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父爱
人间母爱受一生,天下谁识父子情。
个个痴儿须教养,哀哀父母性相同。
“父”,是一个会意字,指事。甲骨文中的“父”字,象右手持棒之形。《说文》:“父,矩也。家长率教者。从又举杖。”表示行使责打教育权力的尊者。也有人(如郭沫若)说“父”是手拿着斧子的形象,“父”与“斧”同音,应是同源,是以手持斧表示从事此类劳作的家庭劳动力。其实这两种说法都合理,这个字到底表达了什么意思,当然与人类社会的进化有关,一开始与人类的性别无关。
在母系社会里,女人是氏族的首领,这个“父”字当然是行使责打教育权利的人,这个时期还没有“家”的概念,说“家长”为时过早。当人类社会进化到父系社会时,男人就是狩猎、耕种、战争的主力,这个“父”的权利自然而然就转移到了男人手中。随着私有财产和“家”的出现,人们就可以知道谁是这个群体的“父”了,于是就把这个“父”与血缘关系和“家”连系在一起,“父”就是生我、养我、教我的人,同时又是权力的象征,是家长、劳力和战士。所以,当“父“读第三声时,表示对有才德的男子的美称。
从人类对父亲的称呼上看,“父”一开始与人类的血缘关系无关,纯属权力的象征。因为,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语言中,关于父亲的称呼都非常接近“爸爸”的发音。中国人关于父亲的称呼是“爸”、“爹”、“大”等等,再后来的书面语中,才把活着的“爸”称为“父”,死了“爸”叫做“考”。后来,根据人的社会地位,为了表达自己对“爸”的尊敬和关系的亲密程度,就有了无数的词语。阿父、阿爸、阿爹、老爸、老父、皇父、家父、老子等等。
把“父”和“亲”放在一起是近代的事,因为人们知道“父”并不“亲”,“父”是棍棒、教训和权威,“君为臣纲、父为子纲”,老子叫儿子干啥,你只有老老实实的份,不能反驳或不从,否则就是不孝,违反人伦、道德。所以人们时时刻刻都在赞美妈妈,赞美爸爸,那是他死后的事,即便是赞美,但爱的成份远远少于妈妈,特别是那些有成就、伟大的历史人物眼中,妈妈比爸爸伟大的多。因此,历史上赞美妈妈的诗词有无数,但赞美爸爸的诗词却少得可怜。
同样,父亲节也是在母亲节之后,为了表达对爸爸的爱才出现的,是为了避免爸爸尴尬。因为,不管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如何、亲近疏远,必须同时有爸爸和妈妈才有我们自己。和赞美妈妈截然不同的是,赞美爸爸不外乎什么大树、大山、雨伞、坚定、威严、严父、沉默、宽厚肩膀、避雨港湾等等,和对妈妈的赞美,从心底里就少几分爱。在美国也一样,母亲节都是给妈妈(妻子)送首饰、衣服,父亲节则是给爸爸(丈夫)送工具(斧头、棍棒,虽然不喜欢被教训),这都是人类对父母的认知和他们在家庭、社会中的功能不同所决定的。
但随着男女关系平等和现代家庭的文明,父母的关系和他们在社会家庭中的地位越来越平等,父亲的职责不仅仅是教养,而且更多的承担起家庭琐事和照顾儿女生活的“奶爸”,所以,人们对爸爸的赞美也逐渐趋向于亲情和真正的与爱有关的父子(女)关系。比如,“他是第一个抱你的男人,第一个亲你的男人,是最爱你的男人,是最值得信赖的男人,是永远惦记你的男人。”
父爱和母爱,都一样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