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威尔式的”人脸识别

打印 被阅读次数

“奥威尔式的”人脸识别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所创作的一部反乌托邦小说,出版于1949年。其重点探讨政府权力过分伸张、极权主义、对社会所有人和行为实施压抑性统治的风险。故事发生的时间设于1984年——为当时作者对未来的虚构想像。在其构想中,世界大部分地区都陷入了一场永久的战争、政府监控无处不在、资料记录中满是历史否定主义及政治宣传。

《一九八四》自1949年出版以来,它的许多用语和概念在英语中已被普遍使用,例如老大哥、双重思想、犯罪思想、新话、101室、电幕、2+2=5、忘怀洞。《一九八四》令形容词“奥威尔式的”(Orwellian)普及,它是用于形容官方欺骗、秘密监视并且修改历史的极权主义或独裁状态。

人脸识别技术的做法

人脸识别,是基于人的脸部特征信息进行身份识别的一种生物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的做法或许有些人会不以为然,有人会认为,是政府如家父般的保护善意。

试想一下,所有的个人数据,包括平时上什么网,看什么新闻与视频,购什么物,微信上与哪些人聊天,具体聊什么内容,有什么样的好恶等等,本就已收集得够多了。现在还要再加上生物识别方面的个人信息,都交由一个庞大的组织来掌控。在中国这个社会,任何的个人数据,只要是为企业或其他机构所掌控,也就等于为政府所掌控

掌控数据的人显然不是上帝,他们有自己的私欲与弱点。所以,他们会如何使用个人数据,会如何操控个人的生活,都不得而知。更不要说,这些数据因保管不善而被泄露或是被黑客侵入,导致为不法分子利用所可能产生的危害结果。

有人会说,只要不干坏事,便无需担心政府掌控你的个人数据。 没有人想成为透明人;成为透明人的想法,让人觉得非常不安。 在一个正常社会中,个人理应拥有正当的权利,反对任何组织随意获取自己的个人生物学数据。法律之所以保护个人的隐私权与住宅自由,就是要让个人有自治的空间,这个空间不允许他人侵入。 这里的他人,不单指其他的个人或是一般的组织,也包括政府,包括国家。倘若个人的生物学数据也能以安全为名未经同意而随意获取,则法律上对隐私权与住宅自由的保护,还有什么意义?无隐私即无自由。

有人会提出,自己并非什么重要人物,别人想必也没有兴趣来了解个人的信息。 持这种看法的人想来不少。对于大规模收集个人数据的做法,即便自身是作为被收集的对象,很多人也不以为然,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主要的理由无非是,又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别人应该不会有兴趣来关注。所以,自己仍然足够地安全。 当你把个人安全的问题,寄希望于别人的忽视时,基本上就活得如亡命的赌徒一般了。并且,你赌的不只是自己的运气,同时还在赌,掌控数据的人是天使一般的存在。

还有人会辩解,这样的技术推广是有些问题,但反对也没什么用,就懒得花力气反对了。 攸关自身重大权益的事项,如若自己不站出来反对,做出应有努力,自然更不可能指望别人出来帮着呼吁。在没有做起码的努力之前,怎么就知道反对无效呢?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乔治奥威尔的名言 : 在你劳累过度时,一个治疗自悲自怜的好办法是想想巴黎的餐馆里,有成千上万人也是工作这么久,而且会坚持下去,不是几周,而是几年。
谢盛友 发表评论于
在你劳累过度时,一个治疗自悲自怜的好办法是想想巴黎的餐馆里,有成千上万人也是工作这么久,而且会坚持下去,不是几周,而是几年。
通州河 发表评论于
你说得没问题,但不能双重标准,欧美企业或政府搞监控人脸识别声音识别等就是创新,提高效率。中国只要一碰这些东西就是人权自由。

不过我实在不明白一个国家的总理手机曾经都被他人监控了,还有心情指责其他国家。
笑薇. 发表评论于
美国信用卡等机构使用voice 识别。租房已经用smart contract,价格用大数据显示的资料因人而异。这个不是以大数据为基础进行管理社会始作俑者,但是利用了人们的无知,使他们自愿放弃自由,接受这样的管理。
曲肱而枕 发表评论于
没看懂的可能对自由没有仔细想过。

这里面的一个核心是对政府和权力的限制,监督,和根本的不信任。从中国社会来的人自然可能对这个没有什么直接理解。但是人民对政府权力的警惕和限制,而不是让政府有强大的监督管辖人民的方式,这是西方自由的一个根本。

要知道权力掌握在政府几个人手里是随时可以被滥用的,所以不能让政府有不必要的权力,还要随时监督他们怎么使用他们的权力。
warrener 发表评论于
没看懂这篇文章意思。隐私等于自由?可能对坏人来说是这样吧?
诗意栖居 发表评论于
因为采纳人脸识别等技术,中国大城市的恶性犯罪率急剧下降。而生活在自由国度的我们,因为要保护隐私保护所谓的自由,却失去了晚上在downtown 随意闲逛的自由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