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典出《马太福音》第13章第12节和一对相似的经文—— 《马太福音》第25章第29节、《路加福音》第19章第11-26节:
“ |
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
” |
1968年,美国科学史学者罗伯特·莫顿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维基百科》
虽然最开始这个概念是从科学史开始的,但后来人们把它推广许多领域。
在很多时候,这个概念可以与正反馈相类似。在控制论中,反馈就是把输出去影响输入,正反馈就是输出增加时使输入也增加,当然是强者越强;或者反过来就叫做负反馈。那么我们稍微想一想就可以知道,正反馈的系统必然没有稳定性。弱者越弱到最后就奔向0去了,强者越强就意味着这个系统必然崩溃。化学或者核爆炸都可以理解为正反馈是必须条件。
说一个接地气的例子,我每天在高速上被堵车就想,这是就是一个正反馈。比如说一条高速的通过能力是一万台/小时,现在来了一万一,你通过的时间肯定不是每小时多了6分钟,而是堵得一塌糊涂。因为一旦车超过了一万,就会产生堵车,一堵车,通过能力就会下降,那么车就会越堵越多,通过能力就进一步下降,如果没有某个因素来改变这个正反馈,高速就会变成停车场。
“马太效应就是社会上常见的正反馈现象,例如收入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维基百科》
其实中国两千年的历史都可大概看成是一种马太效应,改朝换代就是原来的权势都归零,而且多半是一场浩劫,意味着财产也都没有了。接下来就是一个恢复时期,新的权力者和有钱人产生了,再接下来就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一旦达到某个程度,如上所说这个系统只能崩溃,不可能有别的出路,正反馈的必然结果。从表面上看,可能有一定的外部因素,自然灾害,外敌入侵等等,但是,马太效应其实才是最深层的原因,把不幸的原因推给别人是最简单的办法。
当然,负反馈和正反馈相反,它能够使系统稳定。比如说当高速出口车辆增多的时候,就想办法减少车辆进入高速,这样系统自然就得到了稳定。但是,天下没有免费的好东西,负反馈是得依靠降低效率来达到的,一旦车辆增加就减少输入自然就降低了通过能力。
当然有人会说,等到了一万我就开始减少车辆的进入,这不是就不影响效率吗。但问题在于复杂的系统你根本就没有办法来来确定那个点,比如说有谁能知道在哪一个点贫富差距就危险了。所以说,最可靠的办法就是一开始增加就减少输入来维持系统的稳定,这无疑就降低了效率,但如果稳定非常重要(有哪一个系统不重要)的话,牺牲效率是值得的。
实际上可以认为所有的稳定系统都必须存在某种负反馈(当然就不能有正反馈),不然就谈不上稳定。如果你设计一个系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在负反馈和效率之间达到一种平衡。我想可以这样说,一个所谓的优秀系统就是这个事情做的一定不错。
想必有人会说你又在为美帝的低效率洗地,但是他们总是莫名其妙。我实际上对中美两国都不满意,这一对难兄难弟在贫富差距上的表现都难以及格。如果你读了一些政治分析就可以知道,就是因为贫富差距,所以川普能当总统;同样也是因为这个东西,民主党的激进派才能够呼风唤雨。也许有人说这两个东西不是相反的吗?
是的,但这些事情的根子就是美国民众的分裂,而分裂的根子又是贫富差距。所以说,马太效应会加剧贫富差距,贫富差距会产生民众的对立,那个民众对立严重了这个社会的效率还能好吗,更不谈如果社会崩溃了哪里还能谈什么效率。
总而言之,社会系统似乎有一种马太效应的基因,有钱人总是更容易赚钱,权势者的后代就容易做官,如果不想办法控制这种马太效应,中国历史就可以告诉人会发生什么。其实早就有人指出了,中美的竞争实际上就是看谁能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美国还是能够猜一下的,如果美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话,总有一天激进派会当选,然后通过税收来杀富济贫,富人会逃走或者不干了,这种美国效率恐怕不会好,再往后就不好说了。
至于中国我就完全不知道了,大家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