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写诗的一点之我见

 

    首先声明:我不是诗人,也不是文学评论家,甚至连文科毕业都不是。读读诗词,仅是茶余饭后的一点爱好罢了。近来,我浏览了几个文学网站中的诗歌爱好者专栏。其中不乏一些妙语连珠,靓丽清新的佳作,但也有很多上升空间很大的诗词。我把这些诗和前人的诗对比一下。体会颇深。撰此小文,以飱自己。绝对没有妄薄自菲,贬低广大网友的意思。我知道,大家并非诗人,写诗只是茶余饭后,自娱自乐而已。

    先看一首网友的五言小诗,题目为咏雪。
                      
               白絮随风飘,
               银花落逍遥。
               轻纱漫天舞,
               玉片泻滔滔。

    作者为了避免平白直叙,故意不用“雪” 一字,而是用了“白絮,银花,轻纱,玉片”, 但是这几个词语就是雪的代名词。它们完全是一回事。作者又是怎样描写雪的呢?随风飘,落逍遥,漫天舞,泻滔滔。这又是极为类似的动词。所以,整首诗虽四句,实质上就一句: 雪在飘。好在作者只写了四句,如果写了几十句,岂不成了同义词字典?

    这种写法并不是个别的。除了同义词外,相近词, 反义词也大量应用,不经过对意境的推敲,便填塞在诗的各个地方,尤其是三四,及五六句的对仗之中。对仗本是律诗,绝句中的重要修辞方法。它能拉开空间和时间的距离,给人以辽远壮阔的感觉,或者使诗意自然转折,再或令意境渐进等。但对仗一旦出现固定化,程序化,诗词便立刻变得僵死,枯燥,再无意境可言。比如写月亮,前一句一旦出现“ 悬玉镜”, 下一句必是“ 挂金盘”。写船,上一句如有“千帆过”,下一句必是“百舸游”。写心情好,上一句如有“心花放”, 下一句必有“笑颜开”。写祝福, 上句“人增寿”, 下句必是“福满门”。写身世,头一句如果说“风飘絮”,那么下一句自然是“雨打萍”了。按此套路写诗,极为容易,可惜失去了诗词的起伏,转折,意境和创新。诗不再为诗,成了文字自动派生法了。现在网络上出现了很多对仗查询索引,平仄自检等软件,将来,电脑恐怕要代替诗人了。

    下面我们再看看柳宗元如何写雪的。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通篇二十个字。前十九个字根本看不到“雪”或同义词。前两句描写了千山万径的寥廓与肃静,而这正是大雪封山之冰雪世界出现的景色特点和氛围。在这一片白茫茫,绝对幽静,绝对沉寂的广阔背景下,作者没有马上进一步写雪的细节,而是轻轻点出了孤单的小舟和垂钓人。背景和人物互相衬托,对比。背景显得更加辽阔,苍茫,而人和小船则玲珑剔透,为原本整个寂静的画面增加了生机。最后三个字“寒江雪” 为点睛之笔,把背景和人物有机地联系起来,既点明,加强了前二两句的氛围,又突出了垂钓人孤单,潇洒,自行自素的形象。

    再看一首网友写早晨风景的一首诗:

    欲览晨光上小楼,
    明霞一派意悠悠。
    河沉碧落唯湾镜,
    树挂红肥更石榴。
    拂过苍颜风不冷,
    听来艳曲调偏柔。
    平沙雁影无踪迹。
    飞掠山前剩鹭鸥。

 

     作者目的是写一片优美的晨景,所以他(她)把看到的东西尽量多地写到了诗里:小楼,朝霞,河湾,石榴树,清风,曲子,和鸟。这些东西并列排在诗里,每个都是泛泛的形容一下,并无细节,各种景物之间没有互相呼应,衬托对比。造成一种意多而神散,罗列且杂乱的局面。

    这是一首某网友写泰山的诗:

     泰山石阶通天都,
     十八盘上试捷足。
     古木舒臂探云海,
     绝壁昂首吐飞瀑。
     林中青舍才品茗,
     寺旁旧碑又赏书。
     路途遥遥不觉远,
     玉皇顶上看日出。

