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马书4章9-12节
如此看来,这福是单加给那受割礼的人吗﹖不也是加给那未受割礼的人吗﹖因我们所说,亚伯拉罕的信,就算为他的义,是怎么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礼的时候呢﹖是在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呢﹖不是在受割礼的时候,乃是在未受割礼的时候。并且他受了割礼的记号,作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因信称义的印证,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作受割礼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并且按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未受割礼而信之踪迹去行的人。
有些专题会让讲道的人觉得特别为难。因为无论讲的人怎么讲,听的人还是会感到不自在。有关割礼的问题就是其中之一。不管我怎么组织我的语言,都会有人觉得听不顺耳。我必须要承认,我自己讲到割礼的内容时也会不自在,实在不知道该讲到什么程度才合适。一旦我讲得过度了,弟兄姐妹很快就会反馈给我。
其实,这个专题真的没有什么理由让我们觉得尴尬。因为首先,它是《圣经》中所记载的问题,所以它势必有让我们来查考的价值。其次,割礼本就是神所制定的礼仪。我们今天来查考这一专题是因为神在《圣经》里用了很多篇幅来讲它。
这篇讲道也有可能会让你感到不自在,因为你觉得我们不应该在教会里探讨有关性的问题。有些人就是不喜欢牧师在讲道中提及性,尽管讲道的内容与狭义的男女之间的性可能相去甚远。那些人觉得人的身体就是从头到腰而已。
但是既然神讲了这么多关于割礼的内容,它必然对神有特殊的意义。如果它对神来说意义重大,那么它必然对我们同样地意义重大。
人必须要受割礼才能得救吗?
有一个年轻人曾经找到司德曼(Ray Stedman)牧师,向他提出了一个很奇怪的要求。那个年轻人问到:“牧师,你能为我施行割礼吗?”司德曼说他听到这个问题后呆楞着眨了无数次眼睛,然后才回问那个年轻人为何会提出如此奇怪的问题。那个年轻人的回答立刻就让司德曼就安心了,他说:“因为《圣经》里讲到,你必须受割礼才能真正认识神。”于是司德曼就拿出《圣经》,给那个年轻人讲解经文的内容,让他知道不必受割礼也能够认识神。
使徒保罗也是用这段经文来处理一模一样的问题。人必须要受割礼才能得救吗?可能如今,这一点已经不再是我们的问题。但在第一世纪,这可是当时的犹太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他们的答案是“当然必须要受割礼。”而使徒保罗的回答则是“当然不是”。
一、有关割礼的教导是什么?
“这福是单加给那受割礼的人吗﹖不也是加给那未受割礼的人吗﹖”理解这几句经文的原则就是,割礼于我们的意义和它于第一世纪的犹太人的意义不尽相同。对我们而言,割礼不过是一个在婴儿出生后割去包皮的小手术。可是,对犹太人而言,割礼是一个神圣的仪式,让人能够通过这个仪式与神立约,真正地成为神的儿子。巴克莱(William Barclay)牧师说过:“对犹太人而言,身体上没有被施行过割礼的人就不被认作是犹太人,不论他的生身父母的身份如何。”他继而引用了一段传统的犹太祷告词,说到“神是值得称颂的,因为祂使祂所爱的子民从在母腹起就成圣,祂在他的肉身上施行割礼的律例典章,并用这圣约的标记来作为他们后嗣的印记。”
一个外邦人要加入犹太教,需要做三件事:1.受洗、2.献祭、3.受割礼。我们要抓住的重点就是,对犹太人而言,割礼远不只是一个仪式这么简单,它更是人与神建立真实而又鲜活的亲密关系的必经关口。
让我们更近一步去思考,为什么神当初要设立这个特别的记号给祂所拣选的犹太民族?在反复思考之后,我给出了以下的三个理由:
割礼在人的身上留下一个永久的记号。一个人割去包皮以后这部分的身体组织不会再生。割礼一旦施行完毕,它会在人身上留下永远的记号。因此,割礼可以作为一个永久的提醒,让人知道自己与神之间的神圣关系。
割礼是给予个人的私密的提醒。外人很难看到,可是自己每次换衣服的时候都能够看到身上的这个记号。不管这个犹太人身在何地,不管他所去的地方离耶路撒冷多远,不管他在异邦的文化里浸淫多久,他都有一个私密的为他特制的提醒,让他知道他首要的身份是一个属神的人。
