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在美国长大的孩子还是有点娇嫩; 也许我们的教育习惯还是不够先进。

人生境遇不可选择,心态可以选择
打印 被阅读次数

老大被推荐在毕业典礼上给告别词(Valedictorian Speech)。我们都替她高兴。  但是,老早就知道了, 她一直没准备, 体现了那种不拖到最后一分钟不罢休的优秀品质。   我时不时地提醒她一下, 无果。

昨天早上, 九点半了,照例睡懒觉。  我说,学校怎么选了起的这么晚的学生给演讲?  被顶了回来: 学校不是根据谁起得早来决定谁演讲, That's not how it works.   这不是重点。

为了今天早上去录制, 昨晚在她妈妈的要求下给个dry run.  听完后, 我心里十分地不满。 虽然结构与用词都很好, 但是说教意味浓重, 没有故事, 没有幽默。  虽然心里从概念上明白要多表扬,少批评, sandwitch approach, 但忍不住, 建议还是冲口而出, 说你得有故事有幽默, 演讲中还有一堆的“you know", "filler words"., 并建议去油管上看看 Rowling, Damon, O'brien 等给的演讲。   其实, 我并不是批评的心态,也没扣”给你个差评”, “很不好“等帽子。 而是 这么晚了, 时间紧迫,  心里着急。

其实要是我自己听了这些, 会觉得很感激, 赶快work on it.  但是老大受不了了, 抽噎了起来,把我的话定性为:"Come down so hard on me", "tore my speech apart".  很委屈。 冲出门去平抚自己的情绪。  

我也不好受, 也不敢多说了。  只是在后来她在手机上text (肯定是跟同学抱怨父母呢)时,慰问”Are you feeling better". 提醒她别睡太晚了。

估计以后再也不给我们Dry Run了。  

回到题目,也许在美国长大的孩子还是有点娇嫩; 也许我们的教育习惯还是不够先进。两方面的因素都有吧。  我们在国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中长大, 所以比较皮实,可以虚心接受别人的建议。 美国的孩子在蜜罐中长大, 批评只能象杂质一样点滴地掺进个5%。    另一方面, 作为父母,我理论上知道提建议的方式时机, 但实践上依旧是因循固有的习惯,觉得表扬没啥用,表扬是不能帮助改进的。 并且还拿Rowling, Damon, O'brien等超高难度的演讲水平做标准, 也许要求过高了。 习惯真的还是难改啊。 

 

SwiperTheF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drizzt_peng' 的评论 :

是的,用英文。 美国的孩子的确比较幸福~~
drizzt_peng 发表评论于
看了你的描述,画面感很强,想笑(请原谅我的的直率)。的确,与中国大陆的家庭生活比较起来,这种强度的交流简直称不上“冲突”...
drizzt_peng 发表评论于
你家内部交流时一般用英语的吧?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