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是现代“孔乙己”吗?

我是一个都市里的乡下人,我希望我的文字,充满虫鸟声和稻麦香,还有风的呼吸,花的脉搏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最近有一位流浪汉在网上火了,据说他谈吐不凡,是国学大师,其气质不可模仿复制,就连凤凰这样的著名媒体都去采访他了,俺按耐不住好奇心,很认真的去搜索了一下他的视频,期待能发现一个被埋没了的天才,欣赏到飞扬的文采,独特的见解,缜密的逻辑,渊博的学识,去好好学习学习,长长见识。

可我很沮丧,真的没有看出,真的没有。

他好像就是拿那些高大上的书名,吓唬没时间看书的忙碌百姓,其余就是很一般的见解,当然有些道理,但实在算不上什么思想火花,比如那个孔子不让老婆卖草鞋,是啥不想与民争利的高论,卖草鞋有那么大危害吗?孔夫子有那么矫情吗?那你吃饭是不是与民争食啊。

唉,他的“气质”和“才华”,可能是那身流浪汉衣服衬托出来的吧,去理个发洗个澡换件衣服,他的那些唠唠叨叨,就和街头巷尾的喝茶大叔遛鸟大爷的聊天没什么两样了。

他让人不由自主的想到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穿着又脏又破的长衫,到处告诉人家茴字有四种写法,他讲的是封建社会下层知识分子的悲惨命运,让人同情,可也温和的批判了他们的迂腐无用和不切实际,这种夸夸其谈的国人,在我们的历史长河中真是绵绵不绝呀,比如钱钟书笔下的“方鸿渐”,比如那个语出惊人的胡什么钢,比如最近的国学大师,还比如俺以前有个老领导,发个工作电报,也要引用李清照的诗句,反正是花公家钱呗。

说到这里我又有些不忍了,把对沉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诟病的批判,加在这个可怜的小人物身上,过于沉重了吧,毕竟,他的流浪,是生活所迫,失去了工作,又没地儿住,2000多的工资,在大上海,是不够租房子娶媳妇的呀,再说他对捡破烂从小就有些悟性,不太抵触,于是走上了拾荒谋生这条路。

幸亏他喜欢读书,流浪的生活,没有了工作压力,没有了杂事缠身,有大量的时间可以阅读各类书籍,对书中世界的享受,使得惨淡的人生,有了一些乐趣,不过离大师还差的远呢。

可是,可是,我还是觉得,他要真的自尊自爱的话 ,还是应该去理个发洗个澡换件衣服,再去面对公众,面对镜头,最起码。

他不该去刻意扮演孔乙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