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年的暑假,没有了旅行,照样可以精彩不耽误。
我家俩娃早早就注册了Sailing课程,半个暑假都耗在海上。俩人一艘小帆船,早先我们不允许俩孩子分开,和别家孩子共用一艘船,这最后一周,孩子们需要更多发挥空间熟悉技能,也都交了新朋友,就想和朋友们一起多些体验。于是,姐姐和她的朋友,弟弟和他一样8岁的小男生一组。
不晓得是不是基因不可逆,家里三代,到他们这里至少第四代都和大海、船务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孩子们无论结绳,升帆降帆,还有对风向的把握,运作上手都比较顺畅。弟弟虽然年龄刚达标就给启蒙,但他体能不错,在和姐姐的配合中,被反复训练(被训斥)系统完成整套工作,已经比较熟练。
心性不成熟的弟弟一开始对他的小搭档给予了和姐姐同样的厚望。结果第一天帆船入港就出状况。船靠岸,搭档掌舵,没有到达指定入港口,弟弟不得不按照教练的指令跳下案拽着小船入港。第二天还算安生。第三天在做最后清洁工作时,弟弟终于意识到拍档并不像姐姐那样得力的“真面目”,为了赶时间完成进度,自己开始一人承担差不多两个人的工作,开始显示出不易察觉的不耐烦情绪。之子莫若母,这一切全被我看得一清二楚,有些还给录下来了。
通常他们准备时我在自己的课上,出港和入港时,我都在岸边目送和迎接,之后我才开始自己的工作。一开始,只是做记录没多想。第三天他们清洁船舱时,有家长过来打招呼,知道是弟弟拍档的家长,就跟她分享这几天两人的视频。这不分享还好,一看回放,就开始有那么一点尴尬。然后就借机换话题,问孩子在家平时做家务吗?平时都怎么玩儿... .... 然后知道的又有点多了... ...
那孩子家来自欧洲,是独生子,家长的英语里还有听不出来自哪里的欧洲口音,而最要命的是一开始真的看不出来是妈妈还是祖母,所以我都会避开谈到身份认定。即便如此,切记、切记、切记:::独生子家长说的话,要过滤着听:孩子家长说,这孩子平时在家做家务,协助吸尘,帮忙洗车。我回:哇塞!好能干,太可爱了~ 但就在她蜜汁一样陈述这孩子日常的表情和内容时,我突然意识到,全世界的独生子小孩在幼年期的界定模式可能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
然后第四天,就看着弟弟又开始吭哧吭哧一个人做两个人的工作,那孩子跑前跑后也很忙,看在眼里一片欢乐,却没有一样触及系统工作。这时会特别明显意识到,有姐姐的弟弟,有哥哥的弟弟,还有做哥哥的小男生,以及独生子小男生,同为8岁真的会有非常不同的表现。
看着弟弟工作时和对待拍档的情绪态度,我仿佛看见姐姐如何对待他。此时姐姐入港,划过他们身旁,也分明看到弟弟的情绪和嚯嚯嚯的工作,而缺少和同伴的协作,就“很不Nice"地提醒(“教训”)他,态度要Nice!
一共就10个孩子,兄弟姐妹一起本来就偏强势。加上我家弟弟比较壮,见拍档不得力,半句废话没有,一个人大刀阔斧卖力地工作,那独生子小孩在旁边不知所措。岸上孩子的家长就在我身边尴尬地笑着看着这一幕,而我又是刚完成运动的装扮。(这气场的流转,自行脑补吧,哎!)我除了傻乎乎地笑,柔和彼此的氛围,一时不晓得说什么。
能说什么呢~ 我突然想,这要是在学校,弟弟的态度可能会给其他孩子压力,稍微不留神就会涉及到情绪“霸凌”。而在职场,只要那孩子稍微成熟一点,弟弟就会成为傻乎乎只会干活儿的高智商劳力。
傍晚我就把今天的观察摊到晚餐桌上大家一起谈。这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在孩子们的日常中断不会罕见。只是我相信和我们同样作为一代移民的姐姐在共同经历中帮弟弟无数次化解和弥补了危机。疫情年最宝贵的家庭经历,就是和孩子们共同经历中对他们更多细致的观察和了解。
为了预防同样的情景发生,一早用家务的方式把情景重新演绎了一遍。我只是想告诉孩子们,当熟练工遇到青涩工,有强有弱,某人承担全部工作不算好的解决方案。在自己承担更多责任的同时,必须想办法让拍档发挥作用,让他有存在感,才算善良的完结。团队所有成员在整件事情中都发挥作用,才会走得更长远。
8/14/2020 写在孩子们入港,和其他家长寒暄前