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之旅--2019南极纪行 (2)

园中草木春无数只有黄杨厄闰年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登船翌日,晴空万里。一望无垠的海面只能见到海燕绕船飞翔,我们的船在大海上像一叶小舟孤独地飘荡,顽强地向着南乔治岛方向前行。

一般乘船去南极都先渡过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 ),因为这条线路最短。而我们的航线则是先去南乔治岛(South Georgia),绕过德雷克海峡。为什么呢?因为这条约1000公里宽的海峡聚集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所有狂风巨浪,风力常年都在8级以上,人称"杀人的西风带"和"魔鬼海峡"。用两天两夜过这个海峡,受罪不说,到了南极您还有良好的心情和身体状况在那里探险吗?于是,我们选择了去时绕道南乔治岛的路线,回程时再去体验一下魔鬼西风带的猖狂。

从乌斯怀亚到南乔治亚岛,航程三天四夜。航程中,为旅客安排的各种讲座一个接着一个,介绍有关南极的知识。什么“南极海鸟”、“冰川的成因”、“南极早期探险”、“马岛战争的起源”,等等等等,不一而足。这次南极旅行名为探险,实际上也是一次科普之旅。

当晚,船长举办欢迎晚会,介绍船上各部门负责人与大家认识,然后是正式晚宴。由于最近中国游客较多,船上特别准备了中国人爱吃的老干妈和豆腐乳。一顿晚饭后,我不得不说,阿根廷牛排配老干妈辣酱,简直就是绝配!如果说大蒜加咖啡有些戏谑,老干妈和牛排却是珠联璧合,味道相得益彰。

近年来,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喜欢到天涯海角旅游的中国人更多。因此,来南极旅游的游客中,中国人绝对是一支声势浩大的主力军。就拿我们乘坐的这艘海洋钻石号来说,我们之前,这艘船被中国人包下,我们下船之后,这艘船仍被中国人包了下来。有鉴于此,夸克探险公司不仅在船上添加了中文同声翻译服务,还在菜谱上增添了不少中国菜,让人感到很贴心。

值得一提的是,船上有一支有户外活动专家组成的探险队,队长肖恩(Shane Evoy)是个膀大腰圆长得就像水手的加拿大汉子,在南极有25年的探险经历。在介绍他引以为傲的探险队时,三个中国人也赫然其中。

赵佳伊(Jiayi Zhao),一位来自北京的漂亮姑娘。她在英国上完中学,然后在法国学戏剧,能文能武。喜欢户外运动的她,加入夸克探险公司后,成为探险队的一名干将。

薛仁均(Sylvia Hsueh),一位来自台湾的甜美姑娘。她拿到海洋生物学硕士学位后,曾在大堡礁任潜水教练。经不住神秘的南极的诱惑,她又加入夸克成为一名活跃在南大洋上的探险队员。

陈群(Redrocks),来自上海的生物医学博士,教授。国家地理杂志摄影师和专栏作家,也是海洋探险号上的中文同声翻译。

看到船上这几位同胞,倍感亲切。

连续三天在海上航行,您可能会觉得枯燥。茫茫大海,一望无际。然而,船上安排的活动竟让人感到一天到晚还挺忙乎。有时,上午刚听完“两个秃头为争夺一把梳子引发的战争”为题的历史讲座,下午就有冰川学家介绍当地的地理知识,让你对两个秃子争夺一把梳子加深认识。有时,我也到六层甲板栈桥上的驾驶室转转,室内温暖如春,窗前视野开阔,假装自己就是这条船的舵手。其实,这艘船高度机械化,航行时基本处于无人驾驶的状态。总之,新鲜劲儿还没过,就快到南乔治亚岛了,

到南乔治亚岛之前,船上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准备工作。安排在先的是给全体游客上的一堂必修课,宣讲《南极条约》及登陆南极的注意事项。

虽然没有任何国家对南极洲实施行政管辖,但人们在这块大陸上的活动仍然有法可依。1959年世界上12个与南极相关的国家签订了《南极条约》,目前已有超过50个国家加入了南极条约体系。条约的主要内容是:南极洲仅用于和平目的,促进在南极洲地区进行科学考察的自由,促进科学考察中的国际合作,禁止在南极地区进行一切具有军事性质的活动及核爆炸和处理放射物,冻结目前领土所有权的主张,促进国际在科学方面的合作。条约从国际法层面对南极进行保护和管理。

国际南极旅游经营协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Antarctica Tour Operators)目前依照南极条约体系,承担了在南极旅行的管理和协调的工作,任何一家组织南极的旅行社和游客,都绕不开IAATO组织的监督。

根据IAATO的规定,每艘前往南极旅行的游轮都需要配备一支有科学家和户外活动专家组成的探险队,代表IAATO行使监督、指导和保障的职责。上完这堂普法教育课后,探险队员给游客每个人发放了登陆靴子,并且严格检查了个人携带的登陆用品,外界的任何东西都不能带到南极大陆及其岛屿,连衣服缝里的线头都要为你清除干净。这种一丝不苟的严谨态度,令人肃然起敬。

