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系列三:澶渊之盟之六:何亮上言保夏策略与辽军大举南侵

本人是喜欢历史的机械工程师,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打印 被阅读次数

王师撤退而夏贼又重来骚扰。这是轻议兴师非常不利的原因之一。寇至不战,那么边郡将深受其害;寇至而战,那么边郡的兵马又不足以抵挡西戎的兵众。这是轻议兴师非常不利的原因之二。清远军的西北称作旱海,是灵武的要害之路,也是白、马二将战败的地方。如果王师出塞讨伐后无功而还,那么夏贼必定会占据要害之路,以断绝河西粮道。这是轻议兴师非常不利的原因之三。自从国家开始对付西戎以来,关西的百姓未能得到休息。而一旦讨伐无功,河西的道路阻绝,那么朝廷必得征用民工运送,同时大兴征讨,用以打通粮道。陷入困境的疲惫民众,大多会沦为盗贼。这是轻议兴师非常不利的原因之四。

“如果对夏贼表示恩信,尽力姑息而加以牵制,那么只会助长戎人的贪得无厌。虽然保存臣属的名义,他们终究有着反覆的野心,必将最终服从诸戎,成为中国的大患,这是姑息也行不通的原因之一。自白、马二将奔败之后,夏贼得志,挑选了灵武山川险要的地方分别派兵占据,然后入侵河外肥沃的地皮,开垦荒地,逼近城池,意在吞噬国家的领土,犹如伏虎,见到机会马上出动。如果国家只靠恩信笼络牵制他们,那么一时的祸患就会突然发生。这是姑息也行不通的原因之二。

“根据祸患不可估量的三个原因,轻议兴师非常不利的四个原因,和姑息也行不通的两个原因,臣没见到这么做的任何好处。所以根据臣的愚见,可行的不外两个计策。自清远直至灵武,有溥乐和耀德两个水草丰美的地方,是河西的粮道,也都留有古城的遗迹。夏贼西掠诸戎时,这里就是要害道路。所以他们总是扬言说,朝廷如要修复溥乐城,他们必要力争。如果以修护清远军为名,而时不时送些修筑城池的用具到那里去,在延、环、清远一带多积累些军储,用几年的时间逐渐完成,那样既不会伤害民众,夏贼也不会知道。待到一切准备就绪,突然派去一万人去修筑溥乐城;一早从清远出发,中午就能抵达那里。队伍中战士占三分一,用以防备边寇;民工占三分二,带着器具和军储。估计筑城的功夫也不过十日,而让战士自备三十日干粮。那样城修筑好了粮食还有剩余。”

何亮又说:“国家在修筑溥乐城时,必须暗中在延、环、清远一带安排部队,观察夏贼的行踪;必须将环州和清远分为二道,一道傍山而北,驻军在夏贼的背后;另一道过了长岭直趋溥乐,驻军在夏贼之前,而使修筑溥乐城的军民在两军之间。贼众会以为溥乐只有孤军在筑城,一定会率领全部兵马前来入寇。然而一旦见到我们三军鼎峙,他们的军心必然惊骇涣散。朝廷再下令延州的部队进入其境,驱赶他们的畜产,俘获他们的老弱,掏空他们的巢穴;那时灵武的部众就能收复河外的故地和贺兰的境界,杜绝三山的山口,断绝他们的归路。那时夏贼的部众必然会有二心,他们的将领也没了制胜的方略;只剩下赵保吉(即夏州叛将李继迁)这个桀骜狡黠的家伙,决心一战。但他能不战败吗!打败并生擒他,这将是万世之功。”

同时,宋真宗听从秘书省正字邵焕的请求,允许他在秘阁读书。秘阁读书的先例就是从邵焕开始的。邵焕是睦州人,以中童子科得官,这时才十二岁。

六月二十二(癸酉),都官郎中刘蒙叟上言说:“陛下谅暗(服丧)已满周年,并正勤于朝务万机。还希望陛下崇尚节俭的仁德,谨守前朝的常规,不要自我矜能,不要奢侈放纵;给三军丰厚的赏赐,减轻万民的徭役;使王化普及生灵,让声教加于夷夏。况且万国已看到圣上的良好开始,只希望陛下也能慎守终了;思量鲜克之言(语出《诗经》: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戒除性习之惭(逐渐产生惰性);日谨一日,虽休勿休(语出《尚书·吕刑》:虽畏勿畏,虽休勿休;意思是即使受到赞美也不要沾沾自喜)。那么天下人就很幸运了!”宋真宗嘉许地采纳了他的意见,召他到学士院策试,然后让他以本官直史馆(在史馆当值)。

