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桃 – 每次过生日奶奶都会给蒸寿桃。发面馒头做成桃子的形状,上面点一点儿红。吃起来和普通馒头没区别,只是爱的味道更浓一点。我和妹妹都喜欢在奶奶做寿桃的时候也拿团儿面揉着玩。我做过小白兔、小刺猬、小老鼠,拿绿豆当眼睛,也做过飞机、大炮,没等蒸就被揉成小球儿了。
奶油炸糕 – 每次去吃的都是东风市场门口小吃店的奶油炸糕,炸得金黄色的圆球上撒着一层绵白糖,咬一口,外面酥香,里面绵软蓬松,一股浓浓的奶香味,太好吃了。可惜最近几年总是找不到新炸出来的热奶油炸糕,这个东西一凉了有点儿腻,也不酥,就没那么好吃了。
东风市场的大肉包子 – 记得就在东风市场小吃店的斜对面,隔着中间一小块空地,在个高台阶上。每次就是买包子,那年头五毛钱一个,不便宜哦。可是那个肉香啊,流油啊,个头儿还大,吃完了特满足,让人一直还想着。
豳风餐厅 – 小时候最喜欢去动物园玩儿,觉得动物园好大,一天根本逛不完。偶尔有一两次爸爸会带我们去动物园里当时唯一的一家餐馆吃顿快餐。就是那种国营的老餐馆,窗口点菜,拿票到另一个窗口取菜,然后再站在人家背后等人吃完腾位子好坐下。我害怕抢位子,却馋那些菜。我们几个人一般就一菜一汤一碗饭,每次吃得净光净。那里的炒肉片滑嫩入味,蛋花汤都比自家做得好吃。妹妹不喜欢吃肥肉,基本都便宜我了。现在想来估计爸妈从来没吃饱过。
*感谢动物园豳风堂的照片
火烧 – 北京火烧比烧饼个儿大,外面没有芝麻,其实就是圆圆分层的发面小饼,和驴肉火烧的火烧不一样。现在火烧单卖的不多见了,都是出现在卤煮火烧里。那会儿就因为它比烧饼大还便宜,我们几乎都是买火烧不买烧饼,顶饱。火烧既没芝麻,又没什么油,所以也不觉得有多香。现在吃不到了,有时候却有些想念。
油饼、糖油饼 – 小时候几乎没有油条,都是油饼,现在反过来了。油饼口感上比油条肉头一点,没有那么酥脆。其实我更喜欢吃油条。但糖油饼却是我的最爱之一,就为了那咸甜的口味。现在回北京的时候想吃糖油饼还得坐车去买,真的少见了,做得好的更是少见。
*感谢马蜂窝关于黑窑厂店的照片。
炒肝 – 老爸第一次带我们去大栅栏鲜鱼口的天兴居吃炒肝,我还真不是很爱吃,吃不惯猪下水。妹妹倒是很爱吃,把里面干的都捞着吃了,剩一碗黏糊糊的汤,让老爸哭笑不得。后来慢慢喜欢上了炒肝的味道,吃得也还是不多,主要是家附近没地儿吃去。后来回去在姚记吃过,没觉得特惊艳。倒是有时候在小摊儿上能找到好吃的。
*感谢北京旅游网的照片。
卤煮火烧 – 说炒肝就得说卤煮,这俩我总觉得像兄弟。但卤煮我是在夜市第一次吃到的,那会儿那个东华门夜市,热闹非凡,各种吃食都有,其中就有卤煮。因为有了炒肝的经验,我对卤煮并不抗拒,尤其是加了辣椒酱和醋,酸香热辣,味道浓郁,喝一碗,肉和主食都有了,是穷人打牙祭的好吃食。印象最深的一次是高中毕业和小学同学聚会,骑车去圆明园玩儿了一大圈,回来都累瘫了。一帮半大孩子也没钱,就在东四的卤煮老店一人叫了一碗卤煮吃,只觉得那叫一个香啊!(待续)
*感谢蝌蚪五线谱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