十强的陶氏化学,杜邦,利安德巴赛尔工业等等。

机动车及零配件(8%):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及配套的零部件企业。

合成金属制造(7%):这个主要是金属加工,各种钢铁厂和金属冶炼厂,例如铝金属加工的全球前五的美铝等等。

机器机械(7%):各种生产设备,

例如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应用材料,lam research,

工程机械的卡特彼勒,

农机和林业机械的约翰迪尔(世界五百强),爱科集团等等

石油和天然气等开采设备的全球最大的制造商斯伦贝谢,哈里伯顿,贝克休斯等等。

其他交通设备(6%):波音飞机等民航飞机,小型飞机制造,以及各种子系统,零部件制造业,摩托车,造船业等等

可以说上面八大项是美国工业的核心,

除了食品饮料烟酒和合金制造我国还能勉强一比之外,

其他汽车,化工,机器机械三大项我国比美国还有很大差距。

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产品,制药业,民航客机为核心的交通设备制造,

这三大项我国目前还只能远远看着美国的尾灯。

我国国民也能从日常新闻感受到和美国的差距,

中兴事件让我们知道了集成电路领域的差距,

《我不是药神》让我们知道了国内制药业这么弱,

我们的C919还在试飞,ARJ21飞机搞了这么多年,2008年试飞,

到2018年8月24日,中国商飞公司才刚刚交付了第6架ARJ21新支线飞机,离美国还差的远。

而从前景来说,每一项我们都是有种子选手和大公司,中美的竞争,某种意义上就看这些公司能不能做起来,做到世界一流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