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欣赏的一位女同学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是“我”的一篇故事。   

    有一天我们初中同学群里忽然来了一位新同学,昵称“美丽人生“。她穿着军装,眉清目秀,让人赏心悦目。现在的微信头像都可以随意设置,我以为是哪里找来的美人图,没有注意到她到底是谁?

     因为她每天早上都会用美文美图问候同学们,我才注意起她,我就问“谁是美丽人生?”她对我说,她就是Ch。我才想起,就是那个高个子的女孩,来自农村。

    原来微信里大家都知道她就是Ch,只有我不知道。也难怪,同学们大都还是在老家,随时可以聚会,哪个同学的微信昵称是什么自然知道。唯有我在海外,难得和大家相聚,自然不知道。

    Ch在学校里读书成绩一般,话也不多,也没有当过班干部。她和其他同学的不同就是她来自农村,平时在学校住宿,每周末都要坐小帆船摆渡到JL江北岸。因为她个高,坐在最后排,在我的视线中较少出现,在同学之间,我和她的接触很少。

    1966年初夏文革开始,学校就停课了。接着就是军训,支左部队进驻校园,接着就是大串联,出身好的同学有机会先远走高飞,不少人还在天安门广场接受毛泽东的检阅,不知道Ch同学是不是也在热血沸腾的检阅的队伍中?我是没有机会到北京的。

    66年底通知串联停止,到67年初大串联同学基本上都回来了,班级散了,同学们散了,学校派性组织林立。城里的同学大都参加了派性组织,原来在学校住宿的农村的同学都回乡了,我从此再也没有陈Ch的消息。

   1968年底,我就听说陈Ch参军了,还有几位同届的女同学也参军了。她们能参军,我以为一定是她们出身好,但是出身好的同学不少,为什么她们有机会参军?别人不行?我唯有羡慕。

   1969年我下乡之后,就再也没有Ch的消息,偶尔听到同学们说她的去向,但是我很快忘记了。直到52年之后在微信里,她才重新出现在我的眼前。

   Ch是为数不多的在我的记忆里消失的同学,因为这些年我多次回国,在老家和同学相聚都没有看到她。她在我眼里好像是另外一个星球上的人了,记忆越来越模糊。

    知道“美丽人生”是Ch之后,她马上给我发来邀请,于是我们开始私聊。我说你真幸运,大家去下乡,你去当兵,因为你出身好,你的一生是一帆风顺。我常常觉得有少数人是文革的受益者,不考试就上大学,不下乡就去参军。只是没有对她说出来而已。

     但是她说,当时参军不是什么出生好,1968年参军的时候,我们学校还有两位女生和她一起当兵,她们的出身是自由职业者,所以参军并不难。她们当兵吃很多苦,每天很早就要起床,然后到山上扛石头,扛完石头下山,8点才吃早饭。吃完早饭后,又去扛石头,中午回来的时候,全身都湿透了,衣服都可以拧出水来。休息的时候衣服干了,下午又继续干,每天三班倒。扛石头是为什么?我没有问她细节,但是她说,在部队里受很多苦,只是大家不知道而已。看来在文革中各地的情况不同,她说的一定是真的,毕竟我不知道的故事太多了,我对文革的某些看法必须改正,不能总是对那些参军和上大学的工农兵学员存在偏见。

    我最惊讶的是Ch在1985年之后就在Zh城,因为我在1986年后就在Zh城一家工厂工作直到七八年后我出国。因为失去联系,这七八年的时间我们就在这个几十万人口的城市从来没有来往,这很正常。凑巧的是,她多次到我们工厂来办事,我们都没有相遇。我们工厂有三千多人,我在车间里,她去厂部,见面的机会很少,所以错过了。这一错过,就是几十年。

    我参加了一些微信群,比如土楼知青微信群,中学同学微信群,大学同学微信群。大多数人在潜水,也天天有人贴出美文美图问候大家。奇怪的是,别人贴出的美文美图,我没有什么感觉,唯独她贴出的美文美图,让我倍觉亲切。因为她是每天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问候大家,时间也准确得像她在军营早起的时间一样。有时她贴出文图之后,没有人回应,第二天她照旧贴出来,从来没有间断。

