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肥皂洗手想到了《动脑筋爷爷》系列科普丛书和咱家的“图书馆”

从大陆来到美国,至今在东西方度过的时日大致各半。愿以我所见所闻触及一下东西方的文化和制度。也许能起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这些日子全世界都注意经常肥皂洗手了。同学群里在议论,为什么肥皂洗手有用。有人研究了背后的原理,然后头头是道地“传教”,不料被医生同学否定了,真好玩。

我是一个几十年坚信肥皂洗手的人,而且从小家里就有规矩,从外面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必须是肥皂洗手。现在不是还买不到消毒液吗?正好就用肥皂了。我为什么相信肥皂呢?说起来有几个不同的信息来源让我对肥皂情有独钟,最早的,也是我记得最牢的,是小时候读过的一套科普丛书《动脑筋爷爷》。对这套书印象那么深,因为有故事。

小时候,爸爸是个差不多半年以上在出差的人,妈妈才是家里的主心骨。妈妈很忙,但是给我们兄妹俩读书、讲故事,还是一件经常的事情。我至今脑子里还有这样一幅图像:妈妈坐中间,我和哥哥一边一个,妈妈读字,我和哥哥看图(至少是我看图)。每次妈妈说结束了,我和哥哥都要来好几次“再讲一本”。

应该是在我4、5岁的年龄,有一天晚上吃完饭后,妈妈拿出一本新书,叫《动脑筋爷爷》。我和哥哥迫不及待地就要妈妈给我们讲。第二天,妈妈上班去了,几乎是不识字的我又自己拿着那本书看。我看了一遍又一遍,总觉得不过瘾。然后,我有了一个重大发现:这本书上有个大大的1字。我对哥哥说,为什么有个1?是不是说还有2?我那时根本就没有丛书的概念,实在是想书想疯了。

哥哥同意我的猜测,于是,我们俩开始找有2的那本书。我小,很多地方够不着,也没力气,都是靠哥哥找,我只是指这指那的。

经过一番翻箱倒柜,在一堆书报的下面,我们发现了另外三本《动脑筋爷爷》,分别是2、3、4。一下子有三本新书,可把我乐坏了。妈妈下班回来刚进门我就迫不及待地告诉妈妈,我们找到三本新书,晚上要讲故事。

从来不是省油的灯的我免不了要问妈妈:“为什么要把书藏起来?”妈妈当时的表情我印象极深,她苦笑着说:“每天晚上都累了。如果所有的书一下子拿出来,你们一定是要马上都讲。一本本拿出来,就不需要一天讲那么多。”记得那天我们谈好了条件,一天讲一本。我还特意对妈妈说,以后书不要藏了,每天只讲一本好了。

连续4天有新书,对我来说,比过节还开心。

记得后来家里这套书不止4本,应该是又买过,没有记忆了。但最初找书的事情再也没忘记。我现在闭起眼睛还能看见那个竹书架,还记得那个书架在房间中的位置,也记得书架的某一格是专门堆放爸爸妈妈近期阅读的书报,那是书架上最乱的一摞,书就藏在那摞书报的最下面。

 

我在同学群里说,《动脑筋爷爷》里面有讲过肥皂的作用机理,没想到立即遭遇好几位的挑战,说从来没听说过这套书,我们那时候只有《十万个为什么?》。不错,《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伴随着我们长大的丛书。但是《动脑筋爷爷》也是啊。我解释说,《动脑筋爷爷》是给小小孩的,《十万个为什么》是给已经识字的大孩子自己读的。幸好后来有人加入我的行列,更有人去网上搜来了出版信息,也算是为我的记忆正了名。

有位同学说,看来我妈妈比较重视孩子的早期教育。我这才忽然意识到,真的,买这套书也是“大手笔”投资哦。

小时候,我们家不成文的规矩是,所有的连环画都给买。我们定期去新华书店,第一件事就是找新出版的连环画。我和哥哥都不是说要买这本或那本,而是直接说“妈妈,这本我们还没有!那本也没有!”妈妈就马上给买下来。如果我没记错的话,那时的连环画,最便宜的只要4分钱,很薄。稍厚一点的8分钱,最厚的也就1角2分。

彩画书就贵了,记得有一次我要一本,并不厚,居然要3角4分。彩画书,妈妈不太给买,要求她,还要说出理由来。而《动脑筋爷爷》却是妈妈主动买的。看来,我表面看上去什么都不在乎的妈妈,其实也是推娃的。

记得我有一本摄影版的《红色娘子军》,很厚,也很重,当时不懂,现在想来是纸质好的关系吧。那本书不是2角4就是2角5分,对连环画来说很贵了。本来我也没注意价钱,因为买连环画是名正言顺的事情,妈妈从来没有不字。是我成天在看这本书,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看,看完了还要到封面封底找每一个字读,结果就发现居然这么贵。估计是因为我喜欢跳舞,妈妈才什么也没说就给买了吧。

 

