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童年的回忆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上小学时正值文革,学校教学大大压缩,几乎每天参加生产劳动。孩子的天性是顽皮玩耍,因此在烦闷的学校生活之余,总是希望找到新鲜、刺激,于是,看电影便成了那时最大的渴望。
我的童年在农村度过,上中学之前,从没在室内看过电影。不知道其他地区怎样,但那时在我们县,似乎每个公社都有自己的电影放映队。说是放映队,其实一般也就一到二人,一台发电机,一台胶片播放机。电影放映员带着县里宣传部门配发的电影胶片,定期到所属的各个生产队去放映。电影放映员在当时应该是非常好的职业,每天只在晚上工作几个小时,每到一个生产队都吃好喝好,队长会计等头面人物都笑脸相迎。他们在我们这些孩子心中的崇高地位就更不用说了,但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会放电影、还会发电。那时我家所在的地方直到1978年才通电,因此每次放电影都是用一个柴油发电机发电。放电影的日子,两辆大马车相距六、七米平行停放在生产队大院中间,两根碗口粗的大木杆子分别绑在两辆马车的两个轮子上,雪白的银幕就挂起来了。夜幕降临,全村男女老幼正往这里聚集。男人抽烟、女人嗑瓜子、大人说笑、小孩吵闹,一派热闹景象。发电机声响起,空气中顿时充满了让人愉快的柴油味,大家便知道,电影就要开演了。
记忆中,小时候在我们屯子以及周边十几个屯子看过的这种露天电影,如果没有二百部,至少应该有一百部。那时的国产电影,题材都很单纯,基本就是战争、阶级斗争和反特。战争片当然涉及不同历史时期,但主要是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地雷战》、《地道战》、《南征北战》这几部经典战争片不知看过多少遍,但仍然百看不厌。常常是今天晚上在这个屯子刚看完,明天又跑到好几里地以外的另一个屯子再看。这几部电影里的某些镜头、台词,应该已经成为我们这代人的经典,比如“不见鬼子不挂弦……”“高,实在是高……”“高家庄、马家河子一带……”“各小组注意,各小组注意,你们各自为战,不准放空枪,开火……。”“张军长,看在党国的份上,拉兄弟一把吧……”“不是我们无能,而是共军太狡猾……”“我来说两句,我来说两句……”“我们多年的失败,就在于轻敌呦……”等等。《地道战》里有一个情节给我印象特别深,就是五、六个伪军假装成武工队员,找到高传宝他们,目的是探听地道的秘密。招待他们吃饭时,这些假武功队员一股脑把鸡蛋吃光了,窝头没有动。高传宝他们就根据这一点判断他们不是共产党武工队,于是设计把他们都抓起来了。后来我有时想,看来打入共产党内部也不难,忍几天专挑不好吃的吃就可以了。
那时流行的战争片还有《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三进山城》、《渡江侦察记、《侦察兵》等。这些电影都看过很多遍,对其中的人物、情节、台词,至今牢记不忘。《渡江侦察记》中的敌情报处长由著名演员陈述扮演,他的阴险狡猾以及他戴的那顶国民党军官的大檐帽都给我们深刻印象,有一阵子我们这些孩子将细树枝做成一个圆圈放在帽子里,这样帽子的四周就伸展挺扩起来,接着就学起情报处长的神态和腔调来:“以后上工下工都要严格检查,发现可疑的人立即逮捕,送到军部去。”“胡说!你不是种田的,你是扛枪打猎的。”但那个时期我最喜欢的这类电影是《侦察兵》。《侦察兵》由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讲述的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进入到战略反攻阶段,解放军某部为了实施对敌人的分割包围各个消灭,令侦查参谋郭瑞带领一支小分队深入敌占区侦查敌情的故事。影片男主角郭瑞由王心刚扮演,司令员由于洋扮演,孙大娘由于蓝扮演,其他正反面人物也都由很优秀的演员扮演。当时看这部电影不但为郭参谋的智勇双全所折服,也为他的英俊的相貌所倾倒,我至今坚信王心刚是中国电影史上迄今最英俊最帅气的演员。