海洋探险号抵达南乔治亚岛时,寒风雾雨笼罩着眼前的连绵雪山,岛上的细节全然无法看清。在海上漂了几天,好不容易见到陆地,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这个位于福克兰群岛东南的活火山岛虽然地理纬度并不高,但处于南极辐合带(Antarctic Convergence)的气候圈内。南极幅合带并非如纬度是由人工设定的线,而是一条自然的分界线,圈内气温与圈外好像差了一个节气。

1775年,英国的库克船长抵达这里并宣布英国对此岛拥有主权,且以乔治三世国王的名字命名此岛。

1927年和1948年,阿根廷也对该岛提出主权要求,主权纠纷随之产生。因为南乔治亚岛并非南极条约所涵盖的地区,所以,现由英国管辖。马岛战争后,阿根廷对此岛的主权依然耿耿于怀,尽管口头上总表达强硬态度,但对此岛为英国的海外领地这一事实也无力改变。

号称“南极野生动物天堂”的南乔治亚岛是南极洲的门户。王企鹅、金图企鹅、象海豹、毛皮海狮、南极鞘嘴鸥、信天翁、南极大海燕等都生活在这里。这里的马可罗尼企鹅和王企鹅数以百万计。

计划赶不上变化是南极旅行的一个特点。我们第一个巡游地点定在南乔治亚岛西北角的埃尔塞胡尔(Elsehul),据说在这个避风的港湾生活着大量王企鹅、麦克罗尼企鹅、金图企鹅、象海豹、海狗以及各种各样的海鸟。当驴友们把长枪短跑都准备好了的时候,船上广播说乘冲锋艇巡游的计划因风急浪高,被迫取消。海洋探险号无奈启锚向下一个登陆点露脊鲸湾(Right Whale Bay)前进。

船刚驶入露脊鲸湾,就看到密密麻麻的企鹅站在岸上,黑压压一片,令人震惊。说这里是企鹅王国真乃名副其实。

第一次乘冲锋艇在海湾内巡游,近距离观看企鹅、海豹、蓝眼鹈鹕,信天翁等岸边的野生动物,有一种难以言说的返璞归真的感觉。海滩上,挤满了身材圆润的海狗,个头大的占据着临水的黄金地段,悠然自得;靠里面有一帮海狗在打群架,估计在争夺资源。几头肥硕的象海豹显得鹤立鸡群,其中一位用毫无表情的眼神看着我们这些不速之客。海豹群中加杂着不少企鹅,看来它们平时都能和平相处。不远处,铺天盖地的王企鹅正在上演一出万鹅争鸣的大戏。似乎对我们的到来表示欢迎,那场面绝对不比平壤的大型团体操和北京的大阅兵逊色。

翌日清晨,云淡风轻,我们终于实现了在索斯伯里平原(Salisbury Plain)的首次登陆。索斯伯里位于南乔治亚岛西北部的Bay of Isles南岸,地势开阔,且有植被,是企鹅、海狗、象海豹和多种海鸟的主要栖息地,也曾是十九世纪人类大规模屠杀这些野生动物的场所。到二十世纪初,这些动物几近灭绝。后来,由于国际社会的干涉和禁猎措施的严格执行,企鹅、海狗、象海豹等野生动物才得以大量繁殖,恢复原本的自然面貌。

 

走进企鹅、海狗和象海豹的世界,近距离观看它们的生活,与在电视上看“动物世界”,感受截然不同。置身其中,不仅感到新奇,而且也能换个角度检视人类自己。

我们的第二个登陆点是古利德维肯(Grytviken),这里曾是南乔治亚岛第一座同时也是菅运时间最长的捕鲸站,从1904年持续到1965年。这个捕鲸站在鼎盛时期每年屠宰七千多只鲸鱼,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内,南极地区有二百多万只鲸鱼被人类屠杀。这里不但有废弃的鲸鱼加工厂,而且还有英国极地探险家欧内斯特·沙克尔顿(Ernest Shackleton)的墓地。

来南乔治亚岛之前,在船上看了一部沙克尔顿的传记片。这部影片不但讲述了沙克尔顿波澜壮阔的一生,而且还浓墨重彩地再现了沙克尔顿的探险船“坚忍号”在威德尔海沉没后,登陆大象岛,又与两位队员划着小艇千里迢迢跑到南乔治亚岛的捕鲸站寻找救兵,最终使探险队员全体获救的故事。

曾经辉煌一时的捕鲸船和加工厂早已成为历史遗迹,工厂的机器和储油罐锈迹斑斑,在周边雪山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眼。这里现有一座教堂、一座博物馆和一栋工作人员宿舍。一位伦敦来的女士作为博物馆的解说员带着我们参观,并为我们讲解这里的历史和现状。她只夏天在此工作;冬季,只有英国科学考察站的几个人在此地留守。教堂里有个图书馆,放满了古旧图书。因为时间关系,未能仔细了解那些在这里捕鲸和打工的人喜欢读的都是什么书,便走进了博物馆,寻找有关沙克尔顿的一切。在博物馆里,首先看到的是一只奇大无比的信天翁标本,还有许多有关南乔治亚岛的历史和野生动物的展品。沙克尔顿的生平在博物馆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位置。

