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是神童,更是钢琴神童,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父亲是宫廷乐师,就是中产了,平时几个朋友拉乐娱乐,通常的曲式是弦乐四重奏。有一次莫扎特坚持要拉,那可不是弹钢琴,而是拉小提琴,父亲不悦,呵斥他,他从来没学过。但朋友说孩子嘛,就试试吧。事后大家都吃了一惊,觉得莫扎特有专业水平。
莫扎特不以为然,“不就拉小提琴吗,有啥难的?”大概自己练练,就会了。长大后,莫扎特自己聚会时,往往拉中提琴,因为拉得人不多,而莫扎特啥都会。
莫扎特五岁一手钢琴征服欧洲,从小就能作曲(现在大家觉得有水分,老爸做了假),中国崇拜的粉丝无数,我的口水肯定不如他们,见【3】,网上流传的总结是【4】:
神童的记忆力
下笔如有神助
超强的音乐搭配
惊人的语言能力
莫扎特是天才,不只是天才,是天生的天才,几百年不遇一个那种,贝多芬现在大家也觉得是天才,当时也很火,但当时挤哒他的人多了,觉得跟莫扎特一比,简直不值一提。当然了,贝多芬作品的深度无可比拟,大家觉得的是他比莫扎特技逊一筹,是这些人的眼光不行。
莫扎特的作曲水平确实是空前绝后,跟王勃差不多,他那“所有曲子都是脑子里抄出来的”(“God’s stenographer),言即上帝把曲子写在他脑力,成为当代人又嫉又恨的原因。其实你听多了,莫扎特自己抄自己旋律的很多,一个调子反复用,不仅莫扎特如此,连巴赫也如此【5】】。不过莫扎特旋律一个接一个,实在是无人能及,而且作曲不仅仅用调子,一大堆组织、情节气氛、配器,发展表现,还要跟某个特别的乐器配对,能做,但不用想从脑子里抄出来,没什么人能做到【据说瓦格纳流浪完了,坐下来写《指环》,稿子一挥而就(参见:永恒的女性 ),直看得李斯特老泪纵横】。不仅如此,莫扎特心灵对人性的感应,和把这种感应反映到艺术上的能力,也是仅有的几个之中的【2】。
有关莫扎特的很多迷,其实是他姐姐在他去世后蓄意散布的,为的是给自己和莫扎特打造一个美好的形象,甚至有刻意偏低莫扎特,抬高自己的,是当今很多假传说的来源。别说现在西方古典音乐衰败,大家靠东亚救命,即使以前西方大众对古典音乐也是一知半解,比如觉得莫扎特优美,又雅又俗,看了半真半假的电影《阿曼达斯》才知道莫扎特是天才,所以大家又都说莫扎特天才,但真是什么天才,不知所以然。
现在说说我的感觉。先听听下面的曲子。
不像常听到莫扎特的。
这是莫扎特的六首《海顿四重奏》(The Haydn Quartet),最后一首的(第一乐章)起头。 说西方成熟的歌剧样式基本上是莫扎特开始的,那只是莫扎特开创的诸多方向的一个,不过在我这门外汉看来,六首《海顿四重奏》才是莫扎特真正天才的体现。
六首《海顿四重奏》原因是海顿写的几首四重奏,其实与大众心目中天才形象相反,莫扎特直到死都勤奋【1】好学,看了海顿的作品,从来不服人的莫扎特真不说话了。以前四重奏是一个带班,三个跟班,大家热闹热闹,海顿是彻底把四把乐器解放出来,尤其是大提琴,是一个开创。莫扎特决定要跟上,要写出能和海顿的四重奏。
然而这一写,就写了两年。这是莫扎特一生仅有的事,连《费加罗婚礼》也没那花那么长的时间,莫扎特是写了又改,改了又写,最后敬重地题赠给海顿,说六首是“孩子见了爹”。
莫扎特的天才,也是天才加上拼命才出来的【1】。
听听六首《海顿四重奏》,你才会被莫扎特彻底镇服,几十年前我第一次听的时候,觉得自己之前对莫扎特是啥都不懂(当然现在也不懂),之后,不懂也算领教过了。
第六首,别号“不谐”(dissonance),绝对是划时代,当莫扎特死后把稿件送到意大利印刷(德国不行),印刷厂简单退回,说乐谱都是错误,因为写“不谐”,是学生毕不了业的作曲方式。后来海顿出面才压下去(海顿长命)。
音乐的和谐与(consonance)不和谐(dissonance)与“和谐(或和音,harmony)”不是同一回事(中文对应翻译的问题)。不谐有个初中的解释。音都是三角函数,一个单音就是一个简单正弦函数: sin(ωt),ω是频率(波长反比),复合恰如:
sin(ω1t)+sin(ω2t)=2sin((ω1+ ω2)t/2)cos((ω1− ω2)t/2)
几个音同时发出,谐与不谐就看ω1和ω2的关系。当它们很近但又不等的时候,ω1− ω2就很小,声音就刺耳,是为不谐。
不谐不是为了刺耳,莫扎特的曲子整体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六首《海顿四重奏》有阴沉有阳光,有急有缓,气度森严,后来我都觉得贝多芬是抄莫扎特的(贝多芬晚期四重奏灵感多来自巴赫)。
除这六首外,莫扎特的六首(弦乐)五重奏也及其高超(第一写得早些,稍为欠火候),不仅没有拖拖拉拉感觉,更让人觉得是一个大师的不世之作。
【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