不过,我特别想提到这部电影中的另一个人物,即敌占区地下党员村妇女主任孙秀英。孙秀英不幸被捕,在押解途中被扮成国民党小分队的郭瑞等人解救。当郭瑞亲自解开绑在孙秀英身上的绳子,轻轻地喊出“同志”的时候,孙秀英慢慢转回身,惊喜、激动的神情在那张娟秀俊美的脸上流动,这个镜头,几十年来一支留在我的心中。那时还小,但真切地感受到了女人的高雅、美丽、端庄。互联网发达以后,我专门上网找到了孙秀英扮演者的信息。这个演员名叫杨雅琴,生于1944年,山东济南人,十六岁考入济南军区话剧团,后调入八一电影制片厂当演员,在《苦菜花》、《地雷战》、《南海长城》、《西子姑娘》、《侦察兵》等电影里饰演主要角色。然而杨雅琴的个人生活非常不幸。六十年代,在八一厂领导撮合下与一位部队警卫战士结婚并生下一女儿,但双方志趣相差太大,不久就分开了。经此打击,加上那个年代的极左路线以及人事纠葛,杨雅琴的事业受到严重影响,不得已于八十年代初不到四十岁就办理了内退手续赋闲在北京家中。九十年代初再婚,不久随丈夫去香港定居,却不料这又是一桩不幸的婚姻。随着夫妻感情的破裂,杨雅琴万念俱灭,整日凭着一支又一支香烟麻痹心灵与肉体,不久被诊断患了肺癌。一九九六年,杨雅琴回到阔别六年的北京,住进301医院,直到1997年9月去世,年仅53岁。命运啊,真的让人嘘唏不已。
除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题材的战争片,那个年代也有少数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如《上甘岭》、《奇袭》、《奇袭白虎团》、《英雄儿女》、《打击侵略者》等。这些电影也都看过不止一次,其中有很多台词至今可以背诵,主题歌可以演唱。《上甘岭》是我特别喜欢的电影之一。毫无疑问这是一部战争影片,然而电影用大约四分之一的篇幅表现对和平的热爱和追求。其主题歌《我的祖国》是这样开头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山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穿上的白帆。一幅多么安宁祥和的景象啊。在影片中,这首主题歌的出现,伴随着的情节画面是战士们在山洞里,在战斗的间隙,一只小松鼠在战士们的手中传递着、传递着……。爱怜的眼神、轻柔的动作,伴随着那舒缓的歌声“这是美丽的祖国,是我?长的地?;在这?辽阔的?地上,到处都有明媚的春光。”这一切真切地表现了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热爱。然而和平不会自己到来,而是要通过战争获得,这正如毛主席所说:为了团结而团结,团结不可得;为了团结而斗争,团结可得。这部电影,在惨烈的战争中穿插着柔情,而更加强化了作品的主题,反映出创作者的成熟和作品的成功。
《小兵张嘎》、《鸡毛信》、《两个小八路》三个儿童电影都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勇敢的中国儿童少年反抗日本鬼子的故事。由于是儿童电影,所以特别受到那时我们这些孩子们的喜爱,看完之后对里面的情节、人物津津乐道,比如小嘎子拔人家自行车气门芯、用玩具手枪抓“汉奸”反被抓,等,还有经典台词“瞧这个嘎小子”相信很多人记忆犹新。
阶级斗争是那个年代中国社会的突出特征之一,因此有大量的反映这一题材的电影。反映农村阶级斗争的有《青松岭》、《春苗》、《李双双》、《暴风骤雨》、《金光大道》、《艳阳天》等,反映城市和工业战线阶级斗争的有《海港》、《战船台》、《沸腾的群山》等,反映教育界阶级斗争的有《决裂》等。《决裂》演的是怎样办大学、大学大门为谁开的故事,其中的老教授由葛优父亲葛存壮扮演。课堂上,老教授阴阳顿挫的声音响起:“前几天,我给大家讲了马的呼吸系统,马的消化系统,和马的骨骼特征;今天,我给大家讲一讲马尾巴的功能。”刚说到这,门外响起牛叫声,出来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农民牵着一头牛,来找人给牛看病。《春苗》讲的是女赤脚医生在农村为贫下中农服务中遭遇的激烈的阶级斗争的故事,对其中的主要情节已经模糊了,但其主题歌至今仍然会唱,歌词也都记得,前两句是:翠竹青青呦,披霞光;春苗出土呦,迎朝阳。歌声清脆高昂,富有激情,非常好听,另外春苗也很漂亮。
