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的一个星期一,凌晨,昨天刚到北京的我,由于时差的原因早早地醒来,窗外仍然是夜色,今天是开会前一天,空闲,一边刷手机,一边想怎么打发今天的时间。去天安门广场看升旗吗?十月的北京清晨已经寒意浓浓,等夏天再说吧;这次住在奥体公园附近,往西面不到十公里就是清华园,快十年没去了,好吧,就去清华园。
吃完早饭,特意查了公交线路,九点多坐上了公交车,这些年路过北京,经常穿梭于机场车站,来去匆匆,很久很久没有这样悠闲地逛街了,然而,北京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那座城市,望着车窗外,时而一些熟悉的街道地名跳进眼帘,可是周围却是陌生环境,努力地想唤醒心中记忆,却没有头绪。。。。。。
在圆明园南门下车,终于看到熟悉的地方了
说实话,我不记得曾经出入过此门,上学的时候都是从清华北门出来直接进入圆明园东门就到了大水法遗址了,那时好多学生锻炼跑步就跑到圆明园去了。
马路对面就是熟悉的清华西门,只是门口多了些围栏。
看网上说个人和团体游览清华只能从西门进,而且要预约。一来,我昨天刚回国,而且临时决定过来,哪里有时间预约;二来,以前横趟的地方居然还要预约?!直接大摇大摆往里走,保安也没拦我,不知为什么,反正我进来了。
迎面是一条东西的马路,看路牌叫清华路(不记得这个路名哎),一直过二校门到清华东门,基本上,校园都是在路北,路南是家属宿舍区,清华附小,和照澜院商场等。
前面这片草地很不起眼,可当年唯一的一次校内劳动就是平整这块草地,夏天,汗流浃背,为了给同学们鼓劲儿,我还在傍边的一个广播室里对着包着红绸子的麦克风吉他弹唱,大喇叭里传出去的歌声我也不知道好听不好听,哈哈哈:)现在那个广播室早已不在了,这片草地依旧清新翠绿。
我这次路线基本上是沿着清华路由西向东,不时地向北迂回,前面到了熙春路,该往北走了,这边有甲所,工字厅,荷塘,和西大操场。
甲所是清华官方的招待所,我一直没有进去过,在当时我这个穷学生的记忆中,甲所是非富即贵的地方;记得上学的时候,我妈妈来学校看我,只能住在南边照澜院的普通招待所里,跟集体宿舍一样;现在的甲所也许掏钱就能在里面吃住,可我早已没有了一探究竟的兴趣。
甲所北面不远就是大名鼎鼎的工字厅。工字厅原名工字殿,是清华园的主体建筑。因其前、后两大殿中间以短廊相接,俯视恰似一工字,故得名。工字厅是清华的权力中枢,党委和校长办公的地方,记得以前上学的时候可以随便出入,现在有门卫把守,只能在门口拍照了。
离开工字厅,穿过林间曲径,这是个什么东东?拍一张照片吧,为我的怀旧之旅添点新意。
从工字厅往西,过了熙春路,就是近春园。说实话我真不知道这叫“近春园”,从百度百科上摘录一段话“近春园原为清咸丰皇帝做皇子时的旧居,原为康熙皇帝的熙春园的中心地带,属于“圆明五园”之一,现属于清华园的一部分,位于清华大学校园西面。近春园四面荷塘围绕。。。”,如果说荷塘,人们就知道了,因为朱自清笔下的“荷塘月色”就出于此,在清华,更习惯称之为“荒岛”。
荷塘中心有岛,岛与岸有桥相连,大一的时候常去,还曾拍过一张坐在假山石上低头凝望荷塘的照片,被同学们戏称跳水自杀的前兆,哈哈:)
从荷塘往北走,是我以前所不知,应该是后来建立的生物馆,正好看到有学生拍毕业照,十月份毕业吗?:)
从生物学馆往东走,我的心跳稍微有些加速,因为西大操场就在眼前。当年刚入学不久,也是秋高气爽的季节,新生运动会就是在这里举行,也就是在那届新生运动会后,我被选入了清华体育代表队的短跑队,从那时起,每周一到周四下午四点半,雷打不动风雨无阻地在西大操场训练,每年的校运会也在这里举行。
百米的起点和终点洒下了数之不尽的汗水,也收获了来之不易骄傲。。。,Oh,my glory days!
