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京贫民家庭的回忆 - 父亲回忆录(1)

打印 被阅读次数

=== 根据父亲口述回忆整理, 是一个上世纪的北京贫民家庭的真实回忆。网上抬杠者勿进来。

=== Chapter 0 爷爷,奶奶,曾祖父 

父亲兄弟3人,底下还有个小妹妹,家里一共4个孩子,父亲是老大。生于1943年。记忆中家里的上辈只到奶奶,没有爷爷。为啥,因为奶奶和爷爷离婚了。

我们的爷爷姓张,出生在1915年河边省秦皇岛附件的农村, 是当年村里的富裕阶层,因为曾祖父在壮年时期担任北洋軍伐吴佩孚的骑兵旅营長(三个营是一个旅),家里个军人,有些钱;后来军阀混战,吴佩孚节节败退,曾祖父就回北京。爸爸开始记事的时候,他已经是个留着约一尺長白胡子老头, 每天早上起来用个小平板车在胡同口摆摊,卖各种手纸,维持生活。 1949年解放军进北京城,他就住在东城区十条街道,一个两层四合院里的东房三间。当时每天都是吃玉米面,窝窝头和咸菜!  爸爸小时候和二弟每天在院子里小方桌子上吃饭, 饭后哥俩吃几粒鉄蚕豆,这是饭后的最佳食品。没有苹果啊!

爷爷先去的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几年,混了个毕业证。 后来去了黄浦军校分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靠着曾祖父在吴的骑兵队做事,他也做连长之类的工作,后来发现自己不喜欢军队,想去国家机关做事,就离开军队,投靠甘肃省委秘书长丁义忠先生。

1945年日本投降后,他在中美合作救济总署工作,任粮处副处长。这个机构是美国罗斯福总统在战后救济中国难民计划中的一部分。爷爷当年才30出头,仕途得意。家里人生活也可以,奶奶是官太太! 北京解放后他去中共华北大学(后来的人民大学)培训6个月,分配到沈阳财経学院。一年后回北京再次分配到对外经济贸易部的“ 综合计划司", 他是主任科员。 但工资低, 不开心闹情绪,不久被调到 基建处筹备建设。爸爸曾在爷爷办公室内看见过很多张建筑蓝图。

爷爷的工作失意有社会原因,但主要是他个人原因,有家有孩子要忍辱负重,在改朝换代时期尤其要小心谨慎;改朝换代,聪明人在机关先捞职务 -》有职就有权 -》有权才有钱,想要女人也会有. 但这些爷爷都没-做-到!他是解放前的大学生,跟据他能受训并到外贸部,说明他具备条件和才干,但是没有跟上时代,固执的坚持旧思想。一个说法是,当年政治学习,同事都在学社会主义,说共产党好话,他却跟同事说国民党好,还信基督教,于是进了监狱,给家里人带来了无尽的贫穷和困苦,此次跌落到社会最底层!

50年代他进了北京市的监狱, 后来死时45岁左右,可能是困难时期在牢里餓死的。

浅释:这华北大学即今人民大学,当时学校规模很小但圈地即规划很大。北京的八大学院即现的好多大学,校址均由当时苏联设计,苏味浓厚,学院路的由来即此。那片区域五十年代前统称西郊。

 

奶奶是1919年出生,在1985年1月去世,享年68岁。奶奶有先天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心脏闭门不全。最后心力四度衰竭去世。

奶奶生了4个孩子,她的一生承受了繁重的体力劳动,从解放前的官太太,到和爷爷离婚,到后来从43岁开始扫大街,每天8小时在中南海的南长街清扫,中午回家吃饭,照顾四个孩子,天天都汗流夹背,为了每月的43元人民币的工资!  20多年,每天依靠服药来保持心脏状态, 没有多休息过一天,还带大了四个孩子。是多么的坚强的女人!她有清醒的头脑,教育孩子认知社会,成家立业,指导孩子们要有独立精神。爸爸兄弟四个,有一个合格伟大的奶奶才有今天。

===== Chapter 1. 爸爸的出生 =====

爸爸和二弟都是在兰州市出生的。这个院子是 - 国民党政府甘肃省委高级干部家属院。每到节日,省政府办公厅举行招待会,家属抱着孩子一起参加活动。爸爸当時的时候仅仅几个月,甘肃省秘书长的太太也带着出生的女儿去,两个小孩放一起,在大厅旁边, 人们走进来都是先看孩子,夸奖孩子时就会往小孩的衣服/被子里放钱。哈、拍马屁本能人人都会