反特是那个年代中国电影的一大题材,影片很多,也看过很多,现在能记住的有《前哨》、《秘密图纸》、《铁道卫士》、《神秘的旅伴》、《一双绣花鞋》、《东港牒影》、《徐秋影案件》、《古刹钟声》、《虎穴追踪》、《羊城暗哨》、《黑三角》等。相对于其他题材,我对这类反特、侦破电影更喜欢。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跟着侦探一起寻找线索、逻辑推理、锁定罪犯,这过程既惊险又刺激,尤其最后谜底揭开的一瞬间更是享受不尽其中的乐趣。我这人还有一个能耐,就是观察、记忆能力强。逛街、购物时我遇到某个人,过一、两个小时又在别处碰见,我都会立即认出这人刚才遇见过。我有时想我这辈子选择了科研和教学,恐怕是入错了行;如果当一名刑侦警察,也许会取得一些更有意义的成绩。
说文革期间的电影,就必然要说到京剧样板戏。我们这个年龄段的中国人,我相信都能唱几段现代京剧的选段,能背诵其中的某些台词。而对我来说,甚至至今还能唱出《红灯记》的全部唱段,能背诵其几乎全部的台词。《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稍差一点,但也基本还能唱下来全部唱段。
公开上映的京剧样板戏电影一共到底有多少部,我没研究统计过,但我看过并记忆深刻的有下面这些:《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鹃山》,《海港》,《龙江颂》,《平原作战》,《奇袭白虎团》。可能和多数人的观点不同,我对现代京剧样板戏情有独衷。我至今觉得,这些剧主体鲜明、情节生动、台词简练、唱腔优美,堪称艺术珍品。那时中国的电影都是黑白的,但这些样板戏电影却都是彩色的,这应该也是我特别喜欢这些电影的原因之一。再有,这些电影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现代不同历史时期的风云,相互没有重复。比如,《杜鹃山》的背景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讲的是红军成立初期如何在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劳苦大众翻身解放的故事;《红灯记》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初期――讲的是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对日寇的反抗;《平原作战》的背景是抗日战争中期即战争相持阶段――讲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八路军和日寇英勇作战的故事;《沙家浜》的背景是抗日战争后期――讲的是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新四军同蒋、汪集团的斗争;《智取威虎山》的背景是解放战争后期――讲的是人民解放军在全国解放前夕挺进东北扫清土匪的故事;《奇袭白虎团》的背景是抗美援朝战争――讲的是我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全歼美军王牌军“白虎团”的故事;《海港》的背景是解放初期――讲的是我国工业战线为摆脱国内外反动派及暗藏敌人的破坏而进行的顽强斗争的故事;《龙江颂》的背景是我国进入全面掀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高潮之后――讲的是各条战线互助友爱全国各地一盘棋的故事。以《红灯记》为例,我想,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大都为其高昂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精神所感动和鼓舞过。