六月二十九(庚辰),大食国派使者前来进贡。

秋七月,宋真宗得知契丹将要入侵边境,因此于七月初三(甲申)任命马步军都虞候傅潜为镇、定、高阳关行营都部署,富州刺史张昭允为都钤辖,准备防御。

宰相张齐贤请求发给外任官员职田,让他们收租当作俸禄。所以也在这天,宋真宗下诏给三馆和秘阁,让他们追查先朝做法,申定制度,然后将官府田庄及长年逃荒民众的荒地给外任官作为职田,并全部免除租税。

七月初八(己丑),宋真宗任命横海军节度使王显为枢密使。七月二十一(壬寅),宋真宗制作圣教序赐给传法院。

七月二十三(甲辰),宋真宗临幸国子监,召学官崔偓佺来讲解《尚书·大禹谟》。回宫时,他又临幸崇文院,并登御秘阁,观看宋太宗的圣制墨迹,触景生情,惆怅了许久。他还赐给秘书监和祭酒以下的官员器币(礼器和玉帛)。崔偓佺是国子直讲崔颐正的弟弟。

七月二十五(丙午),宋真宗设置翰林侍读学士,让兵部侍郎杨徽之、户部侍郎夏侯峤、工部郎中李文仲担任。他还设置翰林侍讲学士,让国子祭酒邢昺担任。当初,宋太宗任命李文仲为翰林侍读,寓居在禁中当值,以备顾问。然而侍读的名份和品秩不高。宋真宗特意设置此职,挑选资深老儒旧德出任,班秩仅次于翰林学士,俸禄和赏赐也跟学士相同。宋真宗并在秘阁设置直庐(即值班房间);侍读轮番当值,或侍讲长时间讲课时,他每天都让尚食部门为他们提供珍肴美膳,夜晚则轮流过夜,还命令中使每天登记当宿官员的姓名,由内东门进入禁内。此后宋真宗经常召他们应对或询访,有时甚至谈到半夜。

这月,宋真宗晓谕宰臣,让他们记录朝廷内外官员在历次任上的功过,编册带入禁内。其中应该加恩重新进用的,则另外编册,以备观览。

八月初一(辛亥),宋真宗登御文德殿;百官入阁,右司谏兼直史馆孙何依次担任待制,献上奏疏说:“六卿的职务分工,是国家的大权。所以周朝的会府和汉朝的尚书,都是建立朝政的根本,提举百司的纲纪,中书令和仆射率领臣属,丞和郎分别主管各部,二十四司犹如众星捧月,星光粲然。六卿的职责一旦办好,天下的大事也就齐备。唐朝贞观的风尚,最为称首。当时封疆甚广,经费尤多,也没听说朝廷得为此分散利权,赠加官员名额,而军须依然充足。唐明皇北伐奚族和契丹,南征阁罗凤;因为广为用兵,导致租调不足。于是萧景和杨钊才开始任命其他官员主管度支,而宇文融成为租调地税使。虽然出现财利的空隙,然而任命财臣的根本大权还在南宫(即中书门下)。唐肃宗和唐代宗朝代,物力开始萧条,于是有司部门的职责全都废弃,而谈论财利的朝臣就在其中独揽大权。征税之所以五花八门,就是因为专门设置使额(诸如转运使等名额)。所以唐德宗初年,首次降下诏书,追行古人的制度,让全国各地的钱谷财物,全都归文昌(即中书,武则天时称文昌)管理;大家都以为太平盛世即将到来。然而上天并未悔祸,叛乱相继,朝廷因经费不足,又开始另建使额。于是裴延龄以盈利诱导君主,甚于前朝。唐宪宗和唐穆宗以后,要么迫于军期,要么切于国计,为了拯救当时的急需,都只好靠权宜裁定。五代十分短促,朝廷都不曾认真思考这事。如今国家三圣相承,世代而传,所以必须建立制度,应当撤销三司使额,将职责归还六卿。

