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微信上转了个帖子说:農曆是一個叫湯若望的德國傳教士編著的。 甚至说立春,正月这些词也是汤教士的贡献。还说这是央视探索台揭示的。我不禁哑然失笑了。这个真是:妄自菲薄无遗力,语不惊人死不休。
今天的农历和汤若望有多少关系?希望有识之士参与探讨。以下是个开始。
汤若望作为传教士曾供职于明代的钦天监,参与或在某一阶段主导过历法修正,是可以理解的。说由他冒死编撰中国农历,创造中国农历的立春和正月等词汇,则是大大地误导我们今天的老百姓了。
我囯传统历法以月亮绕地球一周为一个月。由此而产生的朔望,即初一十五的概念,已经在中国古典文学包括诗词中存在了数千年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些名称,也屡屡在古诗词中出现。
苏东坡,壬戍之秋,七月既望。
白居易,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钩。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贾岛,?钟仍夜浅,时节欲秋分。
至于立春这个节气,唐代诗人杜甫和罗隐直接将其作为诗的题目,不可能是比他们晚近千年的汤若望创造的。
农历,阴历,夏历,黄帝历,这些词赋于我国历法和月亮,农耕的关系,以及五千年的文明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