沙克尔顿在最后一次南极探险中因心脏病突发死在这里。当探险队把噩耗告诉了她的妻子,并启程将他的遗体运回英国时,他的妻子来信说:“请把他安葬在南乔治亚岛吧,南极才是他真正的归属”。

海岸边寂静的山坡上矗立着沙克尔顿的墓碑,他的墓志铭刻在墓碑的身后,是诗人罗伯特·勃朗宁(Robert Browning)的诗句。在这个墓地中,只有沙克尔顿和他的得力助手弗兰克·怀尔德( Frank Wild) 的墓碑面向南方,那是南极的方向,沙克尔顿一生的追求和心灵的向往。

19世纪中后期,南极探险热潮方兴未艾,沙克尔顿作为那个时代的弄潮儿,曾四赴南极。若以成败论英雄,他每次探险都未实现目标;然而,作为一个组织者,他的探险壮举及超凡的领导艺术和人格魅力,无人能出其右。他被自己的队友誉为“世间最伟大的领导者”,在南极探险历史上成就了一世英名!

一只孤独的王企鹅在墓地一角徘徊,且其胸前鲜血淋漓。不知它在哪里受伤,也不知它为何在这里茕茕孑立。带着疑问离开墓地后,沙克尔顿的故事和那只受伤的企鹅重合在脑海中久久无法逝去。

从沙克尔顿墓地返回海洋钻石号,甲板上举办的烧烤晚会已隆重开幕。风平浪静的海湾,山环水抱,晚霞中的雪山显得格外宁静柔美,热闹的晚餐其乐融融。

我们的下一个登陆点是圣安德鲁湾(St Andrews Bay )。

凌晨 5 点半,船上的广播就把我们叫醒了,说要在早餐之前乘冲锋艇巡游,早餐后登陆。于是,人们赶紧起床,整装待发。然而,等了很久,得知巡游取消,早餐后直接登陆。由于南极地区的天气瞬息万变,为了安全,这种情况经常发生。

圣安德鲁斯湾不仅是南乔治亚岛最大的王企鹅群聚地,拥有超过 25万对王企鹅,也是岛上象海豹聚集的主要地区。从冲锋艇上远远望去,岸上的企鹅密密麻麻,像地毯一样舖向冰川边缘。一条干枯的河床上,挤满了像弥猴桃一样的小企鹅。在冰川与海滩之间辽阔的坡地上,或绿草如茵,或怪石嶙峋,大批象海豹,或在沙滩上享受日光浴,或在坡地上睡入梦乡。只有几只小象海豹,或与企鹅一起戏水,或向我们这些不速之客卖萌。

南极地区的天气颇难预测。登陆后,风势逐渐减弱,阳光下,温暖如春。站在冰川脚下,眼前的蓝天、白云、碧海、浮冰,加上勤奋的企鹅和慵懒的海豹,景色迷人,至今难忘。

我们原计划下午在黄金湾(Gold Harbor)登陆,这将是我们在南乔治亚岛的最后一次登陆。这里不但有数量众多的王企鹅和金图企鹅,还有大量象海豹。

当海洋钻石号缓缓驶入湾区时,但见一条冰川从峭壁上倾泻而下,形成壮观的瀑布冰川。

虽然当天的天气还不错,但湾内浪大漩涡多,登陆最终被取消。于是,船长决定海洋钻石号就此告别南乔治亚岛,直奔南极大陸。离开南乔治亚岛时,穿过一段浮冰,景色壮丽,好像是南极大陆向我们表示热烈的欢迎。

从南乔治亚岛到大象岛的航程需两天三夜,正是当年沙克尔顿解救他的探险队员划小船走过的路线。这两天在海上航行,继续兴致勃勃地听关于南极的知识讲座。

上午正在听鸟类学家萨拉讲解信天翁的生活习性的讲座,船上广播通知发现鲸鱼,大家迅速跑到甲板去拍照。我就近跑到自己房间的阳台,站那没多会儿就看到有鲸鱼不时上来冒个泡,有两只鲸鱼还与我们的船并行多时。晚上小结会上,探险队长肖恩说,这是他二十五年南极探险生涯中第五次看到蓝鲸。我们第一次来南极就见到了蓝鲸,运气真是太好了!

蓝鲸是已知的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动物,体长可达33米,体重可达170多吨。在人类捕鲸活动开始前,南极海域约有20至30万只蓝鲸。到二十世纪中后期,全球的蓝鲸仅剩下几百只。自196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宣布禁止捕杀蓝鲸后,现在南极海域的蓝鲸恢复到2000只左右。

其实,蓝鲸最大的敌人就是人类。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