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的秀才要考什么?-一百年前的抄本记录下来了

喜欢收藏线装古籍多年,希望能够在此找到书友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科举制度在中国延续了1300多年,是古代官员选拔的重要形式也是现在公务员的雏型。分很多级,县试,乡试和会试。县试是士子们登阶的第一步。一般要经过几场考试。内容无非四书五经。清末同治十年开始增加算术,光绪二十三年增加时务。那么都是什么题目呢?

我收藏一抄写于清末的抄本记录下来了光绪二十七年的山东省昌邑县的县试题目。此次考试分古场考试一场,正场考试三场。其中算术题目如下:设有米五百三十五石,赏与三等人,一等人二十人,二等人五十人,三等人一百一十人。一等比二等每人加七斗,二等比三等每人加五斗。问三人每人各得米若何?

注: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

 

大家看看是不是太容易啦!就是一道简单的代数题。现在人人都是秀才。

 

 

 

 

大酱风度 发表评论于
查了一下 光绪27年是1901年。庚子赔款之后,清廷开始了庚子新政,准备全面学习西方。试题策论也反映出这个潮流。
大酱风度 发表评论于
算题是一道应用题,出的很巧妙。掰手指头算了一下,27,32,39(斗)。

其实科举考试是一种非常科学而公平的方法,现在的大学考试与公务员考试实质还是这种方法。

晚清末时,从日本留学回国,好像大学毕业就封为举人。

古考场策问题外国xx院 xx何字不明。。
版刻之美 发表评论于
我们过去对科举制度的彻底的批判没有看到它在历史上的正面意义。

就像我们对我们的现在基础教育和高考的反思相仿。跟西方的教育和考察方式相比,我们的孩子们用在课本上的精力时间太多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