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开始。
知道的本义是知“道”,而知“道”,是中国传统之学的最高目标。
然而,道与知的关系很难搞清楚。
道若是知,则不知时不为道。这有悖于“可离非道也”。
道若是不知,则无非是道。那么学与不学修与不修没有差别。这又有悖于圣贤垂范。
道,到底是可知还是不可知,应知还是不应知?
我们一般的想象,“道”是离苦灵丹欢乐源泉。如果知了道,那么痛苦时一念及道痛苦就会消除,有灾难时一念及道灾难就会化解。好像道可以根据我们的好恶来改变我们的世界一样。根据这种想法,道就是一种建立在相对基础上的东西:它不存在于我们认为不好的东西或者现象里面。我们用它来去掉不好的,得到好的。
显然,这与道的“普适性”相矛盾。普适性就是存在于万物万象之中,不分好坏。
如果我们不喜欢的东西或者现象(比如情绪,痛苦等)中也有道,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消灭或者转化这些呢?
这就涉及到“知道”这个词中“知”与“道”的关系。
道如果是知的对象与内容,那么道就是一种知识,一种经验。而知识或者经验是没有普适性的。
道如果不是知的对象与内容,那么人就没有办法”知道“,古今圣贤教化,就都是水中捞月。
道与知,到底是什么关系?
道与知的关系,就是知止于道的关系。
知,是指具体的知的内容,好与坏,苦与乐,知与不知,懂与不懂,悟与不悟,一切感知活动与其结果,都是知。
止,就是址,用作动词,就是住于。
知止于道,就是知住于道。只要有内容,无论好坏迷悟,就是在道中。
这里依然还是充满歧义,好像我们可以忽视内容而体会一个抽象的道一样。不是的。
道是什么呢?“道”不是知的对象。因此,“道”不能以抽象的形象来体会。人能体会的,就一定是知的对象,是知的对象,就一定不是道。人不能直接发现或者体会抽象的道,因为没有一种固定的东西或者状态叫做道。
道,就是途径。以往人喜欢用规律来解释道。这个解释有点儿偏,因为无论人能不能发现规律,只要有相,有变化,相的变化本身就是道。知的生起、坚固与变化,也是道。因此,人要体会的,不是把道作为知的对象或者内容,而是知本身,是知的对象的形式,包括它的“空”与变化。空与变化,就是道。一切相都在空与变化中存在,就是都在道中存在。我们所体会到的内容,无论它是什么,都没有固定的实际。是意识中的相。我们可以坚持取,也可以坚持拒,可以无所谓,无论采取何处态度,结果如何,经验如何,它都是相,知的本体都没有变化。这就是“空”。
因此,所谓知道,就是不是知道了一种叫作道的东西,而是明白相的实质与变化。这不是抽象出来的东西或者知识,而是时时刻刻的实际。时时刻刻体会这个实际,就是知道。不是固内的那个内容,而是内容之所依。
因此,所谓修行,对治毛病,不是另找一个好的境界感受把不喜欢的取代掉,也不是拿”空“把现在的换掉,而是就在当下看着它:好,就观察好是如何依缘而立;坏就观察坏是如何依缘而显;观察到了,就看”观察到“是空还是不空,没观察到,就看”没观察到“是空还是不空。高兴,就看高兴的空,懊恼,就看懊恼的空。不需要逃避任何东西,也不需要修改任何东西。
这就应该是知止之诀了。
*********
与格物讲心物关系一样,知止是讲知与道的关系。不是啰嗦的无止境的各种事物或者知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