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北京的好吃,与老习的【庆丰包子】

从小生活在北京,本应对其吃喝玩乐的文化多有了解,不幸赶上文化大革命,传统文化痕迹的东东都差不多“革”掉了,剩下的是文化沙漠,此外住在大院区,难有机会了解“胡同文化”,剩下在那里仅有的北京文化之痕迹也接触不到。咱印象中北京人以吃馒头为主, 菜很少炒,多是熬着吃,最多的了解就是来自机关大院的食堂,下馆子对那时人来说简直是天方夜谭, 有印象的是在北京西四十字路把角有一个包子铺 (见下图),总见人在排队, 后来父母也去那里打来包子, 味道好极了, 不知是不是 “庆丰包子”的前身 -:)

“四人帮”倒台之后, 生活见好,“牛鬼蛇神”纷纷出台。不久北京地坛公园,春节期间搞起了庙会,相当热闹,其中大排档让人大开眼界, 艾窝窝、褡裢火烧、驴打滚、豌豆黄、烧麦、麻豆腐、炒疙瘩,豆汁、炒肝、爆肚、卤煮火烧, 炸糕、灌肠、焦圈、糖耳朵.... 咱这才知道北京原来有这么多可口的小吃, 不过好像仅此而已,上桌面的大菜,除了烤鸭就是烤鸭, 其菜系不过就这几样,京酱肉丝, 炒雪里红, 醋溜木须 , 干炸丸子 ,酥焖带鱼......

这就是当年乃至至今对北京的吃的印象。后来有机会国内各城市走一走, 中国的的八大菜系或多或少品尝了一遍,在看看【舌尖上的中国】, 那么对于小时候没有机会了解的“吃”有了更深刻的印象,相比之下,对于首都北京的的吃,  有时想来想去还是当年吃的包子的味道倒是还时不时留在嘴边 -:),这也怪不得老习刚上台之始,微服私访 【庆丰包子铺】,亲民的同时也解馋,只是不知为何自此被名曰“习包子” -:(  

  

去年回国探亲,与老姐骑上共享单车,重游北海景山一带,东看西看,都是当年熟悉的景观,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时至午时,接近怀旧之旅的尾声,肚子开始咕咕叫,于是就寻思找个地方"米西米西",让咱第一想到的就是当年西四大街把角的那家包子铺,老姐说早没了, 她建议不妨就去那附近靠人民医院的【庆丰包子铺】,主意不错,品尝一下老习喜欢的包子也不赖。 

我们走进这家【庆丰包子铺】,正是午时,人挺多,给人感觉像是周边居民的便民大食堂,普普通通,一眼望去可以看到厨房,还见到里面正在包包子的大妈们。我们点了不同馅的包子和饺子,本来想着尝一尝炒肝,没赶上, 只好要了特色稀饭,没想到吃得是有滋有味,非常可口。 在海外在餐馆和朋友家,也吃过不少包子,说心里话,从品相到口味还是家乡的地道.....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唐西' 的评论 : 北京木须肉,我的最爱-:)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朱兔子' 的评论 : 说太对了,食堂烧茄子-:)
唐西 发表评论于
“牛鬼蛇神”纷纷出台。
真的是这样。
特别,特别怀念木须肉。
朱兔子 发表评论于
我去年在清华园那个庆丰吃,一般般,可能也是凑名气吧。还是怀念我们食堂的米粉肉和烧茄子,现在食堂做饭的手艺都赶不上老师傅了。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芝蘭芝蘭' 的评论 : 乡味难忘,尤其吃-:)
芝蘭芝蘭 发表评论于
不只包子各種食物也都真的好吃 . 去年到北京玩 , 土著朋友帶我們去西安門的慶豐包子舖吃東西 , 說那舖子是老店 . 結果以後在北京每天(直到回到加拿大前 ) 女兒都說要找包子舖吃東西, 還好那連鎖店隨處可見 .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Kuku24' 的评论 : 咱也有同感,包子这玩意还是外面做的“可口” -:)
Kuku24 发表评论于
流口水了...... 我家孩子最喜欢庆丰包子铺,每次到北京,恨不得顿顿庆丰包子,哈哈哈哈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赵登禹路' 的评论 :

》西四小吃店有几家

还有些印象,但都忘了买什么吃的,而文中提的与丁字路口不远的十字路口,确实曾有-个卖(西南角)包子的.....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也许我们住的地区不同,感受不一样 -:)

提到的小吃也许那会是区域性的,我们住在在海淀一带的机关大院,给闭塞了 -:) 另外或许招牌不同 (见下文 - 来自网上),总之,没有形成一种广泛的文化, 因而咱只有“馒头”的记忆 -:)

---------------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馄饨侯”在“文革”中受到冲击。创始人之一的张世兰老人回忆往事时亲切地称侯庭杰为“侯儿”。说侯儿因为“馄饨侯”这个字号挨过批斗,造反派说这个字号有“封存资修”色彩,把“馄饨侯”改名叫“四新”饭馆,馄饨也不是主营了,改卖面条、盖浇饭和窝窝头。顾客进店除了自己买票、端饭外,还要自己去洗碗。直到1980年才恢复了这个老字号。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utishuqian' 的评论 : 谢谢, 一定去品尝 -:)
赵登禹路 发表评论于
“庆丰包子铺”原来在北京不是连锁店。文革前,一家开在西单,位于十字路口东边路南。门脸不讲究,但不算小门,门口上面招牌也不讲究,但字够大。我记得特清楚,因为有次站在该店对面等公共汽车,看着招牌反着念“铺子包丰庆”,觉得挺牛。
西四小吃店有几家(其中在丁字口面朝东的一家还很大很兴隆),但没有那个今日招摇的“庆丰”。
黑贝王妃 发表评论于
我得为老北京正正名,才不是你说的天天吃馒头。七十年代,早点铺街口都有,天不亮就可以买油饼豆浆;北京名小吃店一直都在的,八大楼,烤鸭店,东四小吃等等,王府井一带的老字号比如馄饨侯,前门大栅栏的老字号都开门,就是不招摇。庆丰包子铺一直在西单的长安街上,小门脸,外卖为主。
putishuqian 发表评论于
西什库大街31-24号,顺天府超市。避开休息日中午,否则至少得等俩钟头。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utishuqian' 的评论 : 哪家超市,今年回去就“杀” 向那里 -:)
putishuqian 发表评论于
那是西四包子铺,现在搬到一家超市里了。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赶紧来一趟北京之行 -:)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spot321' 的评论 : 【庆丰包子铺】绝对保有当年的味道 -:)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受不了了,太馋人啦!
spot321 发表评论于
上次去北京,街对面就有个庆丰包子铺,没有去吃。其实,有些好吃的包子是没有名儿的,都在街头巷尾的小饭馆里藏着呢,得靠美食家去一一找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