活动结束后,妈妈抱爸爸回家,打开被子里发现很多钱。奶奶和爷爷说:这钱不是给咱儿子的,他们认错人了,钱应当是给秘书长的小孩!爸爸妈妈把钱给送过去啦!这是为什么?因为爸爸长得漂亮,奶奶收拾的爸爸干干净净,白白胖胖的。

三弟在北京1949年出生的, 51年奶奶把爸爸们俩一起带到沈阳团聚。在沈阳两年,爸爸的手都冻得流血,見到骨头啊。三弟的脸蛋是红血丝,特别的红,流出鼻涕经常会到嘴边。一个冬天就一身棉衣,袖口以上20公分会出现大面积的油脂黑色斑点, 是鼻涂抹在袖子上..., 哈,当时小孩都是这样的

小妹(姑姑)于1953年在北京出生, 四个月,就吃玉米面糊,哭得稀里哗啦!奶奶的奶水每天都要卖给一个有钱人家,一小碗換一元钱买九斤玉米面。妹妹在家没有奶吃,这样的日子是什么滋味啊?一个多月的时间,奶奶想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决定把妹妹送人。这家两口没有小孩,男人开理发店。妹妹送去15天后,可是奶奶的奶水涨得难受,什么事也干不了。 爸爸的喉咙疼得厉害,说:把妹妹抱回家吧!爸爸的喉咙里面都长大包了。奶奶就同意抱回来妹妹, 把女儿抱回了这个缺吃少穿的家!  15天的亲人分离你们感觉过吗?那个时候爸爸们家是特别的无助!

 

=== Chapter 2. 爸爸的童年记忆 =

给别人洗衣服 ---

1953年小妹出生后,奶奶为孩子的生活,拼命寻找挣钱的机会,给别人家洗衣服、洗被子,一天要洗两床被褥,再缝好送到工厂工人手中。爸爸的任务就是帮妈妈用水洗干净被面。

院里有几户人家,爸爸家用自来水多,成了邻居的出气筒,说爸爸用水太多!晚上爸爸要送被子给人家,五毛钱一个被子。奶奶的劳累爸爸是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当时爷爷被部长开除公职,毎个月人民币52元收入没有啦! 这是1953年夏季的事。两个同事一起把父亲的资料带回家啦!当时爸爸10岁, 妹妹几个月!在爸爸的记忆里,爷爷从来没有抱过他,虽然是长子! 

简陋自制的玻璃球玩具 ---

有钱人家的小男孩有很多“玻璃球 ”, 爸爸家没有錢,哥三个去修自行车的地方检几个废弃的钢珠子,放入铁盒中,听它转动声音, 玩的很开心!  三弟检到一个直径大约12mm的钢珠,放入嘴里玩。不久就告诉爸爸说:他把珠子吞下去了!奶奶知道了,说明天下午去看你的大便!爸爸记得给他检查盆中的大便——钢珠变得黑色的了,向妈妈汇报。三弟仅仅五岁。艰苦的童年时光,无形中磨练着爸爸们自己求生欲望!使爸爸们能够乐观的面对现实.

拉拉车卖废品-

爸爸的小名叫拉拉,是小学同学给起的外号!因为在爸爸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拉过一段时间的拉拉车,车上有个大麻袋,里面装的是可以变卖的废旧物品,拉回家里,交给三弟分类便卖,贴补家用!后来爸爸学会了自行车,叔叔们帮忙拴着车上,骑车回到家中继续交给三弟处理。

蹭看小人书-

爸爸上初中一年级时,每天放学路上都要和同学一起去校旁的“ 小人书店看小人书” , 看一本书一分钱,爸爸没钱,只能在同学身傍侧身勉强看看,看两本小人书要一个多小时。封神榜,七侠五义,西游记,就这样看下来了。

爸爸长得非常英俊,有军人世家的风姿。(像周总理年轻时的样子,1.8米大高个,国字脸型,以后我贴照片). 62-63年,不记当时何事爸爸去新华社妈做事一人家,巧遇那人家男女主人同在,想想10多岁的爸爸当时生的得有多原生态的漂亮,那夫妇羡慕、惊讶及目瞪口呆的面目深烙至今。他们应该是惊讶一个做零工的老太太有这么个年轻英俊的儿子。 几十年后才明白缺的是什么?!