不是吗?那种视死如归、那种铮铮铁骨、那种藐视一切貌似强大的敌人的气概以及那种为自己的阶级兄弟甘愿付出生命的侠肝义胆,难道不应该为我们所感动吗?就艺术表现来说,这些作品也都是精雕细刻的经典之作。仍以《红灯记》为例,如果我们现在再从头至尾仔细看一遍,就会发现,全剧没有一处多余的情节、没有一句多余唱腔、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情节曲折生动、扣人心弦、催人泪下。其唱腔是那么的优美而昂扬,台词是那么的简洁而深刻,动作是那么的舒展而优雅, 舞景是那么的壮阔而逼真。我相信,如果不考虑其特殊历史条件下的“过左”的意识形态瑕疵的话,就艺术表现本身而言,这些现代京剧样板戏,绝对属于艺术珍品。
外国电影那时在中国很有影响力,如苏联电影,朝鲜电影,越南电影,阿尔巴尼亚电影,南斯拉夫电影,罗马尼亚电影等。这些国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为那个年代当然是不能进口资本主义国家的电影的。苏联电影最有代表性的肯定是《列宁在十月》和《列宁在一九一八》,“面包会有的”“让列宁同志先走”是其经典台词。朝鲜电影有《卖花姑娘》,《永生的战士》,《看不见的战线》,《南疆村妇女》,《火车司机的儿子》,《摘苹果的时候》,《金姬和银姬的命运》等。《卖花姑娘》里的主题歌非常感人,“小小姑娘,清早起床,提着花篮上市场;穿过大街,走过小巷,卖花卖花声声长。花儿虽美,花儿虽香,没人来买怎么办;满满花篮,空空钱包,如何回去见爹娘。”歌声凄美,催人泪下。《永生的战士》讲一个被俘的地下工作者,被捕后宁死不屈,宁肯咬断自己的舌头自杀也不投降。这个情节给我留下的印象非常深,有时我试着咬自己的舌头,但总也不敢太使劲。于是我想,如果是我被捕了,是选择当叛徒还是咬断舌头当英雄?一想到这就有些害怕。越南电影《阿福》讲的是阿福等几个少年与美军斗智斗勇的故事,很受我们这些孩子的欢迎,有那么一阵子每天上学放学的路上津津乐道。那些年在中国上演的阿尔巴尼亚电影不少,影片也都很优秀,如《海岸风雷》,《宁死不屈》,《广阔的地平线》,《第八个是铜像》,《地下游击队》等。《地下游击队》的开场是这样的:意大利侵略者将一幢楼房围住,叫喊:“年轻人,投降吧,我们是不会枪毙你们的。”这时,一名游击队员从楼顶窗子一跃而下,落在坦克上,将坦克的盖子拉开,同时迅速地将炸弹扔进坦克。这时屏幕上出现片名:地下游击队。影片里的主人公是一位孤胆英雄,有一次在街头遇到一个叛徒,于是递给这个民族败类一张纸条。叛徒看着纸条惊慌失措,这时,主人公举起手枪,说一声“我代表人民”,枪响处,叛徒倒地。这时特写镜头显示“地下游击队”几个大字。记得有段时间,这个电影成了我们校内外的话题,经常不自觉地说出“消灭法西斯,自由属于人民!”,或者唱起“快上山吧勇士们,我们在春天加入游击队,敌人的末日已经来临,祖国人民将获得自由解放”。
那些年还看过一个外国电影,电影名字和国家都忘记了,大部分内容也忘记了,但其中的一个情节至今记得非常清楚。一个潜伏在敌人内部的战士开始受到敌人怀疑,敌人为了甄别他,有一天在一个长官的屋子里,敌人把一名刚刚被捕的战士,就是这位潜伏战士的同志,带进来,同时交给这名潜伏战士一把手枪,让他打死这名被俘战士。这一招真是够阴的,只见这位潜伏战士举起手枪对准被俘战士,但在扣动扳机的一瞬间将枪口转向了敌人军官,可惜枪里面没有子弹,于是立即被捕。很多年来这个情节时不时地出现在脑海,于是我常想:如果是我会怎么办?看来,闹革命真的没有那么轻松,那么简单。很想能找到这部电影再看一遍,可惜电影名字和国家全忘记了,但根据记忆中人物的相貌和军服,相信应该是阿尔巴尼亚、南斯拉夫或者罗马尼亚的。
都说怀旧意味着衰老,但回忆、梳理这些近半个世纪前我们还是顽皮孩童时代的往事,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愿我们的回忆永远甜蜜;愿我们的生命永远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