“有人说:百官的俸禄和六军的赡养,靠的都是财利。但臣也有自己的说法。盐铁这部门,指的其实就是山海的专卖。而物产并非天生,必须靠开采烧煮。户部这部门,指的其实就是平均征税。而钱财并非自生,必须靠收取田赋。度支这部门,指的其实就是供给军国。而谷粟并非自来,必须靠车拉漕运。只是需要专人负责,相沿置办而已。如今不如认真挑选一位户部尚书,专门掌管盐铁使的事务,让金部郎中和员外分别负责具体琐事。再挑选两名侍郎,分别掌管度支和户部事务,各让本曹的郎中和员外分别负责具体琐事。这样三使自判官以下,虽然减省,其实也没减省。朝廷可以让左右司郎中和员外总管帐目,稽查遗失。那么进而没有克扣百姓的担忧,退而却有认真办事的名声。职守有常,规程既定,那么周朝的官职和唐朝的模式,就能得以恢复。”

八月初三(癸丑),右正言、知制诰、判大理寺王钦若上言说:“本寺公案常有五十至七十道,但近来三十日内却一道都没有。从前汉文帝判决刑狱案子四百件,唐太宗释放罪犯三百九十人,即使如此还被记载在史册,号称刑措(即置刑法而不用)。当今天下如此广袤,而刑奏止息,几乎超过一月。这足以彰明耻格之化(语出《论语.为政》: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即人们以犯罪为耻)。请将这事交付史馆,用以昭显陛下的圣治。”宋真宗准奏。

八月初五(乙卯,续通鉴误作己卯),群臣为宋真宗上尊号为崇文广武圣明仁孝皇帝。八月初七(丁巳),宋真宗在崇德殿大宴群臣,并在即位后首次演奏雅乐。次日,他又在中书省宴请近臣。

八月十三(癸亥),王钦若上言说:“本寺案件很少,请求罢免四名详断官,只留八名官员。”宋真宗准奏。

八月十六(丙寅),宋真宗在东北郊举行大阅兵。次日,他设宴招待近臣、诸军将校、内职官员(诸如翰林)。他还下诏书:“大阅兵时遭到践踏的民田,朝廷将蠲免田主的租赋。”

八月二十三(癸酉),枢密副使兼工部侍郎杨砺去世。杨砺字汝砺,是京兆鄠县人,曾祖父杨守信曾任唐朝山南西道节度使兼同平章事,本是宦官杨复恭的假子;他祖父杨知礼在后唐任均州刺史;父亲杨仁俨,在前蜀王氏朝代任丹稜令。前蜀平定后,他补任渭南主簿,经累迁出任永和令。杨砺本人在建隆中年登进士甲科。父亲去世时,他好几天水浆不进。丧服除去后,因俸祿不足于侍养母亲,他在家西安闲居,没有出仕的意愿。乡里的故旧写信敦劝,杨砺这才出去当官。他最初出任凤州团练推官,一年多后又因母亲生病弃官。开宝九年(976),他到宫阙献书,宋太祖召他到学士院考试,然后授他为陇州防御推官。后来他入朝升任光祿寺丞。不久他因母亲去世丁忧离职,起复(中止服丧)后就职。没多久他转任秘书丞,又改任屯田员外郎兼鄂州知州,以善政闻名。

端拱初年(988),赵恒(即后来的宋真宗)在襄王官邸时,他升迁库部,出任记室参军,被赐给金紫官服。广顺中年郭荣(即后来的周世宗)镇守澶州时,杨砺带着自己的文字去见他,郭荣把他安排在旅馆住了好几天。郭荣入朝后,杨砺搬到僧舍居住,梦见穿戴古人衣冠的人跟他说:“你能跟我来吗?”杨砺于是跟他去了,看到一片宫廷和禁卫,仿佛不在人间。殿上有手拿玉珪的王者南向而坐,总共三十多人。杨砺上殿拜谒,坐在最上方的那位面前有个案几,上面放着登记姓名的簿册。杨砺见到自己的名字居首,便请教那王者是好事坏事。王者说:“我并非你的师傅。”然后指着另一人说:“这位是来和天尊,将来是你的主人。你应当去问他。”那人笑着说:“离现在四十年,你将功成名就,声名显赫。”杨砺下拜了两次,然后醒了过来,从此立志成名。杨砺初名杨励,因那簿册上把他的名字写成砺,所以更名。到这时,他接受任命后去谒见襄王,归来后跟儿子说:“我今天见到襄王的仪表相貌,就是我所梦见的来和天尊。”