 

=== Chapter 3. 60年代困难生活 

捡煤胡 - 在爸爸的初中时代,几乎每晚6点都要兄弟三人一起去捡煤胡。公安局的垃圾点,专门捡出来的没有烧透的煤炭。穷人家有五六个小孩子都同时在一起捡,有時候还要争,希望自己能够多检些煤火炭。

爸爸们有一个小3轮车。平板面积约60X60公分左右的三角形木板,前面一个15公分直径的小铁轮。木板上放置一个竹筐。手里拿着一个用粗铁絲四股做的小粑子。很多时候拿到手里的热煤渣都是刚从锅炉里铲出来的,煬手啊!爸爸们自己要戴手套的!新手套是没钱不可能买,就是在工地内捡破旧的手套。冬天冷了也是要去捡的。家里生个煤炉取暖做饭,很少买煤球的。爸爸们家的单人床下面都存着三四百斤焦炭。

去农村换粮食 -

奶奶是为五口人吃饭天天着急。1961年的冬天,爸爸念高中一年级,奶奶叫爸爸装两个面口袋里焦炭,乘火车去昌平区的农村,和农民換些土豆,地瓜干。早上6点出门,晚上8点多才能回来到家。換来四十斤左右的东西。够用几天的。但是爸爸这一天的学习都没有时间了。这样的日子真的难过

爸爸记得高中时候最少是去过四次。爸爸的心里大部分都是想着如何帮助奶奶分担一些事情! 

飞来的20块钱 -

好象是1959年1960年前后的夏天,爸爸和弟弟一起去西单商场玩。爸爸们特别喜欢去食品市场,在那里能捡到点心渣和水果吃。爸爸的年纪大一些,就是找旧箱子里是不是有剩余的,和被丢弃的水果。小弟的胆子越来越大了, 他的眼神好。一天下午放学后爸爸们三人一起去食品市场。在卖糕点的地方,一位男士在买点心,他买的很多,往一个大盒里面装,同时也吃着点心。爸爸当時站在门口,弟在店里面,只見那个买点心的男人交钱了。他把剩余的钱全部往后裤子兜里放,不小心把几个钱掉到地上了!弟看到了钱,迅速捡起来,立即向爸爸走来。爸爸俩一起走了,看到钱大概是20多元人民币。爸爸们马上就回家给妈妈。全家人看着钱都很开心。晩上妈妈知道爸爸们都需要吃点东西。就带爸爸们一起去买了几个大蛋糕。剩余的钱都用来曰常生活中。

钱对爸爸们来说,是使爸爸们的生命能够生存! 能够活下去,买点好吃的东西,太需要钱了。那天晚上奶奶带着爸爸们一起去买点心的情景,現在还有记得。

当时奶奶卖冰棍, 一个人用四个冰桶去街里卖5分钱一个冰棍, 能赚1分钱。奶奶一个月内能收钱30元人民币就不错了。爸爸上初中一年级,毎月学校给8元的助学金。二弟每月5元助学金。这40多元钱就是爸爸们一家五口人的生活费!

寒暑假做临时工-

(1)食品厂揉面

爸爸的中学6年寒假和暑假最怎么度过的日子?这女儿很是不可能经历过的事情。初中一二年级的寒假来临,最后一门考试结束后, 爸爸就会带着户口本去街道办事处,请求给一份临时工干。第一次就是去西直门外大街的食品工厂。做点心,四个人一起在大案子前揉面,发酵的白面。上午四小时,爸爸站着双手揉搓面团,两眼看着墙上挂钟。盼望着钟能够走快点,12点前才能休息一下。爸爸总是觉得钟走的慢。一天8小时。能够给1.2元人民币。哎,真少啊!爸爸做了12天。