      每天准时在群里问候,看起来很简单,其实不容易,那是一定要有美好的生活心态的。如果你过不好的话,你就没有心情问候别人。所以,Ch同学是我最欣赏的同学,欣赏她对生活的美好心态。

    我也很少在这个微信群露面,只是有一次我对他们说:同学们,我的下午就是你们的明天早上。你们早安我午安!千言万语,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不管过去的日子大家是怎样过的,我们都走到一起来了!问候大家,我在大洋彼岸祝福同学们!让欢笑永驻,让祝福永远,让美好永恒,让友情永存。

最近博文:
读者喜欢我的土楼知青系列,感谢文学城
在美国过国际儿童节的“我们这一辈”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同一首歌99' 的评论 : 土楼情人有35万字,不含空格。是我10年的心血。有心看完的读者,几乎都认为最可贵的是人物心理描写比较真实生动,当然这是我的第一个长篇,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再次谢谢你的厚爱!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同一首歌99' 的评论 : 谢谢!你是说回忆录土楼岁月,还是小说土楼情人,都已经出版。
土楼岁月2008年出版,土楼情人2017年出版。
土楼岁月在网络发表2/3,需要的可以私下和我联系。
土楼情人发表3/4,可以在网络购买。
这些信息都可以在我的栏目里找到。
土楼岁月书: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7163/200807/26439.html
土楼情人书: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37163/201709/13324.html
同一首歌99 发表评论于
吴老师,去年发现您的土楼知青系列,非常喜欢。内容朴实深刻,人物刻画细腻,是那个时代珍贵记录。可是最近好像没再有这方面续作了,除了这篇有点相关的。发现您写此类文章文笔高出其他人,也高出自己其它文章一大截,也许那是对你人生最有影响的一段生活,所以格外生动,不写有点可惜呢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zhz' 的评论 : 谢谢你这么认真,是否废话和病句?读者自然会判断。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zhz' 的评论 : 我写完之后贴出,还没有来得及校对就上首页,不能修改。
czhz 发表评论于
yanshengjiang 2019-06-04 22:54:05 此句不废:“奇怪的是。别人贴出的美文美图,我没有什么感觉,唯独她贴出的美文美图,让我倍觉亲切。因为..."
-----------------------------------------------------------------------
我说是废话和病句。此句虽然不废,但却是病句,第1个标点符号就错得离谱,后面的标点符号也大都是错的。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yanshengjiang' 的评论 : 谢谢来访,你是江岩声吧,看过你的很多好文!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zhz' 的评论 : 你真厉害!
yanshengjiang 发表评论于
czhz 发表评论于 2019-06-04 21:54:15 : 没读到任何故事,只读到废话和病句。

不同意。此句不废:“奇怪的是。别人贴出的美文美图,我没有什么感觉,唯独她贴出的美文美图,让我倍觉亲切。因为..." (省略号是废话,此地无银三百两)。

czhz 发表评论于
没读到任何故事,只读到废话和病句。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天涯海角54' 的评论 : 是这样的,但是现在年纪大了,什么都不计较了,人生不就那么一回事吗?能活着就不错了。
天涯海角54 发表评论于
好文,文革前的同学仍然能相互关怀。文革中出身好的与出身不好的走的是二条路。出身好的优先当兵、当工人、上大学,是文革的受益者,大都非常怀念文革。而出身不好的上山下乡,蹉跎岁月,文革后考上大学,大都痛恨文革。出身好的仍有优越感,不大愿意搭理出身不好的。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coppertown' 的评论 : 很喜欢你这个帖子!谢谢!
coppertown 发表评论于
好感动。
如果在厂子里时候,她下车间视察,或你上办公室汇报,你们俩就重逢了。
唉,你们俩有缘无分呀 (作流泪状)。
吴友明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那美人图一上不就被你比下去了?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美人图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