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此景此地,不吹不侃真不行

有人聚的地方就是个小社会,之中有熟人就难免是是非非,若都是路人或是擦肩而过的流客,所言所行--当然不是指污言秽语或下做之为,不必顾忌也不需负责,说过则过,权当一时兴起之作。后者其实人们常常遭遇,比如过去国内常排队的地方,医院,售票处......,这里特别想提的是当年坐火车这个小社会的经历.....

在国内读书做论文期间,导师很开通,常常网开一面让学生外出调研,这也让咱有机会四处走一走,闯一闯社会,见见世面,看看各地的风土人情。每次出行,坐火车是那时最便利的交通工具。一上火车时常往南方跑,10-20个小时是常事,往车上一坐,周边的乘客,你我他她,在一个不大的空间,就是一个小小社会。跑多了,见识了三教九流,活生生将咱一介书生锤炼成一个社会青年 -:)

记得第一次单独出外调研, 上了上火车,“享受”的是硬座,咱对周边的人客客气气,聊天没什么套话,张口闭口都是学校那点事,人家一看就是个学生娃,没什么交集,很是无聊无语。咱只好捧本小说打发日子。跑了几趟,摸出门道,一个人的身份很重要,这以后上车前,买几本地摊上的花边杂志,上车主动与周边乘客打招呼,人家问起做什么的,咱也根据聊天对象的背景,顺口编一个,让对方感觉是“一路货”,尽量少提自己的学生身份,就这样,“做过”工人,推销员,机关小职员..... 林林丛丛,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胡扯乱扯,按当时的话说“吹牛不上税“.........

后来还挺享受火车上这“小社会的生活“,那时的条件可想而知,赶上卧铺还行,否则人挤人,那滋味现在想来二十多小时如何挺过来的,也许就是年轻,此外要不在车上再找点乐, 与不同人胡扯消磨时间,好难熬啊!反正车上都是流客,说什么彼此都不上心,真话假话也没有多少人信,因而靠着三寸不烂之舌尽可不过脑子之往外喷, 有时聊的对脾气了,就一起吃吃喝喝,说好到了彼此城市互相款待的"鬼话”,有时撞上认真的,还真要留地址表示要加强联系,总之什么形形色色的人都有,煞是好玩。有时胡扯累了, 就交换各自带上车的花边杂志,什么谋杀情杀, 知道乱编的,也禁不止好奇之心......

火车上的磨练,培养了与人打交道的技巧,更主要是“自来熟”“杀生”,脸皮厚了,易与人相处,当然与相识的人在一起,分寸有致,掌控到位 -:)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梅华书香' 的评论 : 落后的交通,到是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
Y自然流露Y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京华人' 的评论 : 在这种小社会, 只要张得开嘴,信息量一定大大,但别太当真 -:)
梅华书香 发表评论于
老外更喜欢乱侃胡说,不过当年国内的交通落后确实让人痛苦无比!
京华人 发表评论于
这类聊天侃大山就是为了打发时间而已。2006年底回国,临登机前碰上一位大妈。一路上嘴就没停过,十几个小时的旅程感觉一晃而过,而且,还得知不少周围中国同胞们的“家里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