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有报道在北京,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发现了多起鼠疫的疑和确诊病例,最近在武汉又传出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不明传染性肺炎,使我不胜担心,希望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愿所有的人平安无事。同时也让我记起伍连德博士,这位为扑灭二十世纪早期中国的鼠疫立下卓越功劳的医生,这位为中国医疗卫生和公共健康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却几乎被他的中国同行和民众遗忘了的人。
伍连德博士(Dr. Wu Lien-Teh, 1879-3-10 — 1960-1-21) 出生在英属马来亚槟榔屿,祖上是华人,1903年他24岁获得了英国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是剑桥大学的第一位华人医学博士,后来在吉隆坡医学研究院研究热带病。1907年伍连德应直隶总督袁世凯的聘请,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副校长)。
1910年的哈尔滨巳经由十几年前的小渔村急剧发展成了俄国人占多数的国际化城市。当年冬天,由于城市的扩张,公共卫生设施的缺乏,哈尔滨爆发了疑似鼠疫的传染病。鼠疫被列为人类最危险的传染病的第一位,在当时几乎是无药可治的。清政府派伍连德去哈尔滨参加抗击鼠疫。12月24日,伍连德同助手陆军军医学堂高年级学生林家瑞到达疫区中心哈尔滨。这时哈尔滨中国人聚居区傅家甸已经有数千人死亡。这是一次奇怪的鼠疫, 当时一般认为鼠疫是由携带鼠疫杆菌的老鼠通过跳蚤传染给人,而人与人之间是不相互传染的。日本著名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在1894年香港鼠疫期间与瑞士细菌学家各自分离出了鼠疫杆菌,找到了鼠疫的病源。当时在哈尔滨已有日本医生对老鼠作了检验,并未发现鼠疫杆菌。
通过详细的病因调查,伍连德发现此次鼠疫与土拨鼠(旱獭)有关,并且能通过呼吸和唾液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他通过解剖病死的人和捕获的土拨鼠,在两者身上都找到了鼠疫杆菌。当时几乎没有人相信他说的此病是由旱獭引起,可以通过人与人的接触和呼吸传染,直到后来北洋医学院首席教授,法国人梅斯尼 (Gérald Mesny)在到达疫区九天后得鼠疫去世,人们才相信了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医生的论断,清政府任命他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在这次扑灭鼠疫的过程中,伍连德采取了两项重大措施来控制鼠疫的传播。首先是隔离所有疑似病人,让健康的人离开致病源。他在傳家甸划出隔离区,健康的人不得入内。他又说服俄哈尔滨总督霍尔瓦特将军,给出了120节火车车厢作为隔离所。第二个措施就是对所有因病死去的尸体实行火化。他请求清政府支持对所有死去的人实行火化,以消除鼠疫病源。他的建议得到清政府的支持,民众也被说服。伍连德发现许多被草草埋葬的病死者也是疫情的一个重要来源,他要求将所有浅埋的尸体掘出火化。俄国人一共焚烧了1416具尸体,其中1002具是从坟墓中挖掘出来火化的,患者的生活用品和家俱也一并焚化。为了防止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被病人传染,伍连德发明了多层的伍氏口罩被认为是现代口罩的开始,对一线人员起到有效的保护。在采取了这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后,全城患病和死亡人数急剧下降。到1911年3月1日,距离伍连德到达哈尔滨第67天,哈尔滨24小时内无一例死亡病例,也无一例新增感染。几天后,伍连德宣布解除傅家甸的隔离。此次鼠疫,东北地区共有6万人死亡,其中傅家甸死亡7200余人,占其中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在参与防疫的2943人中,有297人殉职,其中包括梅斯尼教授。
1911年4月3日,来自美,英,法,德,意,日等11国的专家学者在奉天(今沈阳)召开了"国际鼠疫研讨会"。32岁的伍连德当选为大会主席,大会副主席由鼠疫杆菌的发现者,日本著名细菌学家北里柴三郎担任。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同年, 伍连德在《柳叶刀》(The Lancet) 上发表了他对鼠疫的研究论文,将他发现的这种可以人传染人的鼠疫称为肺鼠疫(Pneumonic Plague), 将只在鼠-人之间传播的称为腺鼠疫。会议之后伍连德继续留在中国, 帮助建立现代医学。1915年,伍连德与颜福庆等人一同筹建中华医学会。颜福庆在成立大会上当选为中华医学会首任会长。在1916和1917年举行的中华医学会第一届和第二届大会上,伍连德连续当选为中华医学会会长。他在1915年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并担任第一任总编辑。伍连德主持的"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是中国近代第一个防疫机构, 相当于现在的疾病控制中心(CDC)。在他的领导下成功控制了1919年哈尔滨霍乱和1920年东北鼠疫。1922年,受张作霖的委托,他在沈阳建立了东北陆军医院。1926年9月9日,伍连德创办滨江医学专科学校(今哈尔滨医科大学前身),任首任校长。1931-1937年他出任国民政府中央防疫处处长,直至抗日战争爆发。日本攻占上海后伍连德离开中国。
