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派文學和京味兒文學,一字之差,聽起來像一回事,但還是有區別的。京派是相對於海派的一種說法,初因地域上的關係,工作生活在北方的大城市,像北京天津的作家,他們的作品有著類似的寫作特點而自然形成了這樣一個文學派別。
民國二三十年代,周作人的弟子馮文炳(廢名)被認為是京派文學的代表性作家,他影響了後來比他更為知名的大家沈從文,朱光潛,李健吾等;這一派的作家還有凌叔華,林徽因,蕭乾,汪曾祺等一批在京創作的文人。京派作家大都是非京籍的“外鄉人”,而且都是北大,燕京,清華,南開這幾所知名大學的教授學者。所謂京派的特點是作品注重描寫人性,人生,避免涉及政治,突出作品的藝術品味風格,追求所謂的純文學趣味。他們組織出版期刊雜誌,會定期或不定期的組織沙龍講座討論及各種形式的文學聚會。
對故土充滿感情,對人生有著悲憫情懷,寫作上有著詩歌一樣的細膩抒情是京派文學的特點。沈從文的“邊城”,凌叔華的“酒後”,汪曾祺的“大淖記事“,林徽因的”你是人間四月天“,朱自清的“背影”,等等都代表京派文學的不同特點。
而京味兒文學呢?一聽這帶兒話音就知道一定是北京人寫北京,或諳熟京城文化的人寫京人京事,並非是文學中的一個派別,只是約定俗成的一種稱謂。其特點為:用北京語言來描述京城裡的人和事,所述的景物環境應是北京民俗的。在語言運用上非常平民話,所謂“接地氣兒”,並充滿北京人日常生活中幽默祥和。這樣一來,似乎創作範圍很小,可是京味兒文學的作家的每一部作品都是那麼好看,耐看。
京味兒文學的鼻祖當首推老舍了,他的大部分作品故事都是發生在北京城裡的,小胡同,四合院或大雜院。無論是哪個年代,無論是寫書香門第還是寫底層百姓,絕對是京味兒十足。作為北京人讀老舍的作品,“我這一輩子”,“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茶館”,“龍鬚溝”等顯得格外親切,過癮。
京味兒文學小說的作家老一代的還有劉紹棠,作品有“蒲柳人家”,“地火”等;鄧友梅,作品有“那五”,“話說陶然亭”,“煙壷“,”訪畫韓“等;同是京派作家的汪曾祺,其京味兒小說作品有“去年屬馬”,“後十年集”。中年一代有劉心武,作品有“班主任”,“鐘鼓樓”,“飄窗”等;年輕一代的,王朔算是最典型的京味兒作家了,他的許多小說被馮小剛和其他導演搬上銀幕而被大眾熟知。另外嚴格上不算是京味兒小說作家,但經常在“北京文學”期刊發表作品,比如林斤瀾,韓少華也有很多好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