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聿铭卢浮宫金字塔蕴含的文化和美学密码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看到网上有不少声音针对贝聿铭卢浮宫玻璃金字塔同周遭古典建筑不搭。我忍不住发表下自己的看法。

贝氏最出色的功夫是他能充分考虑他的设计和作品同周遭的物理,甚至历史文化环境作最好的协调,达到高度统一。
波士顿的汉考克大厦最早显示了他这一特质。而巴黎金字塔则是这功夫的登峰造极之作。
法国在西方文明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巴黎在法国的地位甚至超出北京在中国的地位。卢浮宫及周围的建筑又代表了西方文明的一大重心,其地位和影响力大大超过天安门在东方世间的影响力。
 
 
贝氏充分考虑了卢浮宫的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和文化符号地位。即该宫是巴黎中轴线的一端。沿此线由东往西,穿过埃及方尖碑(obelisk)的协和广场(Place de la Concord),到广大天朝购物最爱之香榭丽大街,终于另一端的凯旋门。注意方尖碑的顶也为金字塔,来自古埃及。
 
 
过塞纳河便是巴黎又一地标,钢筋铁骨的埃菲尔铁塔。此三元件,卢浮宫,凯旋门和铁塔形成了巴黎城市的核心铁三角。
 
 
因此贝氏的新金字塔(玻璃皮,内铁骨)和老卢浮宫不但在中轴线上,同方尖碑(小金字塔)和凯旋门在形式上达成了呼应,又同埃菲尔铁塔在结构上完成了呼应(夜景尤为明显)。这些呼应跨越了形态,结构,甚至是历史时空。
 
 
 
贝氏的成功又一例证是他的第二级段作品倒金字塔(Inverted Pyramid)被达芬奇密码作者Dan Brown天衣无缝地编入其故事中。
 
 
 
英诗云:
”.......
The blade and chalice, 
Guarding over her gate. 
She rest at last 
Beneath starry skies. ”
 
 
此处的blade(刀片)和chalice (圣杯)因象形关系指代倒玻璃金字塔。它把护着,而且是over,不是by her gate。”她最终安息在星空之下。”因为倒金字塔开口向上,向星空永久敞开。
 
 
暗指千年圣杯The Holy Grail或Mary Magdalene最终埋葬处为倒金字塔所指下方。亦真亦幻,引人无限暇想!
贝氏作品在风靡全球的神秘故事中被借用,这代表了西方宗教,文化和历史深处层面对这一后现主义风格作品的深深认可和满心的欣赏。
这是该作品在历史文化维度上的呼应, 也因此作为一个建筑作品达到了空前的高度。
 
 
一个最初来自东方古城之人、在西方世界如此重量级地点完成如此完美,惊艳的作品,不得不令人心服口服!
 
每次去巴黎,无论昼夜晴雨,从各个角度细品卢浮宫中心广场上的贝氏金字塔,得出一个结论,它本来就是卢浮宫的一部分,只是晚了几百年才补上去。这新添又使古老成为了ultra contemporary。

 

tutu64 发表评论于
本来就是卢浮宫的一部分,只是晚了几百年才补上去。这新添又使古老成为了ultra contemporary。
好句!
多写
一览青山 发表评论于
人是会被习惯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