   这首诗出自一般爱好者,平心而论还是不错的。虽然也罗列了很多东西,但起码有时间上的顺序,而且首联的上十八盘,要登天都,和尾联的不觉远,最后登顶看日出是遥相呼应的。颌联为正正对,正正对特点是无先后顺序,对仗工整,显得比较宏大。本诗该联中的古木,云海,绝壁,飞瀑既是泰山的特色,又是很有气势的景象,非常适合放在颌联。正正对容易出现因过于工整而显得呆板的情况。所以作者将其拟人化,融入了生机。舒臂,昂首两个动作,加上“探 ”与“吐”二字,惟妙惟肖地与主角浑然一体,给人的感觉是古树苍劲有力,潇洒自如地从悬崖伸入云海。绝壁傲然耸立,中有激流瀑布飞驰而下,气势磅礴。正正对过后,诗便很自然地进入了流水对。流水对一般有先后顺序,不要求对仗很工整,这样本诗就从前面宏伟正规的风景场面转为轻松,惬意的游山情趣,在林中的茶馆品茗聊天,在古寺的石碑前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欣赏,探讨书法与诗词,这是多么的休闲,从容呀!值得一提的是,作者把古碑说成旧碑,一是避免与前面的古木重字,二是旧碑听起来更亲切,好像谈论自己的祖先一样。设想一下,如果本诗在流水对中仍写其他高大上景物的话,很容易因为喋喋不休的重复而导致破坏已经烘托起来的气氛,全诗则变得呆板无味了。 

  本诗虽然不错,但当你读了几遍后,会觉得更像一篇普通的游记,优美但意境不新,原因就是对景物的描写虽美,但都在你的意料之中,读后无惊奇,惊叹之处,回味自然有些寡然了。

  自古以来,有很多文人写诗歌颂泰山。其中最著名的是杜甫那首“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作者开头先以自问自答的形式拉开了序幕。“夫如何?”,一句看似平淡的问句过后,紧接着瞬间了爆发了令人震撼的广阔宏大场景:齐鲁青未了。齐鲁交界处的泰山,高大辽远,苍苍的山色笼罩了齐国,鲁国全境。这种不直接具体地描写其山高度而用远视角来烘托的写法,达到了一般性形容的手法无法比拟的效果。而且,这句话是不能挪用到别处的,无人能继,因为齐鲁已经限定了地点。

  场面爆发了一次后就不能紧接着再爆发了,那样反倒会失去力度。所以诗人转而发出感慨:造化钟神秀。这样的崇山峻岭只有天地有意,才能造就出来。狄更斯第一眼看到尼亚拉加大瀑布时,说到“我感觉我来到了造物主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

  山的南面由于面对太阳,称为阳,北面则为阴。这本来是普通的名词,但诗人独运匠心,用“割昏晓”一词,从另一个的角度,侧写了泰山的气魄与力度。一个“割”字,形容泰山由于高耸奇峻,把阳光切开,形成不同的气候。山的南边阳光普照,郁郁葱葱。山的北面则雾嶂森森,暮色苍茫。自此,杜甫只用了二十个字,便出神入化地用半实半虚的独特写法,刻画了泰山那摄人魂魄的景象。

  接下来的颈联,诗人才转入二个细节,自然过渡到近距离的观察,并把自己的活动和情绪写进了诗里,同时又为尾联的绝响做铺垫。日间山峦云腾雾起,使观者胸怀激荡。傍晚天空归鹰盘旋,令诗人流连忘返。

  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并没有登上顶峰,这就给最后二句留下了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抒发了诗人志在登上顶峰傲视群山的志向,也同时表达了诗人意在从人格上达到泰山之高度的愿望。表面上仍在说山,其实已在说人了。实为千古绝唱,

  全诗虽写泰山,但并没有罗列一大堆景物如何如何,而是紧紧围绕着“高峻宏伟”的立意,用远近结合,虚实兼顾,物我相融的手法,歌颂了泰山的伟大,又表达了诗人:“泰山高,我志亦高” 的情怀。

   除了写风景以外,还有大量的诗侧重在借题抒怀。所借之题可以是景物,人物,节日,典故,事件等。所抒之怀可以是思乡,离别,怀才不遇,感悟等。

   这是一首网友的思乡诗:

   归舟慢桨随月光,
   牧笛渐远还悠长。
   霜打薄衫中秋夜,
   怎忘丹阳九曲乡。

   这首诗显然是作者想象自己回到古时,看到田园晚归的景象,从而抒发思乡情怀而写的。全诗字面上还是很美的。头两句很好地烘托了当地人晚归的景象。“ 随着月光一起慢慢飘荡的小渔船", "悠长渐远的笛声”,描绘了一幅人们经过了一天的辛勤劳动,日落后慵懒,悠闲地回家的画面。与当地人从容的晚归相比,诗人在外漂泊,孤单无靠,所以感觉“霜打薄衫”,不免顿起思乡之情。诗人的家乡在广东湛江一带。丹阳这个地方附近有一条河名为九曲河。所以诗人把它的名字重新组合,称为“丹阳九曲乡”,从而在字面及韵律上都起到了美化的效果,但这一句也是败笔,因为直接点出了正在思乡。文字和意境一起嘎然而止,无有延伸。如果后两句做个小改动,变成以下的句子,我们再体味一下:

   归舟慢桨随月光,
   牧笛渐远还悠长。
   霜打薄衫忽觉醒,
   此非丹阳九曲乡。

  这样,后两句就描绘出诗人忘情地望着晚归的人们,想象他们回家后坐在温暖的小屋里,与家人共进晚餐的情形。不知不觉中,诗人陷入了仿佛自己也回到家乡,与亲人围坐在夜炉旁说话的温馨幻想。可惜一阵冷风吹过,打透了诗人的薄衫,也打破了诗人的幻想,使其突然意识到这里不是家乡,从而涌出一股更加强烈的思乡之意。诗经过这样的改动,就变得更加真实,动人,给读者想象的空间顿时扩展了很多,余味自然延绵悠长了。

  以物寄情的诗也很多,下边选两首网友写端午节的诗:

   四角尖尖青叶长,
   红枣豆沙挂砂糖。
   品粽今日追思远,
   遥想昔年汨罗江。

  这样的诗在网友的作品中并不少见。前两句犹如普通的谜语,平淡无味。后两句直接落入套路,平铺直叙。我在此不想做太多的评论。笔者应该先去读一读“唐诗三百首” 等普及读物,学会如何欣赏唐诗,知道什么样的诗才算好诗。

   另一首:
 
  昔在咫尺今隔洋,
  慈母角粟儿难尝。
  昨日长风传万里,
  青叶不改旧时香。 

  笔者也在端午抒情,但绕开了思念屈原这一最常见的话题。把吃粽子和儿时的生活联系在一起。昔日妈妈包粽子,孩子欢喜地吃粽子的场景是那样的亲切,又是那样的可望而不可及。在强烈的思念之中,笔者运用了夸张想象的手法:有情的风把妈妈手中的粽叶的味道隔着万里大洋吹送过来,原来味道还是那样如旧地香甜,昔日的一幕幕也在记忆中展开,思念妈妈,思念家乡之情油然升起。全诗没有太多着墨写粽子,也没有直说思念,但后两句却勾起了人们“旧时香” 的无限感怀。

  借典故,人物抒发感慨和议论的题材也比较常见。

  写貂蝉

  身世卑微独寡欢,
  朝堂歌女两何干?
  可怜一出连环计,
  多少须眉空自叹。

 写典故的诗一定是给懂的人看的,因为寥寥几句诗不可能把典故给不懂故事的读者说明白。关键是懂典故的人自然知道它的含义,如果诗人仅仅提起典故后再解读其意,那么对读者来说几乎无任何新意,除非把典故和其他元素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感觉,或者把原来已有的感觉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如苏轼的赤壁怀古)。上边的诗围绕着貂蝉和连环计没有说出任何新的东西,也没有把原来的意义加以提高。如果把该诗翻译过来,就是“貂蝉的故事令人感叹”。

  对比一下另一首也写美人计的诗:

 一代倾城逐浪花,
 吴宫空自忆儿家。
 效颦莫笑东村女,
 头白溪边尚浣纱。

  生于乡野的少女西施,由于有着倾城倾国的美貌,被选中卷入政治斗争,从而被推上风口浪尖。大富大贵,出人头地必然伴随着深宫寂寞,甚至险象环生。一句“空自忆儿家“,道出了西施无奈而孤独地对自己生命的追问。写到这里,笔者并不停留在西施的故事上,而是笔锋一转,提出了生命的另一种形式。邻家的东施由于其貌不扬而无有荣华富贵的机会。她在乡间作了一辈子普普通通的农家妇女,一生清贫,平凡但平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头发白了,仍和同伴们一边谈笑,一边在溪边浣纱。她静静地完成了生于斯野,长于斯野,老于斯野的天命。难道这不是一幅伟大而动人的画面吗?设想一下,如果笔者写完前两句后,仍然接着写西施的情感,如寂寞,思乡等,整诗便失去了新意和启迪,落入俗套。
 

   写到这里,我并不是想说写诗一定要句句要避免顺其义而直叙,议论和感慨。前人说过的东西,我们照样可以重复,但一定要有新的生命在里边,或在表达方式上,或在情感的角度上,或在用词的精湛程度上。如“ 海内存自己,天涯若比邻”,“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样的句子,虽然近乎直叙,但以其精湛绝伦的文字,推心置腹的情感打动着一代又一代人。

   所以,诗实质上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部分是读者直接看到的文字,另一部分是文字结束后给读者带来的冲击,使读者手虽释卷,却若有所思。
   
   诗的灵魂是美,而美本身存在于天地之间,不是我们创造的。我们要做的是:观察和发现美。正如“阴阳割昏晓”一样,它自盘古开天就在那里,但并不是人人都能体会到的。为此,陆游一语道破天机:“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写于二零二零年八月

    

victorwang0000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一挂闲云有似无' 的评论 :

谢谢,其实完全是个人粗浅的理解。
一挂闲云有似无 发表评论于
拜读!学习了。大赞!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