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过程就是一次次自我否定,自我鞭策的过程。看着一堆毫无兴趣,毫无生动内容的刻板文字,还动不动就读不懂,我很怀疑自己是不是大脑退化太快了?上次考试也不过就是几年前,再往前可是没少考试,每隔两三年就有一次。但技术类的考试不一样,只要是真的懂了其中的原理,答案不难记住。法规条文一类的考试最讨厌,没有多少可以想象的空间来加强记忆,死记似乎是唯一的方法。而年龄的不饶人恰好磨掉了死记的能力。曾几何时我没别的本事,背功炉火纯青,好像过目几遍就可以不忘。现在则不比当初了,一个生词查了几遍以后照样是生词,字典的利用率空前高效。
我也知道通过考试和将来买卖房子是两回事。考试容易通过的不等于将来会工作顺利,反之亦然。但考试过不去则什么都谈不上了,不是吗?我发现记忆远不如从前以后,仅仅靠死记硬背就玩不转了。几百道题做下来,稍微变换一下位置我就蒙了,如果不是真的明白了,只靠强记太容易出错。所以我每次尽量把题目的答案看懂,然后用自己可以理解的方法去记住。
比如Alluvion,指的是被波浪冲击以后多出来的沙地,泥滩等。而Avulsion则是波浪冲击后带走的部分,和前者意思相反。刚开始我怎么也记不住,每次遇到两个词都存在的题目就要查字典,而每次过后就忘。十几次以后我想这样总不是办法,况且这种题目不是一个两个,经常是看着相似的词分不清彼此,而随便蒙的话肯定蒙错。于是我只好自己想辙,Alluvion的第二个和第三个字母比较高,意为多出来的部分,而Avulsion第二第三个字母都凹进去,就是失去的意思了。这种笨办法最终帮我记住了这两个词。考试时没碰到,但我再也不用查字典了。
这种题目占了很小一部分,基本上和房地产没有太大关系,就是英文题。英文足够好的话就容易多了。考试时碰到一个题目,关于Principle这个词,四个答案里有一个是错的,要你找出来。这不是在考英语是什么?
按照网站上的提示,还有朋友的建议,我也一直极力在做到把几百道题来回做,直做到见题就知答案,做到每个部分100分。可我最后也没有做到这一点,我觉得这个方法有点不保险。练习题毕竟不是考题,不理解其中含义的话题目稍微变一下我就傻了,还不要说没有见过的题目。
做题烦了我就上网瞎逛,突然发现Youtube里有不少很不错的备考视频。看视频毕竟轻松多了,有老师讲,有学生反馈。我可以坐沙发上看,累了就睡过去。还可以躺着看,甚至可以只用耳朵去听。随着对这种新方法的肯定,我把网上的题只做到90分就不再碰了,何况网上的答案也有错的。视频里最好的方法就是词汇练习。一百多个常用的房地产词汇,当然是考试中会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词汇,我跟着视频里的老师一遍遍地重复,直到完全可以理解地背诵出来为止。
好的老师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可以结合某一道题讲解其历史成因。比如Fair Housing Act,看字面完全记不住,因为题目里面有太多的这个Act,那个Act,几个放在一起就糊涂了,谁有兴趣去读那些具体内容?读了也记不住。但这个Act很重要,考试一定会碰到。原来这个Act发生在马丁路德金被刺以后,和一对夫妇的公诉案有关,发生在1968年。不用说,整个故事听下来我马上就记住了。
看视频的同时我还会去读其他人的留言,太有意思了。有的人居然考了10次还没过,这得有多强大的神经啊,去经受这一次次的刺激?而且考失败了以后难道不会总结经验,等有把握了再去考?看多了以后我基本上能判断出哪个人大概可以过,哪个人估计还欠火候。当然,这种估计是没有根据的,毕竟我自己还没有考。这种一对一的网络课真的很有帮助。要不是我已经买了试题一定会去注册,然后也来一次一对一的答疑,我一定会提出一堆难题。
选择了考试的时间和地点以后就是等待和继续复习了。期间我还专门去考试的地方踩点一次,以免到时候增加找路的时间,进而增加紧张感。看到网上其他人的考前放松策略也很好玩,比如去健身房锻炼,这个我常做,没啥特殊。还比如做按摩,这个不错。还有就是看电影,让自己忘掉考试等,都很小儿科。考场策略如考试期间不要轻易改答案,自己的第一决定往往正确。事实上根本没时间做第二遍。蒙答案的时候尽量选字数多的,没把握时选All above,等等不一而足。对我而言这些都不重要,我很清楚准备期间涵盖的范围越广胜算越大,但又要控制在自己能记住大概其的范围。比如那些纯粹记日期的题目我后来干脆放弃了,实在记不住,还容易搞混。我想如果考试题出太多这种纯记忆的题目是不是也太没水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