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之旅(九)- 中国人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莫斯科有个地方叫Китай-город,译成中文就是“中国城”,红场和克里姆林宫就在这个“中国城”行政区里。历史学家都不清楚“中国城”这个名字的起源,然而都肯定跟中国没有丝毫关联。整个莫斯科唯一座有中国特点的建筑还不在这个中国城地区内。据说溥仪当皇帝的时候,有意访问莫斯科。尼古拉二世为了表示欢迎,下令建造了一座中国式建筑,准备让溥仪在这里下榻。后来溥仪没去,这座建筑就成了茶叶店,现在除了茶叶外,还卖咖啡和各式糕点。从外表看,还是俄式建筑风格,只是加了几个琉璃瓦窗檐而已。想在莫斯科看到琉璃瓦大概仅此一家,离红场并不太远,走着去都可以。

那个时候莫斯科一定没有几个中国人。现在长期定居莫斯科的华人有五万人左右,任何时间段内大概会有近千中国游客,主要景点乌泱泱的都是“大妈团”。国人财大气粗,很不把他人放在眼里。有一次在一个博物馆里走累了,在一个长板凳上坐下来,另一头是一对夫妻,中间没有人。坐着坐着有点发困,把帽子压下来,低头闭上眼睛眯了一会。只觉得有人捅了我肩膀一下,猛一睁眼,一位中年人手指着中间的空位子,用四川话冲着我说,“往里边点儿”。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稀里糊涂地挪了进去。他老先生一屁股坐在我原来的地方,然后转过头来问我,“是中国人吗?”。TMD没搞清楚我是哪国人就如此跋扈,你怎么就不能坐中间呢?

为了伺候好这些财神爷们,饭馆酒家、旅游景点处处可以看到中文写的招牌广告,连美国“汉堡王”也要在俄罗斯挣中国人的钱,窗户上写着“最好吃的汉堡包”。很多中文如同80年代中国大街上的洋泾浜英语,写的很马虎,错误百出,比如“欢迎光临你们”,有的地方“入口”写成了“人口”。最有趣的是小摊贩们都会说两口中文,看见“大妈团”来了就开始吆喝“一千卢布,一百人民币”“一口价”“便宜”“商店里没有”“你是美女,我爱你”等等。

有一天大清早,我出去照相,看见一位俄国老兄从对面跑步过来,便举起相机把他照了下来。他好像意识到一个中国人给他照相,跑到我身边时对我说“早上好”。我惊讶地停住了脚步,想跟他搭讪两句,他却继续跑远了。那是到莫斯科的第二天,什么都很新鲜,以后见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一位在公园里给游客画肖像的艺人看见我,主动用中文跟我打招呼聊天,滔滔不绝,说得还蛮不错,说去过北京、哈尔滨,喜欢吃烤鸭什么的。不过好像是背的,不管我说什么,他只管自己说。要是碰上“大妈团”,不知他一天要背几次。

在大街上,在博物馆或酒店里,国人的大嗓门把自己和其他人群区分开来。这倒是给小贩们提供了方便,听到远处大嗓门就做好准备吆喝。上几篇里提到,一位莫斯科地陪带着一个国内旅游团参观红场列宁墓。出来后有个年长者问地陪,“里边那个老头儿是谁?”搞得地陪哭笑不得,是我白费口舌了呢,还是你实在太愚昧?故意调侃地回答道,他叫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年长者“哦”了一声悻悻离去。我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来到赫鲁晓夫的墓碑前,只见一位国内导游跟他的团员们胡说八道:“中国六十年代的三年困难时期就是赫鲁晓夫造成的”。上一篇提到,一位中国大妈在叶卡捷琳娜宫里给孩子把尿,遭网民唏嘘。

俄罗斯人似乎也不在乎国人的行为举止,一如反顾对国人表示热烈欢迎。在叶卡捷琳娜宫外边有个四人铜管小乐队,演奏俄罗斯民歌和红军歌曲。突然乐曲变成了“义勇军进行曲”,我大吃一惊,老远回头张望,原来一个“大妈团”来了。本来坐着吹Tuba的人还站了起来,对中国贵宾表示敬意。只见国人挺胸抬头,笑容满面,鱼贯而过,不给小费。

