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翰林

打印 被阅读次数

清初翰林院,設掌院學士二人,滿、漢各一人;其下有侍讀學士、侍講學士、侍讀、修撰、編修、典簿、檢討、待詔、庶吉士(簡稱“庶常”)等。侍讀學士以下逢四至五年需大考,不過者要被除名翰林(考取者留於翰林,不入者通常外派知縣),因此有「翰林怕大考」之說。這時的翰林院與明時一樣,地位清顯,但並不參與機密大事,主要職務是修史編書、掌文詞翰墨、充當皇子師傅、科舉考官等等。由於被視為儲才之所,重臣宰輔大都從翰林院出身,以至於道光咸豐年間,點翰林成為了仕途捷徑。從編修、檢討做起,十年可做到侍郎。洋務運動的領導者曾國藩、張之洞、李鴻章、沈葆禎等都是翰林出身。翰林制度可以看做科舉的延伸,因為殿試之後,狀元授翰林院修撰(六品),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編修(從六品)。二三甲中優秀者則成為庶吉士(從七品)。

澳洲雪梨“東華報”在1902年9月6日的報導中,可見清末翰林院大考情況: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