割礼可以一直不断地提醒这个人,他有义务去履行神赋予他的责任。假如一个犹太人想要和异教的女子发生淫乱的事,他身上的记号在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提醒,让他知道自己的行为是犯罪得罪神的。在一天的生活中最私密的几个时刻,他都会记得他是谁,还有他属于谁。
难怪犹太人如此重视割礼的价值。这是神赐给他们的提醒,让他们知道自己是神的子民。
在了解了这个背景之后,再来回顾刚刚的问题,就知道它确实值得我们来思考。人必须要受割礼才能得救吗?犹太人会回答,“当然必须要受割礼。”他们完全不能接受,没有受过割礼的人居然能够被神接纳的观念。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使徒保罗是怎么说的。
二、割礼并不是救恩所必需的。
保罗这段教导的整体内容都是在讲亚伯拉罕,以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亚伯拉罕是因何得救?”保罗已经论证了亚伯拉罕是因为信心而得救——连他的反对者都不得不承认他这一论点。想当然的, 他们会争辩说连亚伯拉罕也受过了割礼,那难道不正说明割礼是救恩所必需的吗?保罗的回答就是:“因我们所说,亚伯拉罕的信,就算为他的义,是怎么算的呢﹖是在他受割礼的时候呢﹖是在他未受割礼的时候呢﹖不是在受割礼的时候,乃是在未受割礼的时候。”
一开始,我们在读这段经文的时候可能会觉得保罗的说法不合理。但是回顾《创世纪》的内容,我们就会看到保罗的论证是基于《圣经》记载的时间顺序。他是按照亚伯拉罕生命中特定事件发生的顺序来证明他的论点的。具体来讲,他要解决的问题是“到底救恩和割礼哪一个事件先发生?”答案就是,亚伯拉罕是先得救而后才受了割礼。因此割礼肯定不是救恩所必需的,因为亚伯拉罕在受割礼以前就已经得救了!
亚伯拉罕是先得救而后才受了割礼。因此割礼肯定不是救恩所必需的…因为亚伯拉罕在得救至少13年以后才受了割礼.
在《创世纪》15到17章中记录了亚伯拉罕得救和受割礼等一系列事件。我们可以看到亚伯拉罕是在86岁以前就已经得救而在99岁的时候才受了割礼。(亚伯兰又说:你没有给我儿子;那生在我家中的人就是我的后嗣。耶和华又有话对他说:这人必不成为你的后嗣;你本身所生的才成为你的后嗣。于是领他走到外边,说:你向天观看,数算众星,能数得过来吗﹖又对他说:你的后裔将要如此。亚伯兰信耶和华,耶和华就以此为他的义。…亚伯拉罕受割礼的时候年九十九岁。——创世纪15章3-6节, 创世纪17章24节)
保罗的论证非常清晰明了。因为亚伯拉罕在得救至少13年以后才受了割礼,所以割礼就必然不是救恩所必须的。
一个记号与印证
可是如果光是这样讲的话,就会有另一个问题出现需要解答。既然割礼不能让人得到救恩,那么行割礼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保罗用了两个至关重要的词汇来回答这个问题:
割礼是一个记号。记号就是用来为人指路的。我们在开车的时候看到路标就会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开才能到目的地。路标被设立在路上必然有它的用途。只要我们有明确的目的地,看到路标就知道自己走的方向是对的。同理,割礼就是神设立在犹太人身上的记号,将他们指向神。这是一个来自神的提醒,让他们知道他们是属于神的人,是神祝福的特定接受人,而且将来有一天他们要向神交账。
割礼是一个印证。一个印证可以证明一个事物的真实性或可靠性。就像是我们护照都要有签发国家的印章才会有效。同样地,当我们在文件上签字盖章的时候,这份文件就具有了法律效力。一个印证就表示,“这样事物是真实可靠的。”这是一个事物内在实质的外在表述。一样的道理,割礼就是宣告一个犹太人是全身心地敬拜事奉神的。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受了割礼,他就会一直不断地被提醒,要在生活的事事处处顺服神的旨意。
只有当外在的记号与内心中对神的顺服相应的时候,割礼才真正地具有它的价值。
我们要一定要仔细认清这一点。只有当外在的记号与内心中对神的顺服相应的时候,割礼才真正地具有它的价值。我们用正确地角度去看待这段经文,就会知道保罗并没有要辩驳割礼的有效性,他真正要批驳的是犹太人损毁了信封,丢弃了里面的信纸,只保留着毫无意义的邮戳不肯放手。
婚戒
举个例子你就会更明白。我左手的无名指上一直戴着我的婚戒,就是我妻子在婚礼上亲自戴在我手上的戒子,我从不把它摘下来。这么多年了,我只有在度蜜月的时候把它弄丢过一次。庆幸的是,后来在我们当时下榻的酒店的地毯下面找着了。
这个婚戒的意义是什么?当人们看到它时,即便他们根本不认识我,他们也会知道我是一个已婚的人。他们知不知道我的妻子是谁都没有关系。这个婚戒就是一个公开的信息,表明我是属于另一半的。我不再是一个自由的人,因为我已经把自己交给了另一半。