很多国人来俄罗斯做生意,一个人拼搏,在俄罗斯扎根生活。我有一个发小,读书做生意,奋斗多年,俄文说得好,助人为乐,受到当地华人的广泛信任。20多年前,他看到大量中国假冒伪劣产品流入俄国,一些国人的素质又太差,使得国人在俄罗斯人眼里的形象越来越不好。他决心改变这个状况,成立了中俄文化交流中心,为当地中国商人提供正当娱乐活动,向他们介绍俄罗斯相关法律,同时为俄罗斯人举办“中俄联谊”之类的活动,宣传中国文化和美食。他还办起旅游,跟俄罗斯几家旅游机构合作,直接为中国国内游客提供俄国境内外旅游服务。他现在是莫斯科的侨领,被中国政府推选为政协委员,俄方接受他为俄中友好协会成员(唯一的中国公民)。

很多在俄罗斯留学的中国学生都利用暑假打工,当地陪,带团旅游。我们这次俄罗斯之行,原来计划是自由行,在这位发小的热心关照下,成了半自由行。给我们安排了两个地陪,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读研究生,历史专业知识非常丰富,还帮我们解决了不少语言障碍。因为她们平常接的全是国内的团,讲解时口头上有很多“坏毛病”,比方说,“伟大的中苏友谊”“斯大林同志”之类。我们一再提醒她们,我们不是从国内来的,她们才慢慢开始畅所欲言,跟我们讨论了一些她们意想不到的话题,讲了一些“不该讲”的话。临分手她们都说,你们“美国人”就是不一样。我们给她们写了非常好的评语。

国家企业也来俄罗斯搞建设项目,我们开车路过一片楼群,很漂亮现代,是上海在圣彼得堡的“波罗的海明珠”,用很短时间建起一片公寓楼,价位公道,还有配套的生活与商务设施,最后却卖不出去。后来才了解到,俄罗斯人的工作效率虽然很低,做起事来拖拖拉拉,然而却很认真负责,保证质量。俄罗斯人觉得中国人盖房子太快,质量一定不好,所以除了一些“托儿”和富二代留学生以外,当地没有人敢买。

讲一个小故事,莫斯科华人几乎都知道:2001年,中国驻莫斯科大使馆要举办申奥成功庆典活动,听说当地和欧洲各地法轮功成员要趁机来抗议,十分担心会造成不好的国际影响。向莫斯科警方求助,莫斯科警方表示无能为力。大使馆召集当地华人群策群力,想办法阻止法轮功“捣乱”。有人建议,可以请一个叫阿辉的人出面跟警察交涉。阿辉是莫斯科华人黑社会的头儿,从事人口走私和毒品生意,是很让大使馆恼火的人。经过周密研究,使馆传话,要是阿辉能协助使馆办好庆典,可以立功赎罪,过去的事一笔勾销。阿辉正愁于浑水越趟越深,不能自拔,多年不敢回国看望老家年迈的父母。于是决定改过自新,买通了莫斯科警方,那天使馆周围的道路统统被警察封锁,庆典活动很顺利。阿辉洗面革新,如今光明正大作生意,也回国看望了父母(没有用真实姓名)。

中国留学生都知道俄罗斯警察很腐败,也很歧视,开车上路,要有防备措施。俄罗斯警察会在路上随便拦截,好像特别喜欢拦中国学生,准备好钱,塞给警察就好了。我们观察到好几次警察拦车,太远,看不清司机是不是中国人。在俄罗斯的东方面孔很多,但不都是华人。在莫斯科可以看到很多中亚和远东人,他们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来打工,很多人的模样会让人误认为是中国人。第一次见到我们的司机时,上前打招呼“你好,贵姓?”却没有反应,原来他就是“斯坦人”。

莫斯科的民调机构“列瓦达中心”上月发表报告指出,俄罗斯排外情绪在抬头,主张限制劳工移民的人数增加,其中39%主张限制中国移民,反对卖给中国人土地。今年三月,莫斯科的两个华人集中的市场遭到警方突击搜查。“斯坦国家”的商家提前得到了内部消息,及时转移了钱款和贵重物品,避免了巨额损失。华商不知情,被堵在市场内,损失惨重,有十人被捕。

歧视中国人和其他黄种人的“黄祸论”是十九世纪起源于俄国的,幽灵还在俄罗斯上空徘徊。我们这些去游玩消费的人无法体会在俄罗斯生活的中国人的感受。

俄罗斯之旅(八)-被“践踏”的艺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