西大操场边上的体育馆,是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之一,体育馆内北部是健身房,短跑队每周一次的力量训练就在此;南部是室内游泳池,我在里面游过;中部是篮球馆和八十米悬空跑道,天气不好的时候,短跑队就在馆内悬空跑道训练。
西大操场北面是西区学生宿舍,有一至四号楼和清华八斋。一号楼至四号楼都是古朴的建筑,有传统的尖顶翘檐特色;清华八斋是指清华园内有八座比较有名的书斋,明斋、新斋、善斋、静斋、平斋,强斋、诚斋和立斋。其中紧挨着西大操场的是明斋,善斋,和新斋。在(男)同学心中,新斋最有名气,因为是女生宿舍;我在校时住在东区,新斋只停留在耳闻的传说里。。。
西大操场的东侧就是图书馆,由新图书馆和老图书馆组成;新图书馆由邵逸夫先生捐资,老图书馆则有近九十年的历史。
老图书馆门前是万泉河
过了万泉河就到了清华大学的早期建筑核心区域,先来看看清华早期四大建筑(大礼堂、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之一的大礼堂。学校级别的大会经常在这开,可我最感兴趣的是大礼堂演电影的时候:)
在大礼堂西边坐落着“闻亭”。闻亭原为一座钟亭,为纪念校友及教授闻一多先生改名为“闻亭”。
紧挨着闻亭就是“水木清华”和荷花池。常常有人把水木清华的荷塘和荒岛的荷塘混淆。
大一基础课“中国革命史”,就是在水木清华旁的阶梯教室上的,课间休息经常在水木清华,闻亭,和大礼堂前溜达。说起大一上基础课,我们系和其他几个系一起上大课,其中就有英语系。地球人都知道清华工科大学奇缺女生,而英语系嘛,别的不多,就是女生多。那课上得,真是有人上火,有人败火;而英语系的女生们仿佛是天文学专业的,走路时,不是鼻孔朝天,就是眼睛朝天;幸亏那时校园车不多,如此走路也很安全:)
如今阶梯教室无影无踪,变成了这么个东东,是妄图扼杀我的美好记忆吗?休想啊,休想:)
原阶梯教室南边就是古老的科学馆,物理实验就在这里,做实验做得我跟楼里阴暗的走廊一样昏昏沉沉的。
科学馆往南就是第二教学楼,一楼教室里似乎还在讲着高等数学
二教南边自然是一教(第一教学楼),还是老样子,门口停满了自行车
接下来到了清华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二校门和清华学堂。二校门为清华大学最早的主校门,是清华园内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被认为是清华大学的象征。
"清华学堂"是清华大学的前身,是用美国退还的部分"庚子赔款"办的一所留美预备学校。我的制图课就是在这儿上的,一张图画得天昏地暗,听过相声《画扇面》吗?除了最后把扇面(图纸)全图黑,前面的几步我都来过:)
学堂后边是同方部,早期建筑,后来是社团和小型会议的地方。
水利系,我上力学课的地方
顺着早期建筑群转一圈,往东走过马路就是东区学生宿舍了。七号楼,记录着我大学的每一刻时光。
这是新楼,以前那个四层的七号楼已经不见了。那时的七号楼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因为全东区仅有的两座女生楼~~五号楼和六号楼~~就在对面。
终于可以自豪地说这两座女生楼我都进去过,而且还被计算机系的女生计算过,哈哈,虽然还需要想起,但永远也不会忘记。。。。。。
在六号楼和七号楼之间是七食堂,现在是一座新建筑,叫做清芬园。吃饭的时间到了,进去看看。
学生伙食很棒且非常便宜,可惜需要刷饭卡,我只好到快餐厅吃汉堡了。
吃完午饭,前往东大操场和主楼。在校时经常在东大操场踢足球,人多场地少,有时候免不了有冲突,现在想起来,真不值得。那时候总是来不及在食堂吃饭,端着饭盒跑到操场占场地;现在操场上空无一人,应该是校内操场多了吧,但也不至于这么空啊,难道踢球也有代沟了吗?
最后来到主楼,以前在主楼上计算机课,主楼后厅是熟悉的地方,听讲座,开联欢会上台表演的欢乐时光。
至此我的怀旧之旅结束了,其实“新”清华还有很多新地方,新区域,新建筑,可是没有我的情感寄托在上面,也就无需见面了。这时候就可以从东门出学校了,东门是正门,气派宽敞;可是,有一个地方我永远也不会忘记。。。。。。
南门,对,是南。。。门。。。!
多年前,一辆大巴车把我从北京站拉进了这个大门,今天我又来到这里~~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沧海桑田,我的,清华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