不久他升迁水部郎中。赵恒出任开封尹时,任命杨砺为推官。他曾问杨砺:“你哪年进士及第?”杨砺只是唯唯,没有回答。赵恒后来知道他唱名第一,便有点后悔不该去问他,但觉得杨砺不以科名自伐,所以很敬重他。他成为太子入居储宫后,让杨砺兼任右喻德,不久转任他为度支郎中。赵恒即位成为宋真宗后,拜他为给事中兼判吏部铨选。没多久,宋真宗召他进入翰林成为学士。咸平初年(998),他负责礼部贡举,很快官拜工部侍郎兼枢密副使。这时他病故,终年六十九岁。宋真宗十分伤悼,跟宰相说:“杨砺耿介正直,生活清苦。朕正要重用他时,却这么快就谢世了,真让人深为悼念!”还冒雨亲临他的丧礼。杨砺在巷中租赁房子住,皇帝的乘輿进不去,宋真宗只好徒步走到他的家里,嗟叹哀怜了许久。他还为杨砺取消一天朝会,追赠他为兵部尚书,并派中使护送他的灵柩归葬。

杨砺写文章讲究冗繁,没有从师;每次作诗一口气就是几十篇。在翰林时,他书写的制诰迂腐古怪,见到的人无不哂笑。他留有文集二十卷。

八月二十五(乙亥),宋真宗让太师和赠济阳郡王曹彬和已故宰相赵普在宋太祖庙庭配飨,让司空和赠太尉中书令薛居正、忠武军节度使和赠中书令潘美、右仆射和赠侍中石熙载在宋太宗庙庭配飨。

次日,宋真宗任命司封郎中兼知制诰朱昂为传法院译经润文官。当初宋太宗曾作《圣教序》,宋真宗也跟着作了。他又曾著《释氏论》作为佛教戒律的书,与周、孔、荀、孟笔法有异,但道理却是一样。盐铁使陈恕曾上议,认为传法院耗费国家的巨大开支,极力请求撤销,言辞非常恳切。但宋真宗不同意。

九月初一(庚辰),日食。这天,辽圣宗耶律隆绪前往南京,任命皇弟梁王耶律隆庆为先锋,率军南伐。

北宋枢密都承旨开封人王继英,因契丹大举入侵,所以请求宋真宗北巡。宋真宗采纳了他的建议。九月初七(丙戌),他派王继英乘坐驿传飞快前往镇、定、高阳关等路,安排行宫的安顿,同时宣慰那里的将士。

九月初九(戊子),宋真宗召宗室成员到后苑举行宴射(饮宴射击的古礼)。九月十五(甲午),宋真宗带着宋太宗的圣容(画像)前往启圣院的新殿。他在圣容前下拜痛哭,身边侍从也都掩面哭泣。宋真宗还赐给修殿的內侍一缗(千文)钱。

辽北院枢密使魏王耶律色珍跟从萧太后南伐。九月二十四(癸卯),他在军中病故。耶律色珍威名仅次于刚去世的耶律休格。他去世时,萧太后亲临他的丧礼,并赐给安葬用具。辽圣宗接着让枢密使韩德让兼知北院枢密使事。

当初,北宋镇、定行营都部署傅潜派先锋田绍斌和石普等人去卫戍保州。石普暗中和知州杨嗣商议出兵击敌。到了夜里,石普和杨嗣还没回来,田绍斌便怀疑他们战败,当即领兵前往救援。石普和杨嗣果然被敌军围困,正在渡严凉河,丧失了不少部队。当田绍斌赶来时,他们合势奋战,斩首二千余级,缴获五百匹战马,反败为胜。

也在九月二十四这天,宋真宗临幸骐骥院,赐给扈从官员马匹。回来时他在后苑举行宴射。同时,镇、定都部署的奏折抵达朝廷,说他们在廉良路打败契丹,斩首和俘获了很多(即田绍斌的胜仗)。

要想知道辽军南侵的结果如何,请看下篇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