1935年伍连德因"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旱獭在其传播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提名。他先后主持创办的检疫所,医院和学校计20所。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在马来西亚去世。《英国医学周刊》载文称"伍连德博士的逝世使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毕生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无以回报,我们永远感谢他"。这段话似乎更应该出自中国人之口,但他的名字在中国已经无人知晓。1990年中国微生物学会接到国际微生物联盟的来信,查询其创始人之一伍连德博士的资料,中国微生物学会代秘书长程光胜发现他对伍连德一无所知。1996年伍连德的女儿伍玉玲访问哈尔滨,靠她赠送的书籍才使接待她的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哈尔滨医科大学教授傳世英了解到他的老校长的不平凡的经历。2003年中国爆发"非典"(SARS), 烈性传染病的控制引起了广泛关注,有文章开始介绍伍连德在东北防治鼠疫的事迹。伍连德才开始出现在大众媒体上。伍连德教科书似的传染病处置方法:隔离,焚烧,包括伍氏口罩,都被应用到战胜"非典"的过程中。2008年,伍连德纪念馆在哈尔滨原东三省防疫事务总处旧址开馆。
尽管伍连德的名字在中国知道的人已经很少了,国际医学界并没有忘记这位为鼠疫病理和控制,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的医生。《柳叶刀》(The Lancet) 是世界顶尖医学杂志,它的创始人之一和第一任主编是托马斯·威克利(Thomas Wakley)。从1996年起《柳叶刀》就建立了威克利短文奖(Wakley Prize Essay) 来促进医学进步。刚刚过去的2019年,《柳叶刀》将此奖项改名为威克利-伍连德短文奖(Wakley-Wu Lien Teh Prize Essay),将《柳叶刀》创始人,第一任主编和《中华医学杂志》创始人,第一任主编连在一起,纪念他们为医学进步做出的杰出贡献。所有的中国人都应感谢和记住这位为中国公共健康,预防医学和医学教育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华人。
附
在百度百科,维基百科和若干有关伍连德的文章中可以找到这样一段几乎一字不差的文字:
1959年出版的伍连德自传《鼠疫斗士》一书序言中,伍连德写道:“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
我读到这段文字的第一感觉是伍连德应该不会讲这种无逻辑的话。下面是伍连德优美的英文原文,其间充满着他对中国和中国人民的真情。
“The Old China, to which the author had devoted the best part of his life, from the later days of the Manchu Dynasty through the formative years of the Chinese Republic until the collapse of the Kuomintang regime, is still fresh in the minds of many, and it is hoped that the ascendency of the new Chines People’s Government may result in the continued happiness and prosperity of that great country, which in the course of its 4000-5000 years of history has seen so many triumphs and vicissitudes before achieving its present status in this everchanging world.” Wu Lien-Teh
我的译文是 ”我曾将一生中最好的岁月奉献给了旧的中国,从满清末年到民国成立直到国民党政权崩溃,一切都还记忆犹新。在恒久变化的世界里,中国在取得现在的地位之前的4000-5000年历史中经历了太多的兴衰荣辱,希望新的中国人民政府的崛起能给这个伟大国家带来持久的幸福和繁荣”。像以上列举的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上的这类无聊翻译现在充斥在网络和各种出版物之中,它们与其说是翻译,不如说是杜撰。一个像伍连德这样有丰富阅历,良好教育和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是说不出那样的话的。为什么要生造这类文字,它的目的是什么,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还是留给大家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