2)挖城墙砖

爸爸在初中二年级的寒假里和弟一起去挖北京的城墙砖。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站在城墙上用大鎬钉用力的去翘城墙砖,每次都会有土渣往脸上撞,往脖子里面灌。一次次的用力翘着,一次次忍受着小土块的袭击脸上。中午吃饭哥俩去小飯館买两碗面条湯,加上自己带着的玉米面窝窝头泡在一起。哥俩一人一碗。干一天就可以给1元人民币吧。爸爸也记不住具体多少钱。每天都是从家走到阜成门那里。这样的寒假生活十天左右收入十元钱就是了。

3)拉冰

初中三年级和高中一年级的两个寒假,街道办事处主任看爸爸长的高了,叫爸爸寒假去“ 拉冰 ”。就是在三九天的夜晚十一点到第二天六点左右。

干这行的人大多都社会上做零工的,卖力气的人。装卸工有力气。晚上十点左右就到冰窖口,冰窖就是一个很大的坑,深十米长80米左右宽约50米。爸爸们要从600米远的湖里把大冰块拉到冰窖内一个个放好。每个冰块都是长1.5米X1.5米左右,厚度也有25-30厘米左右。每个人发白酒一小杯。每个人都是穷小子! 喝酒后会身体热火一些。如果没有吃饭的,可以去吃点:豆腐渣!

第一次去,爸爸感觉有30多人。大个子的在前面,爸爸是一个小男孩在后面。每个人棉鞋外面扣着一个大铁环,环下边有四个尖头钉子,能够牢牢抓住地上的冰。手里拿着铁的钳型大抓子, 20多斤重。这600多米长路面已经被水凍成冰面。但是还是有很多地方是土地的。前面20个人人都有力量,他们是开路的先锋,每个人送的冰到冰窖里都给两毛钱一块冰。但是谁拉的冰在半路停下来了就只能够请后面的人,用冰块来撞击一下。这样才能够继续挣这么一毛钱! 运气不好的时候冰被撞碎了, 就没有钱赚了。

爸爸第一天上班拉了十二块。发牌的老头多给爸爸一个,能多一毛钱。第二天早上回家后,爸爸就趴在床上睡觉啦!为什么呢?爸爸的后背痛得很。棉鞋全黑湿透了,用火烤,晚上还是要去拉冰的。这样的挣钱方式也不是天天都有,可能爸爸拉冰十天半月不到。爸爸的后背痛了三四年多。

 

第二年冬天,二弟也和爸爸一起去拉冰。他小两岁,专门挑小一点的冰。好不容易拉到冰窖里,发牌老头两三次都给他两个牌,他特别高兴!奶奶是心痛爸爸们。第三年不叫孩子们去拉冰了。

 

补充:那个时候玉米面是0.11元人民币一斤。白面是0.19元人民币一斤。猪肉大约是0.65元人民币一斤。

补充:那年冬天,街道办事处发给爸爸们家三件有羊毛的大背心, 是军队处理的旧衣服,去拉冰的时候爸爸就穿上了,外面还穿着奶奶单位发的厚棉半大衣,就是这样汗水使羊毛背心还都湿了!  拉冰的绳子很粗,这块冰你知道它有多少斤吗?是400斤以上的重量。这些冰存放到夏天,就是北京从医院到商店很多地方都用来做降温的唯一办法。那时候,没有空调设备。

4) 卖冰棍三年

1957年夏- 1960年,奶奶每个夏季都要去卖冰棍几个月。首先要去区劳动局申请办理手续,发给一个批发购买冰棍的本子。早上起来就去制造冰棍的店,全凭自己的想象决定买多少支冰棍。到下午四点左右卖不出去的冰棍就要化成水了。下午五点左右学生都回家了,还有十几枝没有卖出去奶奶就要招急了!卖五分钱的卖四分钱,还是没有人买。往往会带给爸爸们几个软冰棍吃。

晚上吃完饭奶奶就要爸爸整理零钱。加减乘除运算,一天到晚能卖300支。每支4分钱买了,卖5分钱一支。四个孩子每人每天吃一个,就要卖出去18支冰棍才能 “ 白吃”。因为卖冰棍儿也是要给国家交稅的。毎个月25日到30日就要算这个月一共卖多少钱?民政局发给的小本上全有记录,百分三的钱要親自交到“ 建设银行 ”,这是爸爸每个月都要做的事情!手里拿着100多元人民币,乖乖的送去!银行收下钱,给小本本盖章,下个月才能去买批发价格的冰棍。

成本和利润的关系爸爸十二岁就知道,现在社会上的阴阳合同,权利者的游戏。太简单了!爸爸当年去交税的路上心里难受啊!! 因为爸爸们自己没有挣到多少钱!