现在,就算我把我的婚戒摘下来了,我还是一个已婚的人,不是吗?摘下婚戒不代表我就是单身了(这一点我要所有的弟兄们牢记)。有没有戴着婚戒,我都一样是一个已婚的人。那么我为什么还要带着它?因为婚戒是一个公开的让别人能够看到的标志,表明我对我妻子的承诺。我一直戴着婚戒是因为我以我的妻子为荣,而且我想让全世界都知道我是属于另外一半的。
我们现在换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假设一个单身的人戴上了我这枚婚戒。难道他就娶了我妻子吗?当然不是。他只不过是戴着一个象征着承诺的标志而已,只是他并没有真正做出过这个承诺。
除非我们真心地做出承诺,否则婚戒就失去了它所象征的意义。没有背后的承诺,婚戒也不过就是金环银环而已。
除非我们真心地做出承诺,否则婚戒就失去了它所象征的意义。没有背后的承诺,婚戒也不过就是金环银环而已。割礼也一样,当人委身于神的时候,它就意义重大。若是人不向神委身,割礼不但毫无意义,还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凭它就能成为神的孩子,殊不知,事实却并非如此。
若是人不向神委身,割礼不但毫无意义,还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凭它就能成为神的孩子,
婴儿洗礼
我们不难看出这段经文所讲的属灵原则和应用。只有我们内心的属灵生命有所改变时,外在的仪式才会有它的价值。我认为,这就是针对婴儿洗礼的最大的争论。尽管本意是好的,但是无数人却因此误以为只要牧师曾在他们额头上撒过水,他们已经得救了。这些人和犹太人所持的立场相同,他们都相信所受的割礼而不是去相信立下割礼的那一位神。任何的宗教仪式,不管本意多好,对救恩而言都没有一丁点意义。神所要的是一颗降伏于祂的真心。
三、应用
“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
对于割礼不是救恩所必需的这一真理,保罗提出了一个应用的例子。他做了两个推理论证,每一个都是基于“父”这个字。他所提的问题是:如果亚伯拉罕在未受割礼时就已经得救了,那么谁有权利称他为“父”呢?只有犹太人有这个权利吗(他们可能是这么认为的。)?还是外邦人也同样可以称他为“父”呢?
1、对未受割礼之人(第11节)
保罗在第11节里讲到“叫他作一切未受割礼而信之人的父,使他们也算为义。”外邦人可以称亚伯拉罕“父”吗?可以,只要他们有亚伯拉罕那样的信心。因为信而得救,且唯靠信心才能得救,无关乎你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只要你有和亚伯拉罕一样的信心,他就是你属灵的父亲。
2、对受割礼之人(第12节)
(叫他)“作受割礼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并且按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未受割礼而信之踪迹去行的人。”
之后,保罗又讲到了犹太人。他们当然可以称亚伯拉罕为“父”。保罗说,他们是可以,但是他们也必须要有亚伯拉罕的信心才可以。(叫他)“作受割礼之人的父,就是那些不但受割礼,并且按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未受割礼而信之踪迹去行的人。”这句话很长也相对比较复杂,但是它所表达的意思其实很简单:只要犹太人也拥有亚伯拉罕的信心,他们就的确可以称亚伯拉罕为他们的父。保罗所关注的重点就是,亚伯拉罕真正值得称赞的地方不是他所受的割礼而是他的信。如果你要想向亚伯拉罕学,就要学他的信心。然后,如果你想同样受割礼,也可以,只是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你想要进天国,就必须要有亚伯拉罕的信。其实,你要受割礼也行,只是它并不是最重要的。换句话说,亚伯拉罕不是那些受割礼之人的父,而是那些拥有同样信心之人的父,无论他们是否受过割礼。保罗这样的论证想必让犹太人非常地痛苦,因为他们在外在行为上的投资超过他们应该向神付出的真心。
保罗说救恩并不局限在某个民族里。救恩与父母的身份、出生地、还有身体上所受的印记都没有关系。神在赐下救恩给我们的时候完全不在意这些。那么,谁才是真犹太人呢?有亚伯拉罕那样信心的人就是真犹太人。而亚伯拉罕是何时开始有信心的呢?是在他受割礼以前。但是亚伯拉罕在受割礼之前是犹太人还是外邦人?他是一个外邦人!!!!!这对于一个传统的犹太人而言一定是个难以置信的说法,因为他毕生都认定外邦人要从犹太人身上才能找到信心。可是现在保罗却说犹太人必须要追随未受割礼的亚伯拉罕的足迹!