我们小时候读书的渠道不多,因为没有公共图书馆。而且当时因为文革的原因,出书也很有限。我们家算是条件好了,连环画也就百多本。我有个已经工作了的远房表哥家里有很多连环画,都是文革前出版的。妈妈每个春节会带着我去看望父母都已双亡的表哥,好像顺便给带点水果点心什么的。我最关心的是借几本书回来。不好意思借多,一般就是五、六本吧。表哥家的书都放在一个箱子里,数量应该是过百了吧。这样连续几年春节,我都是还了上次借的,再借几本没看过的。没想到的是,有一年再去时,表哥说书都卖了。我当时伤心得说不出话来。事后我一次次想,早知道这样,应该叫爸爸去把那些书都拿回来,就当新书买下来好了。说实话,很久都不原谅表哥,心里说,你难道看不出我那么喜欢这些书吗?大了以后才意识到,真正在意小孩子心思的人不多。也因为这个,我特别害怕委屈了孩子。

记得还有一件事特别让我伤心。我们家那时候订阅一份儿童刊物,好像叫《小朋友好》,很可能是周刊。几年下来,积攒了厚厚的一摞。有一次,一个小朋友把所有的《小朋友好》都借去看。他一直没有还回来,大概过了一年了,我忍不住问他要,他就给了我几本,说就这些了,还大多撕坏了。我也是伤心得说不出话来。然后我问妈妈:“怎么会借了东西不还呢?”不记得妈妈怎么回答的了,但我伤心了很久很久,也告诉自己,不要一下子借给人太多,也不要等太久才去要。

因为读书的渠道不多,我们家又比较随便,当时就真的有点像是图书馆了,周围的小朋友都来借。有一阵子,为了好玩,我和哥哥还用个小本子登记。不过,我们两个人都懒,玩玩没劲了就不再做了,但书还是继续出借。不知怎么的这消息传远了,连隔壁新村的,不是我们一个学校,甚至不是一个学区的两个女孩子也来借书。说实话,我根本不认识她们,但也没想什么就出借了。记得有一次我还和爸爸妈妈说了我不认识她们,但爸爸妈妈都没有阻止我。那两个孩子也守信,每次都是只借两本,下一次再换两本。后来,有一天,她们又来换书,我当时在楼下空地上与隔壁楼的两个大孩子玩,那两个大孩子发现这件借书的事情后,当着那两个女孩的面说,怎么可以把书借给不认识的人呢?他们坚持说不能再借了。我当时愣在那里,不知道说什么好,其实是不知道该如何思考。那两个孩子把书递给我就走了,我以后再没有见到她们。

我事后想想挺后悔的,很于心不忍。也懂得了,有时候大人或大孩子的“常识”或“道理”不值得听。但真正让我难过的是工作以后听一位同事说他小时候特别羡慕别人家有书,而他家一本也没有,他说非常希望能够借书读,但他的自尊不允许他开口,因为他知道会被拒绝。他的话,深深地刺痛了我。我不是就做了那种事情,不就是伤了那两个孩子的自尊吗?我告诉自己,一定要记住这个教训。真希望能够有机会对那两个女孩说一声对不起!

这件事也让我体会到自己父母的大度和宽容。这次在同学群里一位同学的一句话让我感慨了好久,她的大意是一直羡慕我有这样的妈妈。我知道。我小学、中学和大学都有同学说过,没见过比我妈妈待孩子更好的。其实我爸爸也一样。我曾在纽约街头遇见哥哥儿时的好朋友,他特意跨过马路与我聊了很久,告诉我,小时候到同学家看到同学的父母会害怕,只有我们家他一点也不害怕。

很感激父母宽容的个性,这也影响到我和哥哥。小时候我们俩的玩具比周围孩子更多些,特别是质量更好些,但最大的不同大概是我们的玩具就像是公共的,经常被借来借去,哪怕我们并没有参与玩。后来我读大学时的自行车也成了“公车”,也是一串串的故事。。。

 

更多博文

亲爱的同学,有你,是上海人的福气

我的文章系列
美国大学AA平权法案的前世今生及亚裔的何去何从
真的希望你过得好!
鲜为人知的癌症新说 – 正确解读统计数据
如果当初嫁给他?
70年代大舅眼里的上海
有这样两种中国人
什么是民主,我们真懂了吗?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看看我们都带些什么!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青岛人生活简单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洗海澡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表哥、表姐们
70年代上海孩子看青岛 – 吃的特殊记忆和老少酒鬼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系列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开篇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 – 后记
我家隔壁有点传奇色彩的邻居(续) – 来自徐家姐妹的反馈

育儿篇系列
与女儿谈恋爱、婚姻、生活
谈海外华人到底该不该逼孩子学琴和中文
到底该不该推娃—老调新谈

美国点滴系列
五角大楼文件事件真相(3)-- 美国媒体在最高法院斗智斗勇
我在美国占便宜的事 (一)戆人有戆福
美国点滴(七)也谈西方的公平概念
美国点滴(二)纽约地铁与上海地铁之比较
在美国,保健品和药品的关键区别是什么?
美国黑人和白人对不公待遇的不同应对方式

美国教育系列
美国专家对聪明孩子与天才孩子的比较
美国高三学生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