为了多卖点冰棍,奶奶买了四个大口冰桶,又买了一个四轮车, 一次性放在箱子里300个冰棍。从家推到西单十字路口,装好货就要推着走,目标是北京市儿童医院,在三里河南路口附近。实在推不动时,只有爸爸和弟弟去推车。傍晚时分放学不回家,先去看看奶奶,帮助奶奶推车回家。三个暑假爸爸们都是这样子度过的时光!在儿童医院能一天卖出去四百多支冰棍。

 

有一次天安门广场要举行几十万人的集会,爸爸自己拿两个冰棍桶,冲进广场人群里。一会儿就卖光了。这時一个男人对爸爸说:你能不能再送来一些?爸爸说可以,马上跑回西单批发市场买了100个, 两个大包装,外面用棉被包裹,背着去天安门广场。一身汗水。

老老实实地送到人家的手中。仅仅只是为了0.9元人民币的收入。爸爸当时觉得好高兴呀!

在北京市儿童医院内有一个中年男子,是医院里的勤杂工,几次三番来买冰棍,有时他说没有带钱来,还要吃冰棍。奶奶就说:今天给你吃冰棍,但是明天你要再来买,一定要把今天的钱拿给爸爸。他说还有十天就发工资啦,到时候一定会给你钱。这样的话几天后就欠好几个冰棍的钱。爸爸感觉很可能是欠费十天左右,他又来了,妈妈叫他还钱。当时的人挺淳朴,这样的事情现在不可能发生了。当时人们肚子里没有肉,看见冰棍甜啊!全社会都是很穷困的状态,维持生活就是了!

 

奶奶天天都在思考如何面对现实生活,能够有稳定的收入,孩子们有吃的。夏天来啦,天天都要关心天气预报,下雨就不能出去卖冰棍了!往往会上午晴天,中午就下雨啦!冰棍还有100多个没有人买!怎么办呢?三个小时就全化成水啦!奶奶只好默默地推着冰棍车回西单的冰棍厂,请求放到大冰柜内,第二天再来卖。难熬的日子。奶奶不想再这样下去了。她去区政府去,说自己43岁了,希望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不久之后去了北京教师进修学院。

逍遥白鹤 发表评论于
喜欢看寻常百姓的家族故事,点赞!
Quar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半岛人' 的评论 : 已经在”几层回首“论坛里文章改了。年代可能打错了。
田间地垄 发表评论于
刚想说啊,同意半岛人!
半岛人 发表评论于
1964年和奶奶离婚。1961年5月19日在北京市的监狱中去世,45岁时死了?

时间合不起来。鼓励写口述历史,但还是要严谨一点。
traveler123 发表评论于
谢谢分享口述历史
登录后才可评论.
Logo

Looks like your ad blocker is on.

×

We rely on ads to keep creating quality content for you to enjoy for free.

Please support our site by disabling your ad blocker.

Continue without supporting us

Choose your Ad Blocker

  • Adblock Plus
  • Adblock
  • Adguard
  • Ad Remover
  • Brave
  • Ghostery
  • uBlock Origin
  • uBlock
  • UltraBlock
  • Other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Plus icon
  2. Click the large blue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3. Click refresh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the AdBlock icon
  2. Under "Pause on this site" click "Always"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guard icon
  2. Click on the large green toggle for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Ad Remover icon
  2. Click "Disable on This Websit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orange lion icon
  2. Click the toggle on the top right, shifting from "Up" to "Down"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Ghostery icon
  2. Click the "Anti-Tracking" shield so it says "Off"
  3. Click the "Ad-Blocking" stop sign so it says "Off"
  4.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Origin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Block icon
  2. Click on the big, blue power button
  3. Refresh the page
  1. In the extension bar, click on the UltraBlock icon
  2. Check the "Disable UltraBlock" checkbox
  1. Please disable your Ad Blocker
  2. Disable any DNS blocking tools such as AdGuardDNS or NextDNS

If the prompt is still appearing, please disable any tools or services you are using that block internet ads (e.g. DNS Servers).

Lo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