我来概括一下保罗所讲的这个应用。谁可以称亚伯拉罕为“父”呢?
—因为亚伯拉罕还未受割礼时就信主了,所以他是所有信主之外邦人的父。
—因为亚伯拉罕不但信主而且受了割礼,所以他也是所有信主之犹太人的父。
从属灵的宝贵遗产的继承权这一角度来看,只有信主之人才能称他为“父”。
因此,亚伯拉罕是所有信主之人的父,而且只是信主之人的父。从属灵的宝贵遗产的继承权这一角度来看,只有信主之人才能称他为“父”。
巴克莱(William Barclay)牧师给出了以下的总结:
保罗列明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属灵原则:不管是一个人的国籍还是他依照律例在身体上受的标记都不能让他在神面前称义;只有凭信心接受神的话语,并且在各样的事情上单单倚靠神的恩典,而不是靠自己的智慧,这样的人才能得救,被神称为义。
不管是一个人的国籍,还是他依照律例在身体上受的标记都不能让他在神面前称义;
三个引申的含义
1、救恩是单纯地靠信心来领受的,与任何的宗教仪式都完全无关。
这是一个必须一而再再而三重复强调的信息。没有人能靠任何宗教仪式得救。得救靠信心,而且惟独靠信心。其他的一切,不管是过去所做的,还是将来要做的,都不能让人得救。只有信靠主耶稣基督才能使人归向神。无论其本意有多好,人都不能指望靠宗教仪式来进天堂。
2、洗礼的意义重大,理应予以高度的重视,但它却不能让人得救。
我非常重视洗礼。我在讲道时会讲它,在培灵时会教导它,我也鼓励每一个信主的人都能迈出顺服的一步,效仿主耶稣基督接受洗礼。每一年,我都有两次机会为弟兄姐妹们施洗。如果我们教会有自己的洗礼池,我希望每年能有更多的机会举行洗礼。我也希望信徒更加慎重地看待洗礼,不把它当作一个“可有可无”或是“额外”的仪式。我认为这样是轻视了《圣经》中主的诫命。
话说回来,我必须要讲的是,不计其数的人误把进天国的希望寄托在所受的洗礼上,他们谬信婴儿时期或是成年后受了洗礼就能够得救了。恐怕他们将来有一天,不得不面对地狱,被困在永远的刑罚中受苦,因为他们所信的是自己所受的洗礼而不是那位赐救恩的主。
任何人想受洗,我都非常乐意为他施洗。但是不管是我在洗礼上所讲的话和还是洗礼所用的水都没有任何特别的能力。我可以一直把你按在水里,直到你憋得从水里出来就高唱《奇异恩典》,但你也不可能因此就成为基督徒。
洗礼很有意义,但是如果没有一颗委身于主耶稣的真心,洗礼也不过就是在水里泡过一下而已。
3.、基督信仰是一个跨越社会、国籍和文化壁垒的宗教信仰,祂使神与人和好,继而使人与人和好。
使徒保罗无疑将这一点看得至关重要。基督的救恩赐给世上所有的人,无论年龄、种族、文化传统、语言或国籍。
我们每天在新闻里看到的都是各国各民族之间的种种纷争。这让拥有和好理念的基督信仰听起来尤为宝贵。很多时候,我们惊讶地发现,即便是同一个国家或同一个民族也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我们常把“大熔炉”挂在嘴边,可惜我们看到的只有熊熊的烈火,没有彼此的熔合。贫与富,资产与无产之间的鸿沟看起来似乎无法跨越。
然而神却在世上建立了教会,让她作为真正巨大的“熔炉”,......这盼望是百分之百建立在主耶稣基督的福音上。其他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修补人与人相互猜忌所产生的巨大裂痕。
然而神却在世上建立了教会,让她作为真正巨大的“熔炉”,用主耶稣基督的福音将种族间的差异彻底消灭。神的家族成员众多并且融合了多元的文化。
既是如此,我们的国家在这些令人不安的分裂,绝望和毁灭里,还有盼望吗?当然有。只是这盼望是百分之百建立在主耶稣基督的福音上。其他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由内而外改变人的行为。其他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使彼此仇恨的人学习彼此相爱。其他的任何事物都不可能修补人与人相互猜忌所产生的巨大裂痕。
我们这个世界真正的盼望就在主耶稣基督身上。当祂被钉上十字架时,世人就被吸引归向祂。让我们此时也下定决心高举主耶稣基督。神的子民们,让我们高举主!让我们向世人宣告祂是救主这个好消息!让我们大大地敞开救恩的门!让我们尽自己的本分让世人认识到主耶稣就是那位伟大的中保,